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论文发表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于1997年创刊,是全国性临床诊断学和检验医学学术期刊。宗旨是促进临床实验诊断学和临床检验学术交流和发展,评价实验检查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帮助临床各科医师提高应用临床检验和诊断学的分析能力、理论水平、教学和科研素质。本着面向全国,面向实用,发展学科,跟踪学科发展前沿,传播新技术、新方法、新观念,紧密与临床联系,突出临床诊断特点,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提倡科学求实、学术道德和精神文明,依国家出版法规办好本杂志。
发文量:13993被引量:45345 H指数:40 影响因子:0.408100008964539立即指数:0.045被引半衰期:3.2909引用半衰期:5.0935期刊他引率:0.9503平均引文率:7.8702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国内刊号:22-1257/R 国际刊号:1007-4287 邮发代号:12-172 发行周期:月刊
数据库收录
北大核心期刊(2008版)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目录
临床研究
咀嚼对脑白质病变患者脑血流量影响的研究 (191)刘蕴芳;邱丽娜;张继禹;于骁;任美;闫冬月;李玮琦;魏洪涛
外周血HFLC及IG在脑出血患者细菌性血流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194)李春艳;杜振华;刘锦
T2DSCPWI和弥散加权成像在单发脑转移瘤和高级别胶质瘤的诊断中的应用比较 (199)张晓瑞;申静;王华锋;李建丽;李艳景;杨素君;王玉芳
儿童孤独症患者血清α-SYN、BDNF和Glu检测及临床意义 (203)林花;杨清
视频脑电图监测在癫痫患儿诊断及定位中的作用初探 (205)邱锐琴
血气分析对发作性意识障碍的鉴别诊断意义 (208)闫中峰;夏文菁;李红;尹吉东
胎儿常见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MRI诊断分析 (211)李金成孙效松;程敏;吴巍
血脂谱构成与颈动脉斑块性质演变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215)杨旭;石晓花;王玥;徐磊;梁文昭;莽靖;徐忠信
成人暴发性心肌炎62例临床分析 (218)龙艳红;姚自鹏;孙威;朱依伊;王越晖
膜迷路水成像联合核磁共振内听道斜失状位应用在人工耳蜗植入术前的应用价值 (222)信瑞;宫新扣;李微;刘东;刘洋;曲丹华
超声心动图在ICU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前后的监测价值分析 (225)刘丽;张芳;常琳
病例分析
影像表现为颅内占位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1例报道
范文
儿童孤独症患者血清α-SYN、BDNF和Glu检测及临床意义
《中国实验诊断学》2020年 第2期 | 林花 杨清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检验科 吉林长春130021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二部输血科 吉林长春130031
导出参考文献 ★ 收藏 | 分享
第1页第2页
论文服务:论文检测 论文选题
摘 要: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或孤独性障碍(autistic disorder,AD),以男性多见,起病于婴幼儿期,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言语发育障碍、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等。其发病机制不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预后较差。随着患病率的升高,CA逐渐成为儿童精神病学、特殊教育学等领域备受关注的焦点。近年报道其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精神健康研究所的数据,美国CA患病率在1‰-2‰。
【分 类】 【医药、卫生】 > 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关键词】 GLU SYN 儿童孤独症 临床意义
【出 处】 《中国实验诊断学》2020年 第2期 203-204页 共2页
【收 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孤独症患者血清cx-SYN、 BDNF 和 G lu 检测及临床意义
儿童
林 花 1 ,杨 清 2
(1.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检验科,吉林长春 130021;2?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二部输血科,吉 林 长 春 130031)
孤 独 症 又 称 自 闭 症 或 孤 独 性 障 碍 ( autistic disorder, 发育障碍性疾病。目前关于 C A 的实验方面的报道较少,本
AD),以男性多见,起病于婴幼儿期,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 的 文旨在通过检测 C A 患者血清 a-SYN、B D N F和 G lu 含量变言语发育障碍、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等。 化 ,探讨它们在 C A 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其发病机制不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预后较差。随着患 1 资料与方法病率的升高,C A 逐渐成为儿童精神病学、特殊教育学等领域 1 . 1 研 究 对 象 选 择 2 0 1 6 年 9 月 至 2 0 1 8 年 3 月我院儿童
备受关注的焦点。近年报道其发病率有增髙的趋势,据美国 神经康复中心和门诊经美国 W PS培训的发育行为儿科医生国立卫生研究院精神健康研究所的数据,美 国 C A 患病率在 诊断的 C A 患 者 4 5 例 ,其中男性 3 8 例 ,女 性 7 例 ,平均年龄
1%〇-2%〇〇 (3. 68士1. 35)岁。诊断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 手
国内未见 C A 的全国流调数据,仅部分地区作了相关报 册》第五版(DSM-5)的 诊 断 标 准 ? 。对 照 组 2 0 例为本院同道 ,2 0 1 0 年报道,广 东 C A 患病率为 0 . 6 7 % , 深圳地区高达 期健康体检儿童,男 性 1 8 例,女 性 3 例,平均 年 龄 (3. 65 士
1 . 3 2 % [1]。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其遗传、神经心理、脑器质 1. 28)岁。所有患儿 6 个月内未进行任何药物治疗。
性改变、孕产期疾病、生化等单因素或多个因素进行了大量 1 . 2 方法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清晨空腹采取静脉血 3 m l, 研究[2]。当前认为 C A 是一种多生物因素引起的大脑广泛 离心后取上清液,标本放置一80°C 保存待测。患儿监护人签
204
署知情同意。采 用 ELISA法和日立 835-50型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检测 4 5 例 C A 患 者 和 2 0 例 健 康 对 照 组 血 清 a-SYN、BDNF和 G lu 含量。试剂由美国 Invitrogengon公司和上 海斯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严格按说明书操作。
1 . 3 统 计 学 分 析 采 用 SPSS 1 6 . 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 / 检验,数据资料以均数士标准差(王土.〇表示。
2 结果
C A 组 BDNF和 G lu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 . 0 1 ) ,a-
SY N 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 > 0 . 05) ,见 表 1。
表1 4 5 例 C A 患者和 2 0 例对照组血清 a-SYN、 BDNF 和 Glu 水平 ( f 士s )
组别 n a-SYN (^g/1) BDNF(^g/l) Glu(mmol/l)
对照组 20 5. 69士0.91 16. 95士n . 16 115. 85 士26. 75
C A 组 45 5. 67±0. 88 25. 38士11. 82* 167. 77士凝;38*
注:* 与对照组比较PC0.01
3 讨论
194 3 年 Kamie首次报告自闭症,这 组 1 1 例患者除强 迫性兴趣和行为刻板外,还表现为群居相互接触和沟通的严重缺陷。虽 然 C A 的病因还不完全清楚,但目前的研究表明,某些危险因素可能同 C A 的发病相关。近年来大量临床资料报道表明,C A 患者存在氧化应激的失调,如氧化应激生物标记物分泌增加,体内内源性抗氧化能力减少,能量代谢失调 ,线粒体功能障碍 [5]。据报道与 C A 患者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对照组相比, CA 组的红细胞硫巴比酸氏反应较对照组高
2倍 ,血清类脂过氧化物和尿异前列腺素显著增高,其大脑皮
质区域有较多脂褐素沉积,血清内源性和外源性抗氧化能力降低,有机毒素和重金属含量较高 [6]。cx-S Y N 是一种存在于
神经元细胞质的突触前蛋白,分布于大脑皮质、基底神经节和小脑等处,可能与神经元发育、形成、突触功能维护及抗凋
亡作用有关。但是以氧化磷酸化、硝化及泛素化形式存在的
a-S Y N 积聚体过度沉积,可导致泛素一蛋白酶系统(UPS)降
解障碍,对神经细胞产生毒性,同 时 U P S 功能障碍可引起细胞内蛋白降解障碍、聚集,导致 胞浆内 Lewy body小体形成及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坏死及凋亡 [7’8]。本实验结果显示,
C A 患者血清 a-S Y N 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说明
C A 患者可能不存在氧化应激或其他因素造成的 a-S Y N 过
度沉积以及由此而引发的 U P S 功能障碍,提 示 a-S Y N 可能
与C A 的发生机制没有相关性。G lu是中枢神经内最重要 的
兴奋性递质,G lu 及其受体参与了突触的发生、延伸及突触可
塑性作为基础的学习、记忆等过程的诸多方面。在中枢神经系统,G lu能神经递质异常,可引起神经毒性,在许多神经、精神疾病的产生或发展中发挥重要病理作用 [9]。研究证实,
G lu 的神经的性作用不仅与 G lu 的浓度有关,而且与其作 用的时间有关,G lu 具有自身播散性,可进一步触发神经元的
G lu 释放,也可通过其受体而发挥神经毒性作用 [1°] 。研究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