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
该刊是国家级大型综合性月刊。创刊于1988年,秉承“传播最新观念,引发头脑风暴”的办刊宗旨,定位于四新——“管理新理念”、“经营新智慧”、“科学新思维”、“生活新格调”,始终把目光聚焦于中外最新观念的传播上,发行量居同类杂志前茅。本刊郑重承诺:保证每期至少有一篇文章令您终身受益,您阅读后如觉名不副实,一月内退刊退款。
发文量:10716被引量:454 H指数:5 影响因子:0.00980000011622906立即指数:-1被引半衰期:-1引用半衰期:-1期刊他引率:0平均引文率:0
目录
卷首语
常识 是门大学问 (1)陈贵
陈的视角打开新的视界
探索'积分落户农村'户籍改革新模式 (6)陈贵
趋势
2019中国经济如何应对'灰犀牛'风险 (9)许小年
数字经济时代下企业治理之道 (14)张斯成
产业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 (18)石泽杰
前沿速递 (22)
雄心勃勃准备不足 AI在制造业的应用前景 (24)
观察
吉利汽车坚定的转型升级 (27)张爱群
捷豹路虎为何跌落神坛 (32)
房地产企业的价值更新 (34)张鹏
黑名单系统处理及应用新议 (37)林钧跃
单身贵族 对经济的影响 (40)
大数据征信与个人信息保护 (42)丁巧倩
申州国际 吃透服装代工 (46)
劳务派遣行业存在问题及建议
范文
近期制造领域最热门的技术话题,非人工智能莫属(AI)。通过 AI 技术,生产者可以提高效率、改善灵活性、加速流程,甚至可以实现运营的自我优化。BCG 的一项分析发现,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帮助生产者降低多达 20% 的加工成本,其中 70% 的成本削减得益于员工生产力的提升。
自然而然,全球各地、各行业的企业都在探索将人工智能用于企业运营的可能性。但人工智能究竟能否如预期般产生如此大的效益?一些高管对此依然持怀疑的态度。为了更好地了解机遇和挑战,BCG 在 2018 年进行了调研,旨在评估企业在工业运营中采用人工智能的进展情况。该项调查的参与者是来自全球 1,096 家企业的高管、生产和技术管理者,涵盖广泛的生产行业,包括汽车、消费品、能源、工程产品、医疗、加工产业、交通物流以及高科技行业。受访者来自奥地利、加拿大、中国、法国、德国、印度、日本、墨西哥、波兰、新加坡、英国和美国。
我们的研究发现,中国、印度和新加坡的企业对近期在生产领域推行人工智能的雄心最大。在所调查的产业中,医疗和能源在短期内最热切;加工产业和工程产品则不那么积极。
参与调查的大多数企业声称,他们认为人工智能越来越重要。然而,他们的投资、规划和落实却与理想不符。尽管 87% 的受访者称自己有计划在未来 3 年内将人工智能用于生产,但只有 28% 制定了全面的实施路线图。其余 72% 的企业缺乏具体的计划;32% 在测试选定的人工智能使用场景,27% 只有初步的想法,13% 没有优先考虑甚至没有考虑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实施的不足反映出缺乏全局性规划,揭示了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过去,只有 50% 的企业利用人工智能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如今只有 16% 的企业在多个厂区充分落实了一个以上的人工智能使用场景——在我们的定义下,这种成就足以让他们成为早期采用者。我们研究中涉及的 12 个国家,早期采用者的比例在美国(25%)、中国(23%)和印度(19%)最高;在日本(11%)、新加坡(10%)和法国(10%)最低。我们调研的德国企业中,只有 15% 是早期采用者。
美国企业的高人工智能采用率明显反映了该技术的普及范围较广。即便如此,中国在人工智能投资上已经超越美国,去年在全球针对人工智能初创公司的投资中占到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