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检验医学杂志》论文发表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总编为府伟灵,执行总编为吴开明。出版号:ISSN 1673-4130,CN 50-1176/R;国际期刊名代码:GJYZAK。1980年创刊,由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主办。半月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78-26(国内),SM6575(国外)。每期144页,每月15日和30日出版。编辑部下设新媒体部,负责“中华检验医学网”相关新媒体平台运营工作。 近年来《国际检验医学杂志》采取“走出山城,开门办刊”的思路,主动约稿,采取优先数字出版,对优秀论文论缩短出版周期,积极策划专题,目前《国际检验医学杂志》作者地区、机构分布数也在全国检验医学期刊中排名第一。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办刊宗旨: 推动期刊“国际化,网络化,数据化”,报道检验医学专业发展新信息,新动向,新技术和新成果,促进国内外检验医学界交流,提升我国检验医学国际影响力。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编辑方针: 注重论文的科学性,创造性,指导性,实用性,服务性,及时性,以满足广大读,作者的需要为准则
发文量:18326被引量:49533 H指数:39 影响因子:0立即指数:0.0401被引半衰期:2.8369引用半衰期:3.8565期刊他引率:0.5824平均引文率:11.3726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国内刊号:50-1176/R 国际刊号:1673-4130 邮发代号:78-26 发行周期:半月刊
数据库收录
化学文摘(网络版)
剑桥科学文摘
ProQuest 数据库
哥白尼索引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获奖情况
卫生部首届医药卫生优秀期刊奖三等奖;重庆市一级期刊
目录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血常规参数在SARS-CoV-2感染确诊患者、疑似患者、甲型及乙型流感患者中诊断与鉴别诊断的意义 (897)郑光辉;周志男;钱玲烨;刘亚楠;王丹;王红艳;杜洪涛;王金明;张国军
IL-6、ESR、CRP和常规生化检测用于诊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价值分析 (902)易帆;李志勇;李萍;李琼;赵四林;胡燕;陈煜枫;曾召琼;邓长娟;王占祥;谢小兵
临床生化检验指标在COVID-19疾病进展及治疗中的应用评价 (906)贺勇;干伟;张玫;聂鑫;宋昊岚;何訸;赵艳华;梁珊珊;李小玲;李贵星
论著
产NDM ExPEC毒力与其耐药性和分子分型的关系研究 (910)冯丽娜;李从荣;姜树朋;杨勇文;蔡璇;李娟;冯锴;郭静
血清Tg、TNF-α、HMGB1联合检测诊断甲状腺腺瘤的临床意义 (916)刘权忠;付远飞;贾佩
芪倍合剂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菌群及APTT、IL-23的影响 (920)樊冬杰;侯健;黄玉伟
术前血清CEA、CA19-9、CA50、AFP、TPS检测在结直肠癌肝转移中的预测价值 (923)潘莉娟;杨静;董剑;梅小亿
MLR、CEA和CA19-9联合检测对胃间质瘤的临床诊断价值 (927)段军;邓少华;邓涛;罗娟;谢武飞
高原地区COPD急性加重期与稳定期患者血栓前标志物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931)李满桂;李生梅;解承娟;仲海娟;祁云清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miR-126、VEGF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分析 (935)张跃栋;高全成;赵睿;浦月芳;李韶华;卫俊峰
急性基底节出血患者SF、OPN、cFN水平分布特征及预后价值分析 (939)赵义;朱春雷;樊玉良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复可托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疗效观察 (943)高科;赵武;王文辉;刘义;赵之标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产后阴道微生态状况分析 (947)杜亚琴;倪维
4型登革病毒NS2A蛋白通过UXT-V1逃避宿主免疫的机制研究 (952)鞠鹏飞;王政坤;张建立
HPV-16 E7负载的DC-CIK对宫颈癌细胞的杀伤效应研究 (956)张春利;蔡徐山;齐结华;宦宇;吴守乐;乐江漫
2019年北京地区某医院非结核分枝杆菌菌种鉴定结果分析 (960)刘鑫梦;黎斌斌;王春
范文
高原地区COPD急性加重期与稳定期患者血栓前标志物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20年 第8期 | 李满桂 李生梅 解承娟 仲海娟 祁云清 青海红十字医院检验科 青海西宁810000
导出参考文献 ★ 收藏 | 分享
第1页第2页第3页第4页
论文服务:论文检测 论文选题
摘 要:目的探究高原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与稳定期患者血栓前标志物[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剂复合物(PIC)、血栓调节蛋白(TM)、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复合物(t-PAIC)]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8月AECOPD住院患者120例作为实验组,另选同期的COPD稳定期患者120例作为对照组,抽取两组静脉血3 mL,通过化学发光酶联免疫法检测TAT、PIC、TM、t-PAIC水平。结果实验组患者TAT为(4.94±2.75)ng/mL,PIC为(1.13±0.22)μg/mL,TM为(9.10±2.47)IU/mL,t-PAIC为(8.31±2.36)ng/mL,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显示,血栓前标志物指标对判断AECOPD患者是否发生血栓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结论AECOPD患者的TAT、PIC、TM、t-PAIC水平均显著高于稳定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更易于血栓形成,检测TAT、PIC、TM、t-PAIC水平对判断AECOPD患者血栓前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分 类】 【医药、卫生】 > 内科学 > 呼吸系及胸部疾病 > 肺疾病 > 其他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复合物 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剂复合物 血栓调节蛋白 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
【出 处】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20年 第8期 931-934页 共4页
【收 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