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写作指南
修订草稿
9修订草稿
9.1检查论证中的盲点
9.2检查引言、结论和论点
9.3确保研究报告的主要部分是连贯的
9.4检查各段落
9.5将草稿冷置一段时间,然后再对其修改
一些新手认为只要弄出了初稿,就大功告成了。考虑周到的作者对此会有更客
的认识。他们的初稿不是写给读者的,而是写给自己的,是为了看看他们能否把
研究报告完成到如自己所愿或做得更好。之后他们会修改初稿,直到他们认为可以满
足读者的需求和期待。这是困难的,因为我们对自己的作品太了解了,很难以读者的
眼光来阅读它。为了做有效的修订,你必须清楚读者要寻找的是什么,你的初稿是否
能够帮助他们找到这些东西。针对这个目的,我们的建议可能看上去有点呆板。但是
只有当你能够客观分析自己的初稿时,你才能避免将你希望读者得到的东西凭推断
加进你的报告里。
我们建议从上至下来修订:首先是“外架构”(引言和结论);之后是整体结构
再之后是各章节、段落、句子;最后是格式上的问题,例如拼写、标点等(有关这类问
题见第三部分)。当然没人能严格按此顺序进行修改。当我们一段段往下走时,我们
踟蹰于用词,一边修改句子一边重新组织语言。但是如果你的修改是从整体到局部
活,这有可能是最好的修改方式,即使在这一刻你修改的是整体的某个部分。
许多有经验的研究者发现相对于在电脑上修订,他们在纸稿上能更好地进行修订你可以在电脑上修订早期的草稿,但是如果你能像读者一样,阅读稍后打印在纸上的版本,你会找到更多的错误,并对报告的整体结构有更好的把握。
9.1检查论证中的盲点
完成初稿的确是一个成就,但不要一写完初稿就立即开始润色词句。初稿完成后,
你的部分论证很可能仍然经不起强劲的挑战。如果你花费大量的时间打磨语句,可能以
后很难接受你的论证中有些部分需要重新组织,尤其当你是新手时。因此,首先要检查
你的论证推理。你是否考虑了最强的相关抗辩?你寻找了那些挑战你的推理或使你的推
理复杂化的证据吗?你考虑了那些对你的论据的其他解读吗?如果没有,现在正是时候
如果你发现很难找到关于你的论证会出现重大异议的地方,你已经完成了初稿,你的老
师可能会愿意与你聊聊你的论证在哪里忽略了可能出现的异议。
9.2检查引言、结论和论点
你的读者必须清晰快速地看到并认可三样东西
■你的引言在哪里结束。
■你的结论从哪里开始。
■这两者之一或两者中都陈述了你的研究主张的是哪些句子。
为了让头两条清晰可见,你可以在引言和主体论文之间插入一个副标题或者额外
的空格,在主体部分和结论之间插入另外一个副标题或额外的空格。(第10章详细讨
论修改你的终稿的引言和结论部分,特别是如何以及在哪里需要显著标出自己的研究
主张。)
9.3确保研究报告的主要部分是连贯的
你清楚自己研究报告的架构之后,要检查它的主体部分。当读者可以看见以下各项时,他们会认为你的报告是连贯的:
哪些关键术语贯穿报告的所有章节。
每一章节和分段在哪里结束,下一部分从哪里开始。
每一章节如何与前一章节相衔接。
每个章节在整体报告中的作用。
每个章节和分段的哪句话表述了它的观点。
贯穿每个章节的有哪些特定的关键术语
确保你的读者能看到这些特征,检查下列各项
1.关键术语贯穿整个报告吗?
■在引言和结论部分的研究主张里圈出关键的术语(回顾73)。
■在你报告的主体部分圈出同样的术语。
■用下画线方式标出与圈出的术语表述的概念相关的其他词语。
如果读者在大多数段落中找不到这些关键术语,他们会认为你的报告是离题的。你要修改报告,将这些术语放进缺失它们的部分。如果你画线标出的词语大大超过了你圈
出的术语,要确保读者能够识别出画线词语如何与你圈出的关键术语所表达的概念相关如果读者有可能悟不到它们之间的关联,要更改这些与关键术语相关的词语。如果你真的离题了,你就需要做些认真的修改了。
2.每个章节和分段的起始部分是否有清楚的标识?
你可以使用次标题来标识一个主要章节向下一个章节的过渡(回顾6.24)。在长
篇报告里,你可能需要在主要的承上启下处增加额外的空间。如果你在次标题的用词和放置位置上有问题的话,读者就会遇到更大的问题,因为他们可能看不明白你的行文结
构。(不同级的标题格式参见A.2.24)
3.是否每个主要章节都是由标识该章节与前个章节相关联的词语来开始的?
不仅必须要让读者能辨认章节在哪里开始和结束,还要能够让他们了解行文次序缘
何如此(见625626)。用下列词语来标识出你的行文逻辑,例如因此、与此相反更重要的是、一些人表示异议等。
4.每一章节与整体的关系是否清晰?
针对每一章节,都要问问这一章节回答的是什么问题?如果它无助于回答组成论证
的那五个问题之一(见52),那就要想想其关联性了:它构建的上下文是否能够说明背景概念或重要问题,或者是否能够在其他方面帮助读者?如果你没办法说清楚一个章节如何与你的主张相关联,要考虑去掉它。
5.每一章节的观点是否都在该章节的导语部分(或章节末尾)的最后文字里用一
句话进行了陈述?如果你可以选择,就在导语的最后部分对该章节的观点进行陈述。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将该章节的观点埋没在中间部分的文字里。如果一章的长度超过4页或5页,你可能需要在该章结束的地方重申其观点。
6.那些区分一个章节的特定术语是否贯穿该章节?
正如关键术语可以将你的报告连为一体并与其他报告区分开来一样,那些区分每一章节和分段的主要术语同样贯穿章节并将其连为一体。针对每一章节重复步骤1:找出表达该章节观点的句子,确认区分该章节的关键术语,然后检查是否贯穿该章节。如果你找不出该章的关键术语,那读者也会看不明白该章对整个研究报告贡献了怎样的独特思想。
9.4检查各段落
每一段都要与本章观点相关。就像每一章一样,每一段也要有一两个句子做导语,
陈述该段观点并包含该段后面行文中的重要概念。如果一段的开篇句没有表述其观点那么在结束句中要进行表述。要按照某个原则组织安排句子,使其更好地呈现该段观点
(句序原则参照6.25)。
避免写一长串短段落(少于5行)和太长的段落(大多数领域里超过半页)。保留
使用两句或三句话的段落作为列表、过渡、章节介绍、结论以及你想要重点表述的内容。
(我们在这些地方用短段落是为了更便于读者浏览—在学术报告的写作中很少有这种考虑。)
9.5将草稿冷置一段时间,然后再对其修改
如果你的研究项目动手早,你就有时冷处理草稿。某天看上去很好的文章隔天看
通常会有不同感受。当你再回头看自己的草稿时,不要直接一读到底;浏览它的第一层
次各部分,每个主要章节的第一段和结论部分。然后,以你所读的部分为基础,向某个
未管阅读过它的人阐释意思。你的改述是否能连贯一体?它是否能概述你的论证?更好
的办法是,让别人浏览你的报告中每个主要章节的导语和结论部分:如果他能很好地概
述你的报告就预示着读者也能很好地理解它。
最后,一定要按照老师或指导教师的意见修改。否则,你不仅叨扰了花时间阅读你
的草稿并给出建议的人,而你却将这些建议忽略掉,而且你还会错过改进报告的机会。
这不意味着你必须遵循每条建议进行修改,但你应该仔细思考每一条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