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杂志论文发表
基本信息
主办单位:浙江大学
出版周期:月刊
ISSN:1008-2182
CN:33-1064/S
出版地:浙江省杭州市
语种:中文
开本:16开
邮发代号:32-115
创刊时间:1983
出版信息
专辑名称:农业科技;经济与管理科学
专题名称:经济与管理综合;农业综合
出版文献量:16366 篇
总下载次数:447483 次
总被引次数:3388 次
栏目
实用技术_种植技术
实用技术_养殖技术
工作研究
法律顾问
科学与生活_健康生活
教育园地_农村教育
科技短波
今日农村_新人谱
科学与生活_科普博览
教育园地_社区教育
政策法规
科学与生活_绿野芳草
工作研究_新农村建设
科学与生活_优生优育
实用技术_贮藏与加工
工作研究_工作研究
百姓生活_旅游天地
实用技术_农村机电
百姓生活_绿野芳草
今日农村_美丽乡村
目录
目录
政策法规
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高水平推进美丽城镇建设的意见 3-4本刊特稿
关于加快浙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陈良伟;5-7工作研究_乡村振兴
乡村人才振兴的问题和对策 黄一映;8-9工作研究_乡村产业
清厚植“三大因子” 助推产业兴旺 10-11工作研究_工作研究
富阳银湖新农村建设现状与对策 汤燕华;羊文伟;12-14
义乌全面“消薄” 全力推动农民增收 15-16
供销社要大力推进“三名”工程 王传雄;16-17今日农村_美丽乡村
东阳象田村:产业植入变身“网红”村 陈臻祯;18今日农村_新人谱
傅企平:乡村要让城市更向往 周松华;钟水军;严世君;19-20实用技术_种植技术
南天竹的春季育苗及管理 周世明;21-22
蔬菜缺钙现象与对策(上) 何永梅;蔡再华;22-23
桃树流胶病及防治对策
范文
义乌全面“消薄” 全力推动农民增收
浙江省义乌市农业农村局
导出/参考文献 分享创建引文跟踪收藏打印
摘要:<正>近年来,浙江省义乌市以"2019年行政村经营性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2020年达到20万元以上"为目标,将"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高位谋划、项目推进、改革创新,形成以富村促进农户增收、以强村带动精准扶贫的良好局面。目前,全市450个行政村年经营性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1.做精规划,夯实消薄工作基础一是"1+X+Y"明布局。按照"城区镇区村进社区、做大做强中心村、发展保留特色村"思
分类号:F323.8
大家对新农村建设有什么看法?
我出自农村,回老家看新农村建设搞得风风火火,我们村子没抽到签隔壁村说是有2000万的投入,可是隔了一年看什么效果都没有,就修个大门楼子,修理修村里的主
基层扶贫,简单说点。
新农村建设结合现在的精准扶贫,有了新的说法叫做整村推进,其实是差不多的意思。主要是提升农村的水电网路排水绿化亮化环境卫生这些方面。部分地区还有房屋坡顶改造、立面改造等。
这个东西在最初设计的时候是不错的,但是实际执行中确实遇到了很多问题。
首先是资金。像题主说的2000万算多的,我们这边是多的村1000万,少的有500万的和300万的。这个钱多吗?放在一个村里,很少。以修路来说,我县审计价水泥路面475一立方,水沟还要贵一些。以4.5米的路宽,0.18米的厚度来说,路每米大概400,一公里就是40万,如果是进村主路,按要求要修沥青路,那成本就更夸张。路灯一盏大约3000,由于布线麻烦和考虑到电费支出,我们这里都是装的太阳能路灯。然后家家户户的改水改厕补贴(很多地方只补贴国家建档立卡贫困户)、公路沿线房屋立面改造和坡顶改造、然后不可避免的,大家都喜欢修广场修篮球场修公园……1000万真的不多。
然后是执行过程。不得不承认,到了地方上,政策落实和顶层设计真的不太一样。这里面的情况就非常复杂了。有的是地方领导不干实事只做面子工程,把大部分资金拿去修广场公园门楼这些没有多大实际用处的东西,或者是在村里再选点,把所有资金集中到一处高规格打造一小块的示范区;或者是地方领导的设想和所在地区的实际不符,比如某个交通不便利、流动人口少、没有特色自然风光的县,同一年规划建设了10几个旅游特色村;还有的是地方上缺少专业的管理(然而现状是基层的公务员们有几个懂工程的呢?),造成了资源浪费或是质量不合格;再一个是急功近利,月初定方案,月中设计单位进行测绘,要求月底施工地进场施工,5月初见雏形,6月全县评比。导致了很多地方都是设计方案还没出,招标手续还没办,已经有施工单位开始在作业。最终设计图纸成了废纸,中途更换施工单位导致风格难以统一,资金拨付情况混乱……偶尔还有施工途中来了上级领导对施工方案不满意临时换方案,然后新方案做到一半更大的领导来看了又再换方案等等彩蛋。
最后要说乡村存在的客观因素。一是题主提到的,大部分人外出务工,留下的劳动力少。人真的少,招商引资进来的企业招不到工人,能人回乡创业也招不到人、政府出工资想聘请一批农村保洁员、公路养护员,只能请到一些50岁以上的老人、部分地方甚至找不到年轻的人来当村委会委员、村党支部书记,地痞流氓入主村级基层组织,不管什么样的发展规划,都要有人做事,没人什么都做不了;二是建设规划和一些农村的生活习惯存在一定的冲突,比如我们这边发展乡村旅游修的观景池变成了养鸭池,休闲广场变成了养鸡场,砌筑的文化长廊被附近住户说挡了风水被私自拆除等;三是公家只管建后续不重视,而群众也没有自主意识,比如前面提过的路灯,只给了安装的钱却没有给电费、维修方面的预算,还有花池绿化,也是给了建设经费但是没有用于落实管理维护的经费,公家没有钱,而群众是从来不会去费时费力甚至出钱维护这些设施的,甚至农村保洁向居民征收卫生费都从来收不上来,而财政方面那点资金根本不够维持农村环卫体系正常运转,这就导致很多东西都是只管建设,建好了之后头一年很好看,领导们赞赏有加,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三五年后一切又重来。
新农村建设也好整村推进也好,是现在政策对农村倾斜的表现,但是简单的往基层撒钱真的能改变农村基层的现状吗?我觉得不行。农村现在太穷了,什么都缺,不仅是缺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