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督导与评估》论文发表
发文量:556被引量:11 H指数:2 影响因子:0立即指数:-1被引半衰期:-1引用半衰期:-1期刊他引率:1平均引文率:0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山西省教育委员会 国内刊号: 国际刊号: 邮发代号: 发行周期:双月刊
目录
(3)
健全机制 注重实效 推动教育督导评估工作深入开展 (8)李东霞;丛玉秋
一次督导工作的调查 (10)昝彩霞
绛县教育督导工作深入基层受欢迎 (11)王敬国;苗宝泉;崔继光
理念创新是教育督导工作创新的先导 (12)张晓峰
走向新的课程评价观 (15)贾国英;任应红
对教育体制改革创新的思考 (18)王聪生
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促进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体会 (20)王天源
加大督查力度 实行“末位淘汰” 推动“两基”巩固提高 (22)刘海涛
中小学实行教师聘任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5)温耀松;金致远
中小学校建设中的若干问题及对策 (28)李怀吉;田培浩
以新的理念发展高中教育——对临猗高中阶段教育调查的思考 (30)马坤耀
刍议创设适宜青年教师成长的环境 (32)韩树珍;舒鹏丽
用良好的师德统揽教师工作 (34)王虎亮
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队伍 (35)温晋华;王贵富
思考与困惑——写在新教材培训之后 (36)李良侠
让每个孩子都得到掌声 (37)柴慧蓉
树下一课 (39)郗迨
浅谈诗词曲教学中的“情景交融” (40)赵莉;王碧辉
英语语法教学的回顾和反思 (42)周继青
浅析英汉翻译的思维过程 (44)王彦青
更正
范文
写在新教材培训之后
口 太原市三十七中 李良侠
今年暑假市教育局、教科
研 中心组织 了为期五天的初一新教材培训。虽然培训已经结
束了。但培训期间的一场场、一 幕幕仍在脑海中翻滚:各位专家的讲座、经验介绍、教学体会 让我反复咀嚼,回
味。有思考.更有 困惑。
思考、困惑一:面对新教材 .应 该怎样在课堂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培训中我已深深体会到:像以前那样滔滔不绝地讲,口才再好,表达再清楚也不是一名好老师。课堂上老师不断提问,学生对答如流. 即使再圆满也不是一节好课。面对新教材,我们应该重新审视教师和
学生在课堂中的角色,所谓师道尊严,主导、主体地位已成
过去,今天双方应该建立起来的是平等的、融洽的、友好的师生关系,应该建立起来的是
师生共同参与、共同讨论、共
同完成的合作伙伴关系。老师应该起一个主持人的作用,帮助学生串连起知识的珍珠与玛
瑙 ;老师应该起桥梁的作用。
架起一座使学生通向自主学习彼岸的理想之桥。我困惑的是,现实并不那么简单,长期处于被动地住的学生,已经习
惯了看、听,习惯 了老师给答
案,背答案,最后师生共同考答案的学习过程。课堂中你费九牛二虎之力去鼓励他们。去
启发他们,去调动他们,结果
是每个班,每节课总是那么几个学生积极参与,能谈 出自己
的观点,谈出自己的看法,其
它同学充任的都是看客、听客。每节课 的教学任务都很重。没有更多的时同等待。面
对那些一言不发的同学,我们
盼望着,盼望着新教材能带来
希望
思考、困惑二:面对新教材。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考试 .怎样重新认识考试。
考试是最敏感的话题.也
是一令极关重要的话题。中国
是考试大国,中国的学生被称为 “考 试机器 ” ,这本身就是
教育的悲哀。现今教材改革已
是轰轰烈烈,那么 “考 试 ” 怎
么办 ?
t、考试是否还要分三、六、九等。初中学生毕业。升学考试只考语文、外语、物理、化学、政治,其余的科目不能参加考试。这就人为地造
成了教育的畸形。什么主课、
副课之说 ;重要 、非重要之
分. 暑假我参加了新教材的培训,我能理解新教材的理念。“考试 ”改革但愿能跟上新教
材的步伐,给考试带来公正、
公平。
2、能否把考试的权力下放,再下放。初中阶段除了毕业、升学考试,期中、期末考
试,能否权力下放 (目前是市教
研室统一出题 ),让各学校,各任课 老师 自己出题. 组织考试。我参加了新教材培训,新教材的变革带来了评价制度的变革,只依靠分数评价学校,
评价老师的做法应该废弃。
3、考试形式能否多样性。按新教材的要求。考试形式应该是多样的,考试可以和平时的作业挂钩;可以和实践活动课挂钩;可以采用学生论文的形式;可以和平时的资料收集结合;可以抽签答题,可以采用辩论的形式等。根据学科不同,制定不同的、多样的考试形式。如果这样,同学们十分
欢迎。
思考、困惑三:新教材带来的改革与以往的教改相比:是相同,是不同。
以往许多的教学改革实
验 ,如 J11)实验 、 目标教 学等。我形容它们是暴风雨,来
的猛,去的快。 “只 见树木.
不见森林 ” 。实验注重结果.
没有改变内在的、本质的东
西。学生们仍然汗流加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