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发论文-《中华医学信息导报》杂志范文-超声检查伤身体吗?
一.超声检查是什么?
超声检查(Ultrasound Examination)是一种使用高频声波进行诊断的医学影像检查方法。它的诊断机制和原理主要基于声波在组织内的传播、反射和散射。
1.超声波的产生和传播机制:超声波由超声发射器产生,通过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来实现。以机械振动形式传播,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介质,传播速度不同。在超声检查中,常用的传感器是超声探头,它可以发射和接收声波。
2.超声波在组织中的反射和散射:当超声波穿过不同组织界面时,它会遇到组织的界面变化,如组织密度、声阻抗等的变化。这些界面变化会引起声波的一部分反射回来,一部分散射到周围组织中。反射回来的声波会被超声探头接收,产生回波信号。不同组织的声阻抗差异导致了不同的回波幅度,从而形成超声图像。
3.超声图像的生成和解读:超声仪器会采集到回波信号,并根据信号的强度进行成像。回波信号的强度与组织的声阻抗差异有关,一般来说,回波强度高的区域表示组织密度大或声阻抗差异大的区域。超声仪器将这些回波信号转化为灰度图像或彩色图像,通过屏幕显示出来。医生通过观察超声图像,可以确定器官的形状、大小、位置以及异常结构或肿块的存在。此外,超声检查还可以用于血流观察,通过超声多普勒技术识别血流速度和方向。
超声检查的诊断机制和原理是基于声波在组织内传播、反射和散射的特性。通过观察回波信号的强度和分布,医生可以获取组织的形态和结构信息,从而进行疾病的诊断与评估。从中可以看出,超声检查是否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主要取决于超声仪器所发出的超声波以及设备回收采集到的超声波,从目前已有的文献支持情况来看,超声波仪器所发出的超声波频段并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这种波段类型在已有的实践当中被反复验证安全、可靠,属于一种无侵入性、无损伤性的检查方式。
二.超声检查的发展历程与发展分类
超声检查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医学影像技术,它通过利用超声波在人体内部的传播和反射特性,从而得到人体内部组织和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信息。超声检查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人们开始研究声波在水中传播的性质,并发现声波可以在水中产生回波。随着对声波传播性质的深入研究,超声波在医学上的应用也逐渐出现。1940年代,超声波首次被用于医学成像研究。1954年,人们成功地利用超声波对婴儿进行了检查,这标志着超声检查开始在临床上得到应用。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超声检查已成为临床医师常用的重要工具之一。
根据应用领域和检查方法的不同,超声检查可以分为多个分类。常见的分类包括以下几种:
1. 二维、三维、思维超声检查:它是最常见的超声检查方法,通过不同维度的图像显示器展示人体内部的组织和器官结构。医生可以观察器官的形状、大小和位置。目前医院最常见的是三维超声检查,可以较为立体的呈现检查组织的状态,除此之外二维和思维超声检查在妇产科、心内科等患者检查当中也有较多的应用。
2.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它结合了超声诊断和多普勒效应,可以获得血流信息。医生可以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来评估血液供应情况、心血管疾病和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3. 超声造影检查:它是在超声检查时使用造影剂的一种特殊技术。造影剂能够提供更好的组织对比度,帮助医生更清晰地观察到器官和组织的细节。超声造影检查按照技术的发展进程,可以分为常规超声造影、实时三维超声造影和对比增强超声内镜。其中对比增强超声内径,可以对可疑的胰腺胆道占位等进行检查,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诊断腹腔内病变当中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超声检查通过使用超声波在人体内部进行成像,为医生提供了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信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检查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成功。无论是二维超声检查,还是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及造影检查和脑超声检查,均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这些不同类别的超声检查仅是检查方式不同,波段类型不同,但是在检查的安全性上并无显著区别。
三.为什么说超声检查不伤身体?
从目前的医学研究和实践来看,超声检查被认为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检查方法,对人体造成的伤害相对较少。
1. 无辐射:超声检查使用的是声波,与X射线和CT扫描等其他医学成像技术相比,不会产生电离辐射。这意味着超声检查不会对人体的DNA或细胞结构产生直接损害。
2. 无创伤:超声检查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通过皮肤表面的声波传感器进行检查。与手术或穿刺等有创伤性的检查方法相比,超声检查不需要切口或注射,因此不会引起感染或出血等相关风险。
3. 侧重于软组织:超声检查适用于观察软组织器官,如肝脏、心脏、子宫等。这些器官通常具有较强的组织可塑性,对超声波的传播能力较好,因此对超声波没有明显的损伤。
总的来说,目前的证据表明,正常情况下常规超声检查对人体的潜在伤害是相对较小的。然而,对于高风险人群和长时间、高功率的超声检查,还是需要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在接受超声检查前,应咨询专业医生,并遵从其指导。
四.超声检查可能存在风险
尽管超声检查被认为是相对安全的,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存在潜在的风险。例如,过多的超声检查可能会导致组织热损伤,尤其是在长时间和高功率的超声波暴露下。此外,部分产前超声检查(如Doppler超声)可能增加早产的风险。因此在进行超声检查之前,仍然需要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在检查时需要详细向超声医生交代自己身体的基本情况,例如是否处于妊娠状态,如果需要阴式超声检查,那么还需要充分放松自己的身体,避免过于紧张而造成超声检查进入时出现黏膜损伤而带来疼痛。在进行超声检查之前,还要充分了解自己所选择的超声是哪一个类型的超声检查,是否需要憋尿。提前进行准备充分了解风险,才能尽可能减少检查对于自己造成的损伤,避免自己处于焦虑紧张的状态之下而增加检查的风险。在等待排队检查的过程当中,还需要放平心态,合理应对,轻松面对,以缓解自己的不良情绪,不要过度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