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资源导刊》杂志论文发表
、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是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南京大学共同主办的科技管理类学术性期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主要刊登科技资源(尤其是科技物力资源、科技信息资源和科技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综述评论,宣传和探讨科技资源管理的战略政策,探索和揭示科技资源管理领域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展示科技资源建设与服务的实践经验等,促进我国科技资源管理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为科技资源管理者和研究者提供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
发文量:1393被引量:1387 H指数:13 影响因子:0立即指数:0.0846被引半衰期:3.1333引用半衰期:2.9698期刊他引率:0.9212平均引文率:5.1095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南京大学 国内刊号:11-5649/F 国际刊号:1674-1544 邮发代号: 发行周期:双月刊
数据库收录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
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
目录
专题研究:成渝城市群科技服务资源深度集成研究
区域科技服务资源集成与关联研究 (1)李宗俊;陈文杰
科技服务资源数据规范设计--以检验检测、研发设计为例 (6)李宗俊;范炜;胡正银
·专题研究:成渝城市群综合科技服务平台建设
跨区域云公共科技服务平台集成建设研究--以成渝综合科技服务平台为例 (14)游静;魏祥健
成渝地区研发设计平台建设现状分析与发展思考 (22)房俊民;刘先瑞;李旷琦
“云+边”科技服务协同平台设计 (29)谢正旺;赵秀粉;殷国富
资源共享利用理论
引入社会资本推动科技资源共享的产权关系分析 (36)赵伟;王弋波;白晨;齐娜
科研仪器设备共享市场化运营的公共管理模式探讨 (42)王弋波;赵伟;白晨
科技报告著作权归属研究 (52)麻思蓓;许燕
地方科技资源建设
长江经济带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共享融合发展 (59)邓艺;吴斌;张汝斌;姜鸣;陈琪;刘慧伟;卢云涛;贺新华
京津冀创新券跨区域互联互通促进科技资源共享初探 (67)张拓宇
广东省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平台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
范文
跨区域云公共科技服务平台集成建设研究--以成渝综合科技服务平台为例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2019年 第6期 | 游静 魏祥健 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401331
导出参考文献 ★ 收藏 | 分享
第1页第2页第3页第4页
论文服务:论文检测 论文选题
摘 要:科技资源集成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目前理论界对于科技服务平台在城市群建设中如何跨区域集成还较少关注。本文以成渝城市群建设为例,剖析成渝科技服务平台运行现状,针对成渝两地科技服务以政府为主导建设、以“创新券”为激励措施的特点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基于“科技云”整合科技服务资源、形成平台公共数据资源池与产业数据资源池、构建成渝城市群综合科技服务平台集成模式的建议。
【分 类】 【社会科学总论】 > 管理学 > 管理技术与方法 > 管理信息系统
【关键词】 成渝城市群 科技云 科技服务平台 平台集成 资源池
【出 处】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2019年 第6期 14-21页 共9页
【收 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跨区域云公共科技服务平台集成建设研究
作者简介:游静(1977—),女,博士,重庆科技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科技创新、管理信息系统(通信作者);魏祥健(1975—),男,硕士,重庆科技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现代服务业、大数据审计。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专项“成渝城市群综合科技服务平台研发与应用示范”课题一“成渝城市群综合科技服务体系架构与平台运营模式研究”(2017YFB1401701)。
收稿日期:2019 年 7 月 1 日。
·专题研究:成渝城市群综合科技服务平台建设·游 静等:跨区域云公共科技服务平台集成建设研究
公共科技服务平台是以相关的硬件基础设 1 文献回顾
施建设为支撑,以开放、共享、互赢为目标,通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要以城市群为主体,以科
过科技资源的整合集成和优化配置,提升公共技 技服务平台为载体,深度融合科技资源,凝聚内
术服务能力,为区域经济建设、产业发展和科技 驱动力,创新引领城市协调发展。围绕科技服务
创新提供支持的综合服务平台。公共科技服务 平台集成模式,重点对平台类型、平台集成路线、
平台一般由政府推动,以高校、科研院所、科技 集成技术以及服务模式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
中介、企业为主体,目的在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 平台类型决定平台特性,公共科技服务平台
展,提升区域整体创新能力[1]。成渝城市群是以 根据政府参与程度可以分为政府主导型、政府参
成都、重庆为中心的国家级城市群,涵盖四川省 与型、政府引导型;根据平台服务内容可以分为
包括成都市在内的 15 个市,以及重庆市 27 个区 公共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行业专业创新平台、区
县,总面积 18.5 万平方公里(为方便获取相关 域创新平台[1]。成渝城市群科技服务平台包括综
数据,将成渝城市群拓展为泛成渝城市群,即重 合性、专业性、产业性三大类科技服务平台[2]。
庆、四川的全部范围——作者注),是 2016 年国 从总体来看,四川的科技服务平台比较分散,地
务院确立培育发展的城市群,是继京津冀城市 理位置的差异对平台集成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群、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之后的中国区 对于平台的集成路线,王宏起等[3] 提出通过
域经济增长“第四级”,承载着西部大开发、“一 “需求获取与识别→资源匹配与优选→服务对接与
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支撑的重要使命。推 传递→效果评估与反馈”设计平台集成服务流程;
进成渝城市群的协同发展关键在于两地资源的整 李玥等[4] 提出从要素→流程→系统的演变趋势设
合集成、协同共享,离不开科技服务平台的载体 计平台集成路线,并根据平台架构不同采取点对
和支撑作用。2018 年 7 月,科技部启动国家重点 点、线对点、面对点的服务对接模式集成;陈奕
研发计划“成渝城市群综合科技服务平台研发与 延等[5] 以城市群为视角,研究高校科技合作对策,
应用示范”项目,以成渝两地优势互补资源深度 指出不同城市群之间的高校科技合作可采取强强
融合、互联互通、共建共享为目的,打造支撑现 联合与结构互补两种对策组成的混合对策。
代科技服务与实体产业融合发展的一体化综合科 平台的集成路线决定了平台的集成思路
技服务平台,为成渝城市群汽车产业、物联网、 与方法,平台集成技术则决定了平台的拟合程
集成电路和工程机械等装备制造业以及战略性新 度和效能发挥。石会昌等[6] 引入分布式文件系
兴产业提供智能化科技服务支撑。成渝城市群现 统(TFS)、数据库集群(Mysql)、分布式索引
有科技服务平台共计 71 家[2],分布在四川和重庆 (Solr)、消息总线(ActiveMQ)等基础技术框架
的各个城市和地区,这种多点布局的现象在一定 建设智能平台;胡戎[7] 通过云计算技术使用虚拟
程度上造成了科技服务分散化、碎片化,平台标 化软件,将多台虚拟机部署到同一个服务器上进
准不统一,科技供给重复交叉,不仅浪费了政府 行系统集成;谢晶[8] 利用开源的Hadoop 云计算
的服务资源,还存在对接困难和交易壁垒,影响 平台技术搭建科技云平台;张根莱等[9] 基于SOA
了科技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不利于成渝城市群的 (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的科技资源云服
协同发展,急需整合集成,优化布局。本文重点 务模式协同开发成渝地区科技资源服务平台。此
梳理成渝城市群产业发展带上的科技服务平台资 外,有学者采用通用的VMware 软件作为虚拟化
源,以云计算技术对多元异构的科技服务平台进 基础,提高集成云平台服务器资源的使用效率,
行整合集成,构建基于科技云集成的科技资源集 还有学者借助SaaS、PaaS、IaaS 云平台搭建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