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骨科杂志》论文发表
本杂志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骨科专业学术性期刊,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面向临床骨科医生、相关学科医生和研究人员,以临床研究为基石,以新技术、新方法、新思想为引导,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本刊注重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文章内容翔实、图文并茂、格式规范,可读性强。
发文量:6622被引量:23266 H指数:34 影响因子:0.961600005626679立即指数:0.1155被引半衰期:3.6144引用半衰期:2.8145期刊他引率:0.6956平均引文率:4.43
主管单位: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国内刊号:34-1166/R 国际刊号:1008-0287 邮发代号:26-147 发行周期:双月刊
数据库收录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获奖情况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目录
临床论著
微创经皮与传统切开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Magerl A2、A3型胸腰椎骨折疗效比较 (1)白宇;庄小强;刘德淮
消息
我刊已开通数字优先出版平台 (5)
临床论著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早期疗效 (6)吴永恒;那雨虹;李俊辰;李毅
前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 (9)魏明和;师玉谨;黄彧翰;喻鹏;郑秀凤
直接或间接复位对无神经症状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椎管重塑的影响 (12)曾娘华;易伟宏;王尔天;杨大志;王敏;褚千琨
经皮椎弓根螺钉治疗多节段非相邻型胸腰椎骨折 (16)杨标;田素魁;肖飞;隗昱;吴中恒
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患者骨水泥渗漏的影响因素 (20)杜亚雷;郑连生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骨水泥椎间隙渗漏对疗效的影响 (23)陈明权
三维平板透视在脊柱椎弓根螺钉置入中的应用 (28)杜军;鲁成;刘宏滨
经椎间孔增强神经根造影引导下硬脊膜激素类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31)王翔奕;李玥娟;刘世伟;刘睿
经椎间孔入路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疗效 (34)陆龙卫;王凌斌;顾俊文;李郁松
磁共振肩关节造影技术诊断肩关节损伤的临床应用 (37)肖利华;徐文;胡炎兴;高云;周雪明;张坤林;梁满球
关节镜下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内固定术后冻结肩 (40)焦弘升
文摘
血浆纤维素原与血小板计数是诊断假体周围感染的可靠工具:一项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 (43)胡孔足(摘译);XU H;XIE J;YANG J
临床论著
TightRope带袢钛板系统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 (44)齐波;阮默;陈太禄;汤浩
文摘
采用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作为假体周围感染的阈值 (46)胡孔足(摘译);SEBROCK J D;CHRISTENSEN A L
临床论著
掌指关节置换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尺偏畸形的疗效 (47)潘培军;王凌椿;戴号
3D打印技术在成年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股骨柄匹配度测量中的应用 (50)孙晓亮;官建中;吴敏;周建生;王照东;陈笑天;李琛
病例报道
外固定架联合空心钉治疗股骨干开放骨折合并股骨颈骨折1例 (54)井成;肖毅;郭艳波;杨洁
临床论著
髋臼加盖技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发育性髋脱位 (55)胡兴;冯华明;黄笃;邹三明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僵直髋的临床疗效 (57)张琪琪;华长城;丁超;袁廷申;廖中亚;王小合
内固定治疗老年踝关节骨折的疗效评价
范文
微创经皮与传统切开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MagerlA2、A3 型胸腰椎骨折疗效比较
白 宇 庄小强 刘德淮
摘要:目的 比较微创经皮与传统切开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 Magerl A2、A3 型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 68 例 Magerl A2、A3 型胸腰椎骨折患者分别采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微创经皮组 35 例) 和
传统切开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传统切开组 33 例) 治疗 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疼痛VAS 评分、术后Cobb角及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 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 时间48 ~ 118 个月 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重返工作时间微创经皮组均优于传统切开组( P < 0 05) 两组术后及末次随访VAS 评分、Cobb 角及伤椎前缘压缩率均优于术前( P < 0 05) 末次随访时 两组 VAS 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Cobb 角、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结论 微创经皮与传统切开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Magerl A2、A3 型胸腰椎骨折 疗效满意且相当 但微创经皮置钉创伤小 出血少 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 术后恢复快关键词:胸腰椎骨折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切开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中图分类号:R 683 2 R 687. 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 0287(2020)01 - 0001 - 05
胸腰椎骨折是脊柱骨折最常见的类型 约占脊
作者单位: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民族医院骨科一区 广西南宁 柱骨折的90% 其中10% ~ 20% 为爆裂性骨折[1]
530001 骨折可导致脊柱不稳、椎体高度丢失、后凸畸形、脊
作者简介:白 宇 男 主任医师 主要从事脊柱外科研究 E ̄mail:li ̄ 髓损伤等严重后果 如治疗不当可遗留较多后遗症
udehuaiguke@163. com
2 临床骨科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Orthopaedics 2020 Feb 23(1)
( 如慢性疼痛、早期退变、失稳、驼背等) [2] 矫正脊 处 根据透视选择合适长度的空心螺钉按导针方向
柱畸形和重建稳定性是预防后遗症的关键 经后路 拧入至椎体内 同法置入其余3 枚椎弓根螺钉 折
椎弓根内固定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传统手术方式 断钉头小叶片 选择已预弯的合适长度螺杆 顺钉尾
具有操作简单、复位效果好以及便于处理后柱结构 叶片方向在椎旁肌的深层插入螺杆 拧紧螺帽 通过
损伤的优势 但术后常遗留顽固性腰痛[3] Yasargil 自动撑开逐渐恢复椎体高度 最后折断大叶片 同
1977 年最早提出了脊柱微创手术理念 目前已应用 法在对侧撑开复位固定 最后透视确定椎体骨折复
于治疗胸腰椎骨折并取得了满意疗效 2008 年1 位、固定满意 冲洗4 处小切口并缝合 放置橡皮引
月 ~ 2013 年12 月 我院采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 流条 C 臂机透视
内固定和传统切开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68 例 1. 2. 2 传统切开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Magerl A2、A3 型胸腰椎骨折患者 比较两种术式的 定位伤椎并做体表标志 以伤椎为中心做后正中纵
疗效 报道如下 向切口 切开皮肤 用电刀沿伤椎及上、椎体棘突两
1 材料与方法 侧剥离椎旁肌 到达椎板后向外侧剥离至关节突关
1. 1 纳入标准: 年龄18 ~ 55 岁 节外缘 最后使用椎板牵开器将椎旁肌牵开显露伤
病例资料 椎上、下椎体两侧的上关节突关节 常规方法于伤
新鲜单节段Magerl A2、A3 型胸腰椎骨折 伤后 椎上、下椎体置入椎弓根螺钉 选择合适长度的连接
至手术时间≤14 d 无脊髓神经损伤症状 无 杆并根据需要折弯 顺钉尾方向插入连接杆 上、下
明确手术禁忌证 排除标准: 严重骨质疏松 螺钉拧入螺塞 放入撑开器 使骨折复位 锁紧螺塞
肿瘤等病理性骨折 本组纳入68 例 术前均摄腰椎 再次透视确定椎体骨折复位、固定满意 冲洗创口
X 线片 行 CT 及 MRI 检查 术前告知患者两种不 并缝合 切口内留置引流管
同手术方式的方法及优、缺点 根据自愿原则分为微 1. 3 术后处理 术后24 h 预防性抗感染治疗 根
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组( 微创经皮组) 及传统 据需要止痛治疗 微创经皮组术后第2 天拔除引流
切开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组( 传统切开组) 条并复查X 线片 如第3 天疼痛不明显即可佩戴支
微创经皮组:35 例 男19 例 女16 例 年龄20 ~ 55 具下床活动 第3 ~ 5 天即可出院 2 周后门诊拆
(38 26 ± 6 17) 岁 受伤原因:交通事故伤 21 例 坠 线 术后3 个月内继续佩戴支具活动 避免过度旋转
落伤14 例 骨折部位: 胸椎( T11 、T12 ) 20 例 腰椎 及弯腰动作 传统切开组术后24 h 引流量 < 30 ml
(L1 、L2 )15 例 骨折分型:Magerl A2 型 23 例、A3 型 后拔除引流管并复查X 线片 早期鼓励床上功能锻
12 例 受伤至手术时间 3 ~ 7(4 51 ± 1 32) d 传 炼 待切口渗出较少及疼痛减轻后可佩戴支具下床
统切开组:33 例 男18 例 女15 例 年龄20 ~ 55 活动 第7 ~ 10 天病情稳定后出院 2 周后门诊拆
(37 13 ± 7 58) 岁 受伤原因:交通事故伤 20 例 坠 线 术后3 个月内继续佩戴支具活动 避免过度旋转
落伤13 例 骨折部位: 胸椎( T11 、T12 ) 18 例 腰椎 及弯腰动作 所有患者于术后3 个月开始门诊随
( L1 、L2 )15 例 骨折分型:Magerl A2 型 21 例、A3 型 访 有特殊情况随时来诊并做相应处理 每隔3 个月
12 例 受伤至手术时间 3 ~ 8(4 64 ± 1 27) d 两组 随访1 次 每半年在当地或返院复诊 术后1 ~ 1 5
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 05) 年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取出内固定物
1. 2 手术方法 全身麻醉 患者俯卧位 1. 4 观察及评价项目 术中失血量 手术时间 术
1. 2. 1 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胸口上部垫 后下床活动时间 住院时间 重返工作时间 疼痛
一横枕 两侧髂部各垫一斜枕 保持胸、腹部悬空 VAS 评分 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 Cobb 角及伤椎
C 臂机定位确定伤椎上、下椎体的椎弓根体表投影 前缘压缩率的变化
并在背部做标记 椎弓根钉的进针点为椎弓根外缘 1. 5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 17 0 软件进行统计
10 、 2
左侧约 右侧约 沿进钉点做一 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x ± 比较采用t 计
点钟 点钟位置 s 表示 检验
1 5 ~ 2 cm 纵向切口 插入导针到达椎弓根 透视 数资料比较采用 χ2 检验
确认进针点无误后 用血管钳夹持导针并预留2 cm 2 结果
后打入导针 再次透视确定导针深度达椎体前1 / 2 68 例均获得随访 时间 48 ~ 118 (86 5 ± 13 6)
处后取出穿刺针外套筒 沿导针依次扩张工作通
道 透视下用空心攻丝沿导针攻入至椎体前约2 / 3 个月 两组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 无神经损伤、伤口
临床骨科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Orthopaedics 2020 Feb 23(1) 3
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 1 例患者 术治疗 如卧床休息或佩戴胸腰支具等 但对Mag ̄
出现退钉现象 后经过延长佩戴支具时间 1 年后顺 erl A2、A3 型骨折 非手术治疗可出现创伤性后凸畸
利取出内固定物 见表1 术中失血量、手术时 形 很多患者最终不得不改行手术固定或椎体成形
2. 1 手术情况比较 术 但已很难恢复脊柱畸形 常遗留较多后遗症[6]
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重返工作时间微 对无神经功能损伤的胸腰椎骨折 可采取椎弓根钉
创经皮组均优于传统切开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内固定治疗 术后短期内取出内固定物 有利于恢复
( P < 0 05) 见表2 两组术后第3 脊柱生理弯曲及稳定性 据研究报道[7 - 8] 切开复
2. 2 VAS 评分比较 天及 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肯定 但其有创伤大、
末次随访时VAS 评分均优于术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 出血多、软组织损伤严重、术后易残留慢性腰痛、严
义( P < 0 05) 术后第3 天及末次随访时VAS 评分 重者出现功能障碍等缺点 Magerl 于1972 年首先
微创经皮组优于传统切开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使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随
( P < 0 05) 见表3 后大量学者采用了该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9 - 11] 该
2. 3 放射学指标比较 术后即刻及末次 技术具有切口小、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并
随访时两组Cobb 角及椎体前缘压缩率均较术前明 在矫正脊柱畸形、防止慢性疼痛和迟发性神经损伤
显改善( P < 0 05) 术后即刻与末次随访时两组两 方面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 05) 3. 2 疗效分析 本研究采用微创经皮与传统切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