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期刊网,各类期刊发表、期刊投稿权威机构

客服中心

  • QQ:854727998
  • Email:lunwen133@163.com
  •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嘉禾路337号

您的位置:首页 > > 经典论文

提升新生代农民工敬业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17-03-28     阅读次数:     字体:【

摘要:农民工是我国社会二元经济发展的产物。随着中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进入到城市中的农民工数量也逐年增多。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引入“新生代农民工” 这一概念,让这一群体受到社会的关注。新生代农民工较上一代农民工有着完全不同的特点,他们的流动性又极高,对企业造成了“用工荒”等诸多问题。本文针对分析这一群体的特征,提出了提升新生代农民工敬业度的策略,以促进企业稳定健康发展。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敬业度;职业规划

1引言
伴随着改革开放30余年以来,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城市,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生代农民工逐步代替了老一代农民。所谓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农民工。据中华全国总工会的调查报告,新生代农民工占农民工总数的60.9%,数量近1亿人。新生代农民工成长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下,在就业选择,价值观,职业愿景,学习能力等方面都与上一代农民工有较大的差异。据中华全国总工会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外出务工后更换工作的平均次数为1.44次。且平均每人每年换工作0.45次,是传统农民工的6倍,由此可见,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稳定性较差。
2敬业度
Kahn以角色和自我理论为基础,认为敬业度是员工在获得工作绩效这一情境中将自我与工作角色相结合的过程,同时投入个人情感、认知和体力。杰克?韦尔奇说过“任何一家想靠竞争取胜的公司必须设法使每个员工敬业。”但是,我国企业员工敬业度不高已是不争的事实。根据美国知名商业调查及咨询机构盖洛普公司公布的数据,我国敬业员工只有6%,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虽然没有专业机构对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敬业度做过调查,但是从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流动率可以推断,新生代农民工的敬业度也偏低。调查数据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在同一单位最长工作年限为2年,平均每3年更换工作2次左右。企业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敬业度,以更好地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避免“民工荒”,成为目前许多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以新生代农民工作为研究对象,探究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从而有针对性的改进管理方式,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敬业度。
3新生代农民工的群体特征
其一,受教育时间较长,专业技能欠缺。新生代农民工中有高中及以上教育程度的比例为67.2%,拥有中专,大专,大学本科及以上受教育经历的比重分别是过去农民工的1.6倍、2倍与2.3倍。尽管受教育年限普遍更长,但绝大多数仍停留在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阶段。而企业需求的是受过专业职业教育和具有一定职业技能的员工。因此新生代农民工由于相应的技能偏低,使得企业技术型岗位的缺口加大,造成“技术荒”。
其二,进城动机兼顾经济型和生活型。新生代农民工的外出动机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老一辈农民工进城务工的主要目的是获得经济利益,而新生代农民工不仅对工作待遇的要求更高,他们更渴求改变生活状况,追求城市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因此新生代农民工在职业选择上最看重的三个条件是收入、发挥自己的专长和工作环境。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普及,他们不再背负养家的压力,在工作强度与工资收入不对称时他们可能宁愿选择不就业。
其三,渴望得到与城镇居民相同的身份认同。从新生代农民工对自身身份认同与定位来看,许多新生代并不认同自己的农民身份。郭科,陈倩等人的调查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对身份的认同越来越表现出“模糊化的趋向”。他们工作在城镇,应该享有城镇居民的社会福利待遇及权利。因此对工作环境和择业的要求也比较高。
4提升敬业度的措施
4.1规范劳动合同
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为84.5%,其中68.2%的合同对月工资数额没有具体约定,因此当遇到拖欠工资,工伤等情况时,难以得到有利的证据支持和解决。由于缺乏劳动合同的保障,新生代农民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归属感都较低,严重影响了他们对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由于合同不规范,导致农民工的工资稳定性差。新生代农民工有着很强的平等意识和自主独立意识,企业待遇没有达到他们的心理价位,就会促使他们离开,频繁跳槽,流动性增加。新生代农民工外出务工后更换工作的平均次数为1.44次,是传统农民工的2.9倍。再次,新生代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障的比例很低。从全国看,雇主为新生代农民工缴纳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的比例分别为7.6%、21.8%、12.9%和4.1%。因此规范劳动合同,增强新生代农民工的稳定性,让他们享有城镇工作人员的平等待遇,是提升敬业度的首要任务。
4.2加强职业培训
新生代农民工虽然比老一代的农民工受过更多的教育,拥有更高的文凭,但是由于缺乏定期的职业培训,他们的知识和技术水平常滞后于企业的需求。通过企业的专业系统的培训,促进新生代农民工不断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完善知识结构,提升职业能力,从而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由于新生代农民工多从事长期需要加班的工作,休闲学习的时间有限,因此在培训方式上,可以选择诸如拓展训练,传帮带,项目小组,学习小组等易被他们接受的培训形式。
4.3开展职业生涯规划
大部分的新生代农民工在工作中缺乏长期的职业目标。企业需要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增强新生代农民工对企业的自我效能感。可以从工作分析入手,在入职培训中讲解工作职责,不仅让这些员工能清楚知道需要做什么,怎么做,更需要明确岗位说明书的层次,将岗位能力的提升转化为职业晋升的目标。让新生代农民工看到自己的成长方向和空间,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是提高他们敬业度的最佳途径。
参考文献
[1] 陈昭玖,艾勇波,邓莹等. 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10(1):6-12
[2]李桦,黄蝶君. 新生代农民工离职类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经济与管理, 2012,26(4):36-41
[3]李丽群,胡明文,黄大星. 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与创业动机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 2011, 39(3):581-583
[4]钱正武. 第二代农民工的主观诉求与政策建议[J]. 中国青年研究, 2006(4):18-20
[5]王盼盼. 组织氛围对员工敬业度的影响分析[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0(01):18-21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国企员工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