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科学》杂志论文发表
《江西科学》创刊于1983年7月,双月刊。《江西科学》为江西省科学院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立足江西,面向全国,主要介绍江西省的重大科研成果和阶段性科研总结,发表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实践价值的理、工、农、医及某些边缘学科的学术论文和有关江西省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的考察报告;报道国内外新理论、新学科的研究动态、本省的重大学术活动;刊登有价值的文献综述和译文。本刊的办刊宗旨为注重期刊质量,加强院校院所之间、企业之间以及院校院所与企业之间的先进理论和技术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传播国内外各行业、各领域里的先进理论和相关信息,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发文量:4136被引量:10020 H指数:31 影响因子:0.224900007247925立即指数:0.0262被引半衰期:4.9167引用半衰期:5.1687期刊他引率:0.981平均引文率:10.1937
主管单位:江西省科学院 主办单位:江西省科学院 国内刊号:36-1093/N 国际刊号:1001-3679 邮发代号: 发行周期:双月刊
获奖情况
1992年6月荣获首届江西省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1992年12月荣获首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
1996年9月荣获第二届江西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
1997年1月荣获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
1997年10月荣获第二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
1997年10月荣获江西省首届期刊优秀专栏奖
1999年7月荣获首届江西省优秀期刊奖
2002年9月荣获第三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
2004年12月荣获江西省第二届优秀期刊奖重点期刊
目录
数理科学
包含广义Euler函数φ3(n)和Smarandache函数S(n)的一方程的解 (821)阿克木·优力达西;姜莲霞
基于LSD算法的航拍影像电力线提取 (825)刘思雨;吕开云;刘盈
多输出高斯过程在变形监测数据处理中的研究及应用 (832)邱小梦;欧阳亮酉;周世健
生命科学
虎奶菇中多糖的提取工艺、结构分析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836)王慧宾;王爽;翁雅青;涂招秀;方金山
猕猴桃种子高能碳离子束辐射诱变育种适宜剂量的研究 (839)杨爱红;刘腾云;周利斌;刘淑娟;胡淼;刘立盘;骆善伟;余发新
水分条件对鄱阳湖狗牙根群落自然分布的影响 (846)张聃;吴海英;曹昀
不同外源激素对光皮桦种子萌发的影响 (851)余春和;覃永业;杨梅;刘世男
生态种养发展及生态环境风险研究进展 (855)石先罗;余敏琪;章卫
江西珍报春花科一新纪录--阔叶假排草 (860)郑圣寿;王垂祥;陈宝平;郭文娟
全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扶镜技巧探讨 (862)来金宇;张军
南昌市某高校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状况调查 (865)谭美春;王雅琪;戴建强
地球科学
山西地震灾害人口易损性影响因素研究 (869)郑树平;李斌
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的时空演变格局 (874)章雄超;郑林;刘逸超;赖玉萍
《江西科学》期刊著作权声明 (882)《江西科学》编辑部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883)周海兵;罗津
基于指数型聚焦稳定器的大地电磁测深反演 (890)郭一豪;曾志文
环鄱阳湖城市群地区人类活动强度时空变化分析 (894)黄敏婷;谭永滨;唐瑶;艾金泉;余芸;杨凯
江西高速公路沿线极端降水特征分析 (900)周雨;盛志军
华东区域中尺度模式在景德镇暴雨过程中的检验与应用
范文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周海兵1 罗 津1 2 3?
(1.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330022 南昌 2. 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30022 南昌3. 流域生态与地理环境监测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 330022 南昌)
摘要:以江西省 567 项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 运用 EXCEL、SPSS20. 0 和 ArcGIS10. 5 分析其类型结构特征、空间分布类型、市域分布特征、空间聚集分布特征、时间演变特征和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显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结构类型上主要以传统技艺类、民俗类、传统舞蹈类为主 数量上主要分布于赣南、赣北地区 空间分布类型趋于集中分布 有1 个极核密度区、1 个高度密度区、3 个次级密度区 各市认定的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空分布由分散式团状向非均衡扩散式演化并趋于稳定 经济水平越高的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也越多 且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分布于丘陵地区 邻近河流水系关键词:江西省 非物质文化遗产 时空分析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K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 3679(2019)06 - 883 - 07
收稿日期:2019 - 08 - 01 修订日期:2019 - 10 - 29
作者简介:周海兵(1998 - ) 男 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 GIS 软件应用与开发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1461083 41661102 41867012)
?通讯作者:罗 津(1979 - ) 男博士后副教授主要从事地理信息系统开发应用研究 Email:2633196224@qq. com
884 江 西 科 学 2019 年第 37 卷
0 引言 1. 2 研究方法
1. 2. 1 数理统计分析 运用 EXCEL 统计对搜集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 但对其研 的历年不同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进行分
究主要集中于保护实践、传承与发展、创新与创 析 整理出江西省11 个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
造 基于地理学视角的研究相对较少 故对江西省 目类型、申请单位、所处批次等
11 个市区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时 1. 2. 2 最邻近平均距离分析法 它用于评价非
空分布分析 期望不仅能丰富和拓展江西省非物 遗项目申请地的整体分布态势 通过测定每个非
质文化遗产在相关领域的研究理论 还能对江西 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请地斑块质心与其最近邻斑
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 块质心位置之间的距离 计算实际最近邻距离的
建议 亦望能为文化强省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助力 平均值 并求出其与预期理论上的平均距离的比
目前国外学者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大 值 从而判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申请地的分布 其
多基于新型技术手段 如基于新的TEM 显微术和 公式为:R = Rf / Re Rf 为实测平均距离 Re 为预期
电子衍射技术[1] 、离子束分析[2] 、无机颜料表面 平均距离 计算公式为:
增强拉曼散射[3] 、计算机辅助方法[4] 等 而我国 = ∑ n di
i = (1)
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资 Rf n 1
源分类[5] 、保护[6] 、旅游开发研究[7] 等方面 且以 Re = (2)
而定量分析相对较少 2 n / A
定性研究的研究方法为多 1
近年来 利用GIS 分析和统计分析等定量分析方 式中:di 为要素i 与其最近邻要素的距离 A 为研
法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规律与影响因素逐 究区域的面积 n 为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
渐成为研究热点 国内学者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
请地的数量
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 1. 2. 3 核密度分析 通过对测定输入数据要素
因素 但缺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时间演变的分
的分布密度 进而分析出整个区域数据空间集聚
析[8 - 10] 且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大部分着 程度 反映出核心区域对周边的辐射强度 对点
眼于广东[11] 、福建等沿海区域[12] 或是山西[13] 、 状要素进行空间集聚区域分析 计算得到的核密
安徽[14] 、河南[15 - 16] 等历史文化深厚的区域 亦有 度估计值愈大 则表明该区域内点要素分布越密
对云南[17] 等民族文化的探究 但对中部地区如 集 其公式为:
江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较少 即使有 也大多 f( n x - xi ) / nh 2 (3)
数着眼于保护[18] 、旅游研究、产业开发[19] 或是 x) = ∑i = 1 K( n
着眼于个别局部市区的研究[20] 或是对个例的探 式中:f ( x) 代表核密度估计值 表示核函数 n 为
究[21] 而对江西全省及所有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数量 h 代表带宽 x - xi 为
的时空分布较少 故而以江西全省为研究视角对 估计值点x 到xi 的长度距离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时空分布以及其影响因素进 2 非物质文化遗产结构特征
行分析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 1 数量结构特征
截至2017 年12 月 江西省已成功申报567
1. 1 数据来源 项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数量上看
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