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期刊网,各类期刊发表、期刊投稿权威机构

客服中心

  • QQ:854727998
  • Email:lunwen133@163.com
  •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嘉禾路337号

您的位置:首页 > > 法律论文

浅谈如何加强企业反腐倡廉建设
发表时间:2017-03-28     阅读次数:     字体:【
摘要:加强企业反腐倡廉建设,是保证企业各级领导干部规范用权、全体员工廉洁从业的“安全阀”,是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前提。近几年来,中央不断加大反腐力度,先后查处了薄熙来、刘志军等一批腐败案件,一桩桩触目惊心的案件屡屡发生,给我们以警示,但仍有个别企业领导受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影响,抵制不住金钱的诱惑,腐化堕落、贪污受贿现象时有发生,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出现了“工作搞上去,干部倒下来”的严峻现象。
  关键词:企业;反腐倡廉建设
  一、国有企业腐败行为的成因分析
  由于体制和机制的不健全、不完善,国有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弊端也日渐凸显,衍生出职务犯罪案件高发频发的现象。总结从事纪检工作以来的积累,分析原因如下:
  (一)企业领导干部存在攀比心理
  现阶段,国家体制机制,国有企业制度,绩效考核激励机制都在不断的健全过程中,难免会有相对的不足。在体制机制不一样的条件下,同样环境、同样地位收入不同,形成了贡献与收入不成正比,我们一些党员干部在听说这家有几套房,那家买了个什么车时,心理出现了严重不平衡,心想我们都是一起参加工作的,为什么他们都有,而我却没有呢,如果作为有党性、有操守的领导者来说,认为是国家赋予的权力和义务不同而存在的差距,自然就不会有非分之想。但是人都是有欲望的,有攀比心理的,久而久之没有相应的激励奖惩机制,就会想着法子从别处捞钱,来弥补自己所认为的“不平衡”,这自然而然就导致了腐败。
  (二)企业领导干部权力集中
  企业高管权力过于集中是国有企业腐败发生的主要原因。很多国有企业都是主要负责人大权独揽,一个人说了算,只认“一支笔”,“一言堂”,特别是在工程建设项目和物资采购等招投标过程中,中标单位在招投标之前基本上已经确定,招投标基本上就是走个形式,最终谁中标还是领导说了算。权力本身是一种责任,但是失去了控制和制约的权力就变成了可以挥霍的工具,因此权力集中并非一件好事,相反会铸成大错,会断送一个人的一生。
  (三)企业制度执行不到位、缺乏监督
  当前国有企业都有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和监督制约机制。特别是在2008-2012惩防体系运行过程中,各企业都按照惩防体系实施办法要求,建立完善了《“三重一大”实施细则》、《招投标管理办法》和《招投标监督管理办法》等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但在执行过程中往往偏离程序,违背原则,不按规定动作办事,自由动作风行,在企业同样主要表现在工程项目建设和物资采购招投标领域。纪检、审计、工会等部门不能发挥作用,必然导致企业内部机构虚设化和
  企业决策程序形式化。
  (四)企业廉政教育流于形式
  廉政教育作为党性教育的一部分内容,没有达到实际成效,教育形式陈旧、教育内容枯燥,管理者业务繁忙,无暇参与,即使参与也是只当耳旁风。久而久之,部分企业人员尤其是主要领导权力观、人生观、价值观、利益观发生扭曲。
  二、加强企业反腐倡廉建设的措施建议
  (一)要加强教育,建立“不想腐败”的防范机制
  国有企业反腐倡廉教育,首先要把握教育的重点,坚持以企业领导人员以及有业务处置权的重要岗位人员为重点,进行反腐倡廉正面教育和警示教育。其次要把握教育的着力点,努力增强企业职工诚信守法、廉洁从业的道德观念,强化责任、义务、形象意识,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再次要讲究实效,坚持教育与管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采取多种形式、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创新载体,因人施教,使反腐倡廉教育及时鲜活,具体实在,长效管用。
  (二)要健全制度,建立“不易腐败”的制约机制
  首先,要建立健全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进一步在健全制度落实措施、加大执行力度上下功夫,这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和前提。其次,要按照民主集中制的要求,进一步完善领导班子内部议事和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对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必须由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做出决定,实行参与式决策和决策过程透明化。再次,要完善干部人事制度。进一步深化企业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干部人事制度体系。
  (三)要完善措施,建立“不愿腐败”的激励机制
  通过人本化管理,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从物质和精神方面为预防腐败提供保障,是抑制腐败诱因的重要条件。首先是目标激励。目标是方向,是纲领,是不断超越自我的动力。其次是业绩考核激励。 为了适应新体制、新机制的要求,要积极采取竞争上岗、业绩考核等激励机制,从利益调整、福利分配和环境优化等物质方面为预防腐败提供保障。
  (四)要加大力度,建立“不敢腐败”的监督惩处机制
  权力缺乏监督,很容易产生腐败。加强监督,是减少腐败机会、有效预防腐败的关键。要把监督融入到经营管理的各个过程,建立符合企业的监督制约机制。在监督方式上,突出事前防范,做到组织监督与群众监督,党内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党委要切实履行党内监督职责,把组织监督与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结合起来。纪检监察机关要切实发挥专门机关作用,协助党委协调党内监督工作。要充分发挥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依法保障职工群众参与重大问题决策和民主评议领导人的权利,坚持和完善厂务公开制度,不断拓宽企业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平台。在监督对象上,突出对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机关以及在人财物管理岗位管理人员的监督。在监督内容上,着重监督检查企业管理制度和廉洁从业规定的执行情况、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情况、民主集中制执行情况、个人相关事项报告情况。要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突出对用权、管财、掌物等关键环节的监督,保证权力行使行为公平、公正、公开。只有建立健全权力的科学配置和运行机制,用权力监督权力,才能减少腐败的机会,制约腐败的产生。


 
上一篇:如何提高高校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有效性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