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学报》|杂志联系方式|厦门发表论文
《工程地质学报》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主办,依托于中国科学院页岩气与地质工程重点实验室和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是我国工程地质学科综合性的高级学术期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前主席王思敬研究员任本刊主编。
发文量:3628被引量:23075 H指数:62 影响因子:1.20150005817413立即指数:0.0169被引半衰期:6.3686引用半衰期:7.4412期刊他引率:0.9756平均引文率:1.5424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国内刊号:11-3249/P 国际刊号:1004-9665 邮发代号:82-296 发行周期:双月刊
数据库收录
北大核心期刊(2008版)
北大核心期刊(2011版)
北大核心期刊(2014版)
ProQuest 数据库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目录
岩体工程地质
红层软岩遇水作用的孔隙结构多重分形特征 (1)周翠英;梁宁;刘镇
岩体体裂隙率野外测量及计算方法的研究 (10)张杨;宁立波;尹峰;赵国红;白冰珂;朱晛亭
冻融循环作用下砂岩蠕变特性及损伤模型研究 (19)陈国庆;万亿;裴本灿;米冠宇
不同含水率条件下花岗岩脆性特征评价指标研究 (29)曹洋兵;陈玉华;黄真萍;刘成禹;邱冬冬
土体工程地质
土石混合料剪切特性影响因素的离散元数值研究 (39)杨忠平;田鑫;雷晓丹;蒋源文;刘新荣;胡元鑫
基于电测法的路基土物理性质室内测试方法研究 (51)李瑞珂;车爱兰;冯少孔
基于最大球算法定量表征土体空间孔隙网络 (60)解朝阳;张巍;姚东方;王坚;朱雨辰
基于VG模型确定土水特征曲线基本参数 (69)潘登丽;倪万魁;苑康泽;张镇飞;王熙俊
中国南海岛礁吹填珊瑚砂剪切力学特性 (77)文哲;段志刚;李守定;王建平;马彬;李晓;周忠鸣;李志清
珊瑚颗粒形状对钙质粗粒土的压缩性能影响 (85)张斌;柴寿喜;魏厚振;孟庆山;陈杨
考虑颗粒破碎的钙质砂修正邓肯-张E-B模型 (94)曾凯锋;刘华北
重载铁路水泥改良膨胀土路基填料动弹模量及阻尼比研究 (103)商拥辉;徐林荣;黄亚黎;陈钊锋
地质灾害
突发型黄土滑坡监测预警理论方法研究--以甘肃黑方台为例 (111)许强;彭大雷;何朝阳;亓星;赵宽耀;修德皓
降雨与开挖联合作用下边坡位移矢量及速率变化分析--以韩江高陂水利枢纽右岸尾水渠边坡为例 (122)刘震涛;尚彦军;邵鹏;魏思宇
考虑监测离群值朱家店滑坡位移预测研究 (132)丁戈媛
地质工程
穿越东非大裂谷工程地质与线路比选分析--以内罗毕-马拉巴铁路为例 (141)宋成辉;李伟;蒋富强;任文峰;李守定
高铁路基正交跨越地裂缝带动力响应数值分析 (149)何国辉;黄强兵;王涛;刘妮娜
工程地质信息
2019年度工程地质领域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受理与资助分析 (158)刘羽;任建国;徐奴文;初航
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工程地质--第二届国际海洋工程地质学术研讨会(ISMEG 2019)总结
范文
珊瑚颗粒形状对钙质粗粒土的压缩性能影响
《工程地质学报》2020年 第1期 | 张斌 柴寿喜 魏厚振 孟庆山 陈杨 天津城建大学地质与测绘学院 天津300384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430071 污染泥土科学与工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武汉430071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建筑与工程系 上海200092
导出参考文献 ★ 收藏 | 分享
第1页第2页第3页第4页
论文服务:论文检测 论文选题
摘 要:珊瑚颗粒形状不规则是其显著区别于陆源土的一大特征。为揭示珊瑚颗粒形状对钙质粗粒土压缩性能的影响,人工挑选出不同形状(块状、枝状、棒状、片状)的珊瑚颗粒,以块状颗粒为基础,与其他3种不同形状的粗颗粒任意一种混合,控制不同颗粒形状配比制成钙质粗粒土试样,完成室内压缩试验,对比分析试验前后珊瑚颗粒的圆度、长宽比、扁平度和凹凸度等形状参数,评价颗粒形状对压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粒径为10~20 mm钙质粗粒土的压缩模量是4~5. 5 MPa,回弹系数为42~53;(2)随枝状、棒状或片状颗粒掺量的增加(0、10%、20%、30%),试样压缩模量呈小幅波状变化,回弹系数呈持续减小趋势;(3)各加载区间应力-应变曲线包括应力快速增长阶段、应力-应变同步增长阶段、应变增长阶段共3个阶段和1个稳定点;(4)随枝状颗粒掺量的增加,试样的长宽比和凹凸度逐渐增加,圆度和扁平度基本无变化;因颗粒破碎的影响,试验后试样的长宽比及扁平度有所增加,圆度及凹凸度则有所减小。选择钙质粗粒土地基时,应考虑其压缩性能,避免施工初期的快速加载。
【分 类】 【天文学、地球科学】 > 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 > 工程地质学
【关键词】 珊瑚砂 颗粒形状 钙质粗粒土 压缩性能 变形阶段
【出 处】 《工程地质学报》2020年 第1期 85-93页 共9页
【收 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工程地质--第二届国际海洋工程地质学术研讨会(ISMEG 2019)总结
《工程地质学报》2020年 第1期 | 刘晓磊 陆杨 王胤 杨庆 贾永刚 山东省海洋环境地质工程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 青岛266100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 青岛266061 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116024
导出参考文献 ★ 收藏 | 分享
第1页第2页第3页第4页
论文服务:论文检测 论文选题
摘 要:2019年10月18~20日,第二届国际海洋工程地质学术研讨会(ISMEG 2019)在中国大连成功召开。本次研讨会是在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IAEG)架构下由海洋工程地质委员会(C34)主办,海岸与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承办的全球性海洋工程地质学术研讨会。研讨会以"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工程地质"为主题,针对海洋土工程性质、海洋地质灾害与工程防护、海洋工程地质原位勘测、监测与试验模拟、海洋资源开发水动力环境与作用、海床沉积物和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海洋工程结构基础、海流-结构-海床相互作用等7个专题设置了10个特邀报告、21个主题报告及71个学术报告。作为国内外海洋工程地质研究者交流、分享、合作、创新的平台,国际海洋工程地质学术研讨会二度在我国召开,是对我国海洋工程地质学科快速发展的肯定,同时也对我国海洋工程地质研究取得高水平成果和成果转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分 类】 【天文学、地球科学】 > 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 > 工程地质学
【关键词】 海洋工程地质 海洋资源开发 国际研讨会 IAEG海洋工程地质委员会 ISMEG
【出 处】 《工程地质学报》2020年 第1期 169-177页 共9页
【收 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