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检验医学杂志》论文发表
本刊是解放军医学检验委员会主办的检验医学专业学术期刊。本刊的办刊宗旨:遵循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平时与战时相结合的方针,及时、充分反映军内外检验医学领域临床与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和国际最新动态,促进军内外同行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本刊以检验医学科医师、技师为主要读者对象,也可供临床医师及医学院校检验系师生参考,是以检验技术方法及相关临床工作为主,着重报道检验医学的临床经验、试剂仪器的性能特点、新业务、新技术、新进展,同时兼顾检验医学基础研究与研究生培养,报道最新的研究成果。强调学术性与知识性相结合,突出新、特、快的特色,即内容形式新颖、杂志风格独特、信息反馈及时。本刊还开辟“军事检验医学”专栏,反映检验医学在军事医学中的作用和发展趋势,突出本刊姓军为兵的宗旨。
发文量:140被引量:100 H指数:5 影响因子:0立即指数:-1被引半衰期:-1引用半衰期:-1期刊他引率:1平均引文率:0
主管单位:解放军科学技术委员会 主办单位:解放军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 国内刊号: 国际刊号: 邮发代号: 发行周期:季刊
目录
(85)丛玉隆
广东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回顾性分析 (88)王前;郑磊
冠状病毒的病原生物学 (93)马文丽;郑文岭;宋艳斌
浅谈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理学及发病机制 (97)丁彦青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实验室指标改变及临床意义 (99)毛远丽;刘志国;孙志强;程炳立;陈小倩;李永利;郭静霞;曲芬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与普通细菌性肺炎的早期临床特点比较 (101)刘定立;侯金林;冯筱榕;郭亚兵;彭劼;陈金军;朱幼芙;姜荣龙;陈永鹏
基因芯片中60mer寡核苷酸SARS冠状病毒探针的制备 (105)吴清华;马文丽;石嵘;郭秋野;张宝;宋艳斌;郑文岭
咽拭子和痰标本中SARS冠状病毒核酸检测 (109)杨洁;王战会;陈金军;温淑娟;王前;侯金林
SARS患者红细胞天然免疫粘附功能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112)王海滨;曾珍;鞠连才;刘振红;刘佳;杨静;刘志国;洪炜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静脉血白细胞及血沉的分析 (115)刘志国;杨静;刘佳;洪炜;李波;毛远丽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尿液自由基活性快速检测方法的应用及临床意义 (117)陈顺金;何宗忠;杨鹏;王砚;李强;孙德华;郑磊;王淑娟;王前
广州地区96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血常规特点分析 (120)孙德华;郑磊;李强;张豫明;王前
5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死亡病例特点分析 (123)曾方银;郑磊;孙德华;耿穗娜;刘飞;王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恢复期T细胞亚群的流式细胞仪分析 (127)裘宇容;李娟;杨春莉;魏东;王从容;郑磊;王前;孙德华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血清SARS冠状病毒抗体IgM、IgG水平的调查研究 (129)李薇;谢闻悦;杨华文;王雅茹;黄立丽
香港部分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人的分析 (133)KennethW.Tsang,M.D. PakL.Ho,M.D. GaikC.Ooi,M.D. WilsonK.Yee,M.D. TeresaWang,M.D. MoiraChan-Yeung,M.D. WahK.Lam,M.D. WingH.Seto,M.D. LorettaY.Yam,M.D. ThomasM.Cheung,M.D. PoonC.Wong,M.D. BingLam,M.D. MaryS.Ip,M.D. JaneChan,M.D. KwokY.Yuen,M.D. KarN.Lai,M.D.,D.Sc
加拿大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确诊研究 (138)SusanM.Poutanen,M.D.,M.P.H. DonaldE.Low,M.D. BonnieHenry,M.D. SandyFinkelstein,M.D. DavidRose,M.D. KarenGreen,R.N. RaymondTellier,M.D. RyanDraker,B.Sc. DenaAdachi,M.Sc. MelissaAyers,B.Sc. AdrienneK.Chan,M.D. DanutaM.Skowronski,M.D.,M.H.Sc. IrvingSalit,M.D. AndrewE.Simor,M.D. ArthurS.Slutsky,M.D. PatrickW.Doyle,M.D.M.H.Sc MelKrajden,M.D. MartinPetric,Ph.D. RobertC.Brunham,M.D. AllisonJ.McGeer,M.D.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原检测方法的应用和限制 (145)温淑娟
SARS患者的实验室观察及检查 (148)丁晓勇;李军民;谈昀;曾宪飞
检验科SARS标本检测安全管理指南(暂行) (150)
处理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相关标本的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暂行导则 (153)
疑似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例标本采集导则 (155)
SARS实验室检测结果解释的建议
范文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原检测方法的应用和限制 ● 综 述 ·
温淑娟
(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检验医学中心,广东 广州 510515)
当前,全世界的焦点集中在人类 21世纪面临的第一种新的具有严重威胁的疾病。多个国家疾病控制管理人员、临床医务工作者和科学家正在竭尽全力对付一种新出现的快速传播的传染病一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 (severeacuterespiratory syndrome,SARS)。2002年 l1月中旬开始,首先在广东省局部地区出现了一种急性传染病,表现为发热、干咳,以肺部为主要病变部位,部分病例很快发展为急性呼吸衰竭,广东专家命名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与此类似的疾病在2个月后在世界多个区域发生了爆发流行。世界卫生组织 (WHO)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CDC)将该病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 目前,已经明确引起 SARS的病原体为一种全新的冠状病毒——SARS相关的冠状病毒(SARS-associatedcoronavirus,SARS Cov)t“。SARS病原体的鉴定对于发展临床检测试剂具有重要的价值。
1SARS相关的冠状病毒 (SARS.associated corona. virus)
SARS相关的冠状病毒,为单股正链 RNA病毒,全长约 29,727个 碱基,有 l1个开放读框组成【矧。在已知的基因片段中,它和已经发现的冠状病毒核酸水平的同源性不超过 5O%,而氨基酸水平的同源性在75%左右;在进化树的分析中,和已知的冠状病毒距离很远。多家实验室在 SARS病人的呼吸道标本、血清标本以及大便标本中同时或分别发现了同样的核酸片段。在初步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也发现,临床流行病学认定的传染源和相继发生的第一批和第二批感染者标本中,分离出的核酸具有 100%同源性。SARS相关的冠状病毒缺乏普通冠状病毒编码 HE 蛋白的基因,靠近 5、端 占基因组全长 2/3的序列编码 SARS相关冠状病毒的 RNA 聚合酶复合体,其余1/3序列编码病毒结构蛋白如 S蛋白 (刺突蛋白)、E蛋白 (被 膜蛋白 )、M 蛋白 (膜 糖蛋白 )、N 蛋白 (核 壳蛋白 )。但目前有多个开放读码框、功能结构以及更
作者简介:温淑娟,女,4O岁,医学学士,主管技师。研究方向:基因及
多的下游研究相信很快就会在 WHO协作网络的实验室内得出进一步结论。
体外病毒分离,应用 VeroE6细 胞系,标本可为病人痰、咽拭子、鼻拭子、气管肺泡洗液,也可以是肺脏组织和肾脏组织,可以在第 5天发现细胞病变,电镜下观察到病毒颗粒。病毒颗粒类似以往确认的冠状病毒颗粒,直径 80~140nm,外周是 20-40hil复杂的放射环,未发现血凝素酶的酯型糖蛋白样的放射环。病毒颗粒成行排列在感染细胞的粗面内质网内膜,而在细胞浆和细胞核中未发现病毒包涵体。在细胞外,病毒颗粒呈聚集状态,并和细胞膜粘附。该病毒在体外生存时间应该不会太长,干燥表面约 3小时,而在恢复期病人大便中存在病毒嘲,也说明这种新的冠状病毒可以在合适的环境中存活更长时间。
目前可以肯定,SARS相关的冠状病毒最主要在呼吸道细胞中复制,但是目前的研究发现,很多SARS病人的咽拭子标本中很难检出 SARS相关的冠状病毒颗粒或核酸,而在痰标本中则相当容易,这是否意味着病毒在上呼吸道中复制水平稍低,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实。病毒也可能在血液和/或骨髓中复制,是否在肾脏和消化道细胞中复制目前仅是推测
目前可以证实的是,在 SARS病人急性期存在病毒血症。SARS相关的冠状病毒感染后引起的多器官损伤,最主要侵犯肺部,以及上呼吸道、肝脏、肾脏和肌肉,其中的机制目前不明确。但是,直接的致细胞病变是存在的,这可以从体外病毒分离的过程中得到证据;也可能存在免疫致病作用,包括内毒素血症的
参与。
2SARS病原诊断方法2.1诊断价值
在 WHO 的组织下,国际上多个实验室开展了SARS检测方面有效的合作,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研究出对这种新的冠状病毒的检测方法。在一些国家,包括加拿大、法国、德国、香港、意大利、日本、爱尔兰、新加坡、英国和美国,都对 SARS疑似病例和可能病例的标本进行了 SARS病毒检测 。然而,在检测病毒和抗体的试剂得到标准化,同时其检测方法得到充
分子生物学研究。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146 · 医堂盘圭 o3生 6月第 2卷第 2期 Lab Med JChinPLAVol2No22003
分测试以前,SARS的诊断仍然是依靠临床和流行病学资料。WHO2003年 5月 1日改进后的 SARS诊 断中第一次包括了实验室检查结果 [4],规 定如果 SARS 疑似病例通过一种或多种方法检测 SARS病 毒阳性,则应确定为 SARS可能病例。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将SARS病毒检测结果作为确认或排除 SARS诊断的依据。如果其他可导致非典型肺炎的病原检测结果阳性,如肺炎军团菌、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或肺炎支原体等,就可作为排除诊断的标准。同时根据病例诊断标准,如果其他诊断能完全解释病情,也可以排除SARS诊断。但重叠感染的可能性并不能完全排除。
2.2病毒分离
可通过将病人标本如呼吸道分泌物、血或大便接种培养细胞 (如 Vero细 胞 ),再将病毒在体外扩增的方法证实感染性病毒的存在。一旦病毒分离成功,需要用其他实验证实该病毒就是 SARS病毒 。细胞培养要求很高,操作至少要在生物安全防护 II级 实验室进行。细胞培养结果阳性说明被检测标本中存在活着的 SARS病毒。阴性结果并不能排除 SARS圈。
2-3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多种临床标本中都能用 PCR 的方法检测到SARS冠状病毒 RNA 的存在,如血、粪便、呼吸道分泌物或身体的组织。在 WHO 网站上可获取由 WHO 网络实验室成员研制出的.PCR诊断指南 [6J。而 且,BernhardNocht研究所已成功开发出了包含有引物和阴阳性对照的 RT.PCR 检测试剂盒。欧洲输入性病毒感染协会已将病毒灭活后用于实验室诊断的整个操作过程标准化,同时还提供了 SARS检测的客观的国际质量评价方法。尽管 PCR具有高敏感性,现有PCR诊断方法仍不能排除病人体内 SARS病毒的存在。另一方面,实验室标本的污染可能导致假阳性结果。因此 WHO 发布了实验室质控和确诊实验方面严格的操作指南。有效的 PCR 阳性结果表明,标本中存在 SARSRNA,但并 不表明存在的病毒有传染性,或存在的量足以传染给其他人。PCR 阴性结果并不能排除 SARS。除了可能会得到不正确的、假阴性结果以外 (如 敏感性低 ),标本收集的时间可能不当,病毒或其遗传物质存在时没有采集到标本。
2.4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
有不同方法可检测 SARS感染后机体产生的抗体,不同种类的抗体 (IgM 和 IgG)在感染过程中产生的时间不一样,其水平高低也在变化。广东爆发SARS较早,临床检测发现,发病 10-14天 IgM 抗体出现,并很快达到高峰,60天时约 1/3的患 者仍可检测到 IgM 抗体,90天时 IgM 抗体基本消失。IgG型抗体亦可在发病后 10-14天时检测到,但滴度较低,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