摘要:青年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他们不仅要储备丰富的知识文化,更要砥砺品格、提高道德素质,培育培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为以后适应社会建功立业奠定坚实基础。可以说,青年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的培养,关系青年一代能否承担时代重托,是大学生道德素质提升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大学生 责任 担当 途径
2013年12月5日,习近平在给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回信中指出“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习总书记高屋建瓴地指出了培养青年一代责任担当意识对国家发展民族振兴意义重大而深远。但是,当前部分大学生自我责任意识不强,家庭责任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意识弱化的现象依然存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认真研究解决存在问题。
一、认真分析当前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责任担当意识教育,主要包括自我责任意识教育、家庭责任意识教育和社会责任意识教育。总体看,当代青年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是好的,他们发奋学习,追求真知,讲文明,崇道德,能够把个人的发展与祖国民族的命运紧密结合,积极向上,健康生活。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的缺失:
1、“我就是我,谁也别管为”的自我责任意识缺失。对自我思想言行、社会形象、身体健康、未来发展等方面的责任意识不强,随心所以,不负责任。轻者得过且过,重者一死了之,把轻率当成潇洒。生命意识、诚信意识、进取意识和自律意识缺失。
2、“我是家里第一,全家的依我”的家庭责任意识缺失。对父母亲人没有感恩,只有索取和抱怨;全家只能围我转,别谈我为家人付出和担责。传统文化中的孝道,现代文明的回馈亲情对他们都是笑谈。
3、“宁可我负天下人,不让天下人负我”的社会责任意识缺失。与人交往只图利己,不思利人;在个人与集体、社会和国家的关系处理上,我的利益永远最大化,只强调个人利益。我校学生会2015年底曾经做过一次社会责任感不记名千人问卷调查,结果60%以上同学选择现在努力学习,是为了自己将来生活的好。在为民族复兴祖国更强大发奋学习的选择上不足50%。结果令人扼腕惊叹。
以上列举的只是一部分表现,但是触目惊心,发人深省。追究其原因,既有时代和社会方面的原因,也有家庭和学校方面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家庭从小溺爱是第一元凶。当代青年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出生就在万千宠爱之中,祖祖辈辈活着的长辈都把他们视为掌上明珠,饭来张口,以来伸手,学习接送陪,劳动锻炼不能沾,能考上大学就是孩子为家庭社会做的最大贡献。如此等等,孩子从小就失去了责任担当意识培育的土壤和环境。
二是学校应试教育是第二元凶。当代青年学生从入校入学开始,数理化和特长加分就是压在他们头上的大山。素质教育喊了多年,高考没有分数永远不行。所以,思想品德课不被主课占,也得上自习。社会实践的体验,百分之九十交给了父母。在孩子成长之路上,以分数论英雄,以考试定人生。万变不离其宗的应试教育,缺失诚信、责任、道义、担当的教育,让孩子怎么能不缺爱缺钙?
三是社会的以偏带全是第三元凶。当代青年大学生在心智不全的状态下,迈入大学门槛,从此社会便一厢情愿地把他们看成了成人,当成了天之骄子。然而,社会同时又通过多种方式开始发现并无情鞭挞个别现象和极端表现,诸如个别的自杀情杀仇杀案例、诸如缺少公德的种种表现等等,用这些个别现象为整体当代青年大学生冠名。实际上,当代青年大学生处在刚刚学习生存的年龄,凭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步入社会,但他们仅是刚刚走出家庭襁褓的孩子,责任和担当只是他们刚刚接触的课程。与此同时就业生存压力又无形压上了他们一双双还不坚强的肩膀。他们也需要社会的理解和宽容。
二、切实强化当代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培养的途径
基于以上分析,必须清醒认识到加强青年学生责任担当意识的培养不仅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着眼长远,共同配合,形成一体,转变观念;更需要高校德育教育面对问题,积极应对,创新方法,主动介入破解难题;还需要广大青年大学生清醒认识,自觉完善,主动实践,不断提升。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导,积极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责任观和担当意识。高校德育教育要始终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德育教育的始终,作为一条红线,落实到每一个细节,融入教育全过程。要坚持把育人为本作为德育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积极引导青年学生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远大抱负,培养他们“苟利国家生以死,岂因祸福趋避之”的爱国情怀,树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志向,胸怀“厚德载物”的情怀,从自身小事点点滴滴做起 ,讲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修身明志,做志向高远,品德高尚,本领高强的社会中流砥柱。
2、以尊重青年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前提,积极引导青年学生在主动为他人和社会服务的实践中,责任担当意识不断提高。以党团组织为引导,积极上进的学生社团组织为依托,以社会实践、志愿者扶贫济困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引导团结广大青年学生学本领,长才干,做贡献,在奉献中提升道德道德修养,充实完善人生。
3、以大力培育宣传先进典型为导向,大力营造浓厚氛围,引导青年学生见贤思齐,追求进步。要在青年学生的身边,注意发现培养宣传奖励先进典型,通过报告会、讲演会等形式宣传有追求,有理想,有作为,讲大局、讲道德、讲奉献的鲜活事迹,用看得见、摸得着、学得来的典型激励青年学生人人讲责任,人人刚担当,人人求进步。同时,要形成机制,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让讲责任担当光荣成为时代风尚。
培养青年学的责任担当意识,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