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杂志范文-血样凝固对乙醇检测结果造成的影响
【摘要】:目的:通过对实际案件中的驾驶员血液样本进行检测,分析血样凝固对乙醇检测结果造成的影响。方法: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酒驾实际案件中的五例驾驶员的血液双样本,作为本次试验研究的对象。通过气相色谱仪检测法对五位驾驶员的双血液进行乙醇检测,对比分析凝血样本和无凝血样本中乙醇的含量,对比两者乙醇检测含量的差异,分析高出比例。结果:试验检测结果显示五例驾驶员凝血样本中的乙醇含量均高于无凝血的样本中乙醇的含量,凝血样本乙醇含量明显高于未凝血样本乙醇含量,检测结果存在明显的含量差,其中本次试验研究中,最大的含量差为22.7mg,最小的含量差为12.7mg,高出比例最高为24.79%,最低高出比例为13.06%。结论:实际案件中驾驶员血样是否凝固对乙醇检测结果具有一定的影响,凝血样本中的乙醇含量会高于无凝血的样本中乙醇的含量,这会对血液乙醇检测结果造成干扰,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导致对是否酒驾的误判。因此,重视血液采集后的保留,避免血样凝固是非常重要的,是确保血液乙醇检测结果准确的关键。
【关键词】:血样凝固;乙醇检测;结果影响
Effect of blood coagulation on ethanol detection results
Guowei,Cuixingyi;Tianjin Mingzheng Judicial Expertise Center;300102
[Abstract] :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blood coagulation on ethanol detection results by testing blood samples of drivers in actual cases. Methods: Double blood samples of five drivers in actual drunk driving cases from January 2019 to January 2021 were taken as the object of this study. Ethanol detection was carried out on five drivers' double blood by gas chromatograph detection method, and the ethanol content in coagulated blood samples and non-coagulated blood sample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difference of ethanol detection content between the two was analyzed and the ratio was higher. Results: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five pilot coagulate blood ethanol content were higher than in the ethanol content in the sample without blood coagulation, clot blood sample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ethanol content not coagulate blood ethanol content, the content of test results obvious difference, among them the study, the largest of the content difference of 22.7 mg, the content of the smallest difference is 12.7 mg, The highest proportion was 24.79%, and the lowest was 13.06%. Conclusion: In actual cases, whether the blood sample of the driver is coagulated has a certain influence on the ethanol test result. The ethanol content in the blood sample of the coagulated blood i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sample without coagulated blood, which will interfere with the blood ethanol test result, lead to inaccurate test results, and lead to the misjudgment of whether the driver is drunk driving or not. Therefore,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retention after blood collection and avoid blood coagulation, which is the key to ensure the accuracy of blood ethanol detection results.
【 Key words 】 : Blood coagulation; Ethanol detection; Results the effect
引言:酒精会降低人体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根据实验证明,当人体血液中乙醇的浓度达到0.8mg/mL时,发生交通事故的比例可提高2.5倍,而当人体血液乙醇浓度达到1.0mg/mL时,发生交通事故的比例可提高4.7倍,可见酒驾作为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因素之一,会对人体造成非常严重的损失。当下,法律法规对酒驾有了更严格的规范,根据相关规定,当人体血液中的乙醇浓度达到0.20~0.8mg/mL,则可认定为酒后驾驶,当血液乙醇浓度达到0.8mg/mL以上,则可判断为醉酒驾驶[1]。当下血液乙醇含量的法医学检测就能够为驾驶员是否需要承担法律责任提供公正的依据,当下更应该对影响乙醇浓度检测结果的各项因素进行分析和重视,进而使得交通执法变得更加准确和公正。而血液乙醇检测方法、血液采集、保存以及尸体腐败情况等均会影响乙醇浓度检测的结果,其中血样凝固是发生与血样保留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因此,本文通过对血样凝固对乙醇检测结果的影响,为提高法医学血液乙醇检测的准确性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酒驾实际案件中的五例驾驶员的血液双样本,作为本次试验研究的对象。统计数据显示,这五例驾驶员中男性4例,女性1例,年龄在27~4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3.52±4.64)岁。试验通过气相色谱仪检测法对五位驾驶员的双血液进行乙醇检测,对比分析凝血样本和无凝血样本中乙醇的含量,对比两者乙醇检测含量的差异,分析高出比例。
1.2 仪器和试剂
仪器:HGC6600气相色谱仪样品瓶以及配套设施、移液枪、压盖器、垫;试剂:浓度为99.95%的乙醇、二级反渗纯净水、分析纯、空白血样、无凝固的血样,所有案件驾驶员同一人的双样血液采集材料,分为A样和B样。
1.3 试验条件
(1)气相色谱仪的设置条件:进样口温度设置为200摄氏度、检测器温度设置为230摄氏度、炉温恒定温度设置为70摄氏度、载气采用99.999%的高纯度氮气,H2流量设置为70mL/min;
(2)色谱柱的设置条件:DB-ALC1(30m×0.32mm×1.8μm)毛细管柱;DB-ALC2(30m×0.32mm×1.2μm)毛细管柱。
1.4 试验方法
(1)制备样品:第一步:配制溶液。将10.0mL的乙醇溶液置入到100mL的容量瓶之中,加纯净水定容,制备8000mg/100mL的标准乙醇溶液(母液),再依次稀释得到10mg/100ml、20mg/100ml、50mg/100ml、80mg/100ml、100mg/100ml、200mg/100ml、300mg/100ml的标准乙醇工作溶液;其次,再分析天平称取一定量的叔丁醇溶液置入到500mL的容量瓶,再加入二级反渗纯净水进行稀释和定容,制备成4mg/100mL的叔丁醇标准工作溶液;第二步,对血样进行校准制备。取出三份0.09mL的空白血样,取80mg/100mL的标准乙醇溶液、40mg/100mL的标准乙醇溶液、20mg/100mL的血样各0.01ml,再加入0.5mL的浓度为4mg/100mL的叔丁醇标准溶液,再加盖进行样品密封;第三步,制备待测样本。将五例驾驶员采集的出现血液凝固的全血样本以及未出现血液凝固的全血样本各0.1mL,将其加入样品瓶内,再加入0.5mL的浓度为4mg/100mL的叔丁醇标准溶液,再加盖进行样品密封。
(2)血样中乙醇含量的检测:取制备好的校准血样,采用双柱双检测器法进行检测,绘制出校准的曲线,再对待测样本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观察,再对校准曲线进行读取,获取检测数据,读取检测样本中的乙醇的含量,多次操作后取平均值,得出结果。
1.3 观察指标
通过对五例驾驶员的凝固血样以及未凝固血样中的乙醇含量进行检测,收集检测结果,绘制成表格,进行对比分析。对比各检测数据的含量差、高出比例。
含量差=凝血样本乙醇含量-未凝血样本乙醇含量
高出比例=(凝血样本乙醇含量-未凝血样本乙醇含量)/未凝血样本乙醇含量*100%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用(n%)表示,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乙醇检测结果
通过采用气相色谱仪检测技术对五例驾驶员的凝固血样以及未凝固血样中的乙醇含量进行检测,收集检测结果,绘制成表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凝血样本乙醇含量明显高于未凝血样本乙醇含量,检测结果存在明显的含量差,其中本次试验研究中,最大的含量差为22.7mg,最小的含量差为12.7mg,高出比例最高为24.79%,最低高出比例为13.06%。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血液中乙醇含量检测结果
血液样本来源 乙醇含量(mg/100mL血)
含量差(mg)
高出比例(%)
凝血样本乙醇含量 未凝血样本乙醇含量
驾驶员1 175.8 154.7 21.1 13.64
驾驶员2 94.5 81.8 12.7 15.53
驾驶员3 101.6 87.4 14.2 16.25
驾驶员4 89.6 71.8 17.8 24.79
驾驶员5 196.5 173.8 22.7 13.06
3讨论
随着机动车数量不断增加,因酒驾而发生的交通事故也在增加。在我国将酒后驾驶机动车纳入刑法犯罪行列后,驾驶员血液中的乙醇浓度就成了对其是否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依据。根据我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发布的相关条例中明确规定,酒驾是指机动车驾驶人员经过血液乙醇检测,血液中乙醇含量大于20mg/100mL,而小于80mg/100ml,而醉驾则是指机动车驾驶人员经过血液乙醇检测,血液中乙醇含量大于80mg/100ml,而驾驶员血液乙醇含量达到175mg/100ml则属于更为严重的醉驾行为[2]。一旦驾驶员出现酒驾行为,则会根据其严重程度给予刑罚。对于严重醉驾的驾驶员,给予五年内不得重新获得机动车驾驶证的处罚、饮酒驾车的行为则给予十五日拘留以及五千元处罚,以及五年内不得重新获得机动车驾驶证的处罚。同时酒驾司机的亲属若有公务员考试、参军等方面的需求,驾驶员的酒驾行为则会对其亲属的公考以及参军造成严重的影响[3]。因此,在疑似酒驾的实际案件中,驾驶员血液中乙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就成了人们关注的重点。同时人们的法律意识在近些年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人们对于法医鉴定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法医检测在血液乙醇含量检测中的应用,为判断驾驶员是否属于酒驾提供了最为公正的证据。目前法医学鉴定是非常公正且权威的一项技术性工作,也是司法程序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需要用到生物学、医学、物理学、遗传学、化学等多学科的专业知识,来对人体活体或者生物物证、以及尸体进行检验鉴定,来根据司法要求得出准确的结论。法医学鉴定对于判断事实真相是非常重要的,是司法程序中查明案件真相,为案件的性质作出判断的重要证据。法医学鉴定的结果的准确与否对于案件的正确判断是非常重要的。在人体血液乙醇法医学检测鉴定中是通过对当事人血液中乙醇的含量进行测定,来判断当事人是否酒驾,进而从法医学的角度为案件提供线索。在血液乙醇检测鉴定准确性与过程中涉及的检测方法的选择、血液采集方法、采集操作细节、采集时间等重要因素有关。可见法医学检测鉴定对于明确案件性质,判断当事人的法律责任以及身体情况,具有重要意义,而准确的法医学检测结果才具有最权威的应用价值[4]。因此,确保法医学血液乙醇鉴定的准确性是非常重要的,对于驾驶员是否酒驾以及酒驾后的处罚均有影响。本文通过对凝固血样对血液中乙醇检测结果的因素进行分析,探索血样凝固对驾驶员血液乙醇含量检测的影响,并引起法医乙醇检测的重视。
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血液乙醇检测的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换代,从蒸馏氧化法、渗透压法、重铬酸钾氧化法、酶法、到呼气乙醇测试仪、唾液乙醇检测条法以及顶空气相色谱法等方法。早期采用的蒸馏氧化法和渗透压法的检测特异性和准确性较差,而重铬酸钾在硫酸中的氧化方法,受到氧化反应过程中挥发性物质的影响,以及化学反应的灵敏度不高的影响,而导致检测的结果受到影响。而酶法自动分析在当下已经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常见的有ADH法和乙醇氧化酶法,其具有成本较低,获取简单的优点,但是检测结果的灵敏度不高,且非常容易受到温度等外界因素的干扰,而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仅能够作为定性的检测手段。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项仪器设备得到更新,顶空气相色谱法在检测血液乙醇浓度方面更加具有优势,其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灵敏度和特异性较高的优点[5]。因此,选择较为先进和灵敏度高的检测方法,是决定检测结果的关键因素之一[6]。因此,本次试验血样中乙醇含量选择灵敏度和准确度较高的气相色谱仪检测技术。
本次试验选择实际案件中的五例驾驶员,通过采用气相色谱仪检测技术对五例驾驶员的凝固血样以及未凝固血样中的乙醇含量进行检测,收集检测结果,绘制成表格,进行对比分析。由于本次试验中采集的待测样本均为实际案件中的驾驶员的血样,在试验中用作对比的凝固血样以及未凝固血样均为同一人的全血血样,而由于本次案例的采集样本量有限,在实际案例中可供采集的样品量基数不大,因此本次试验数据在基数上存在不足之处。但是数据结果准确,具有代表性,可供参考。
在本次试验中,结果显示,五例驾驶员凝血样本乙醇含量均明显高于未凝血样本乙醇含量,检测结果存在明显的含量差,其中本次试验研究中,最大的含量差为22.7mg,最小的含量差为12.7mg,高出比例最高为24.79%,最低高出比例为13.06%。可见血样一旦发生凝固就会对血样乙醇检测结果产生影响,导致检测结果偏高,容易对驾驶员的酒驾行为造成误判。
血液乙醇浓度检测结果受到血液保存方法的影响,其中血液是否抗凝对乙醇检测结果影响较为明显[7]。由于血液和血清中的乙醇含量和分布存在个体差异性,很难通过计算来确定血液中的乙醇含量,所有必须采用专门的瓶子来装血液。其次,若在血液保存的过程中出现血液凝结,就会导致血液乙醇检测的结果受到影响[8]。因此,在血液保存过程中对于存在血液凝结可能性的血样,要采取添加抗凝剂的措施,避免血液凝结影响检测结果。在今后血液保存过程中,要做到避免血样凝固,一旦在检测时发现存在凝固的血样则需要将凝固血样进行粉碎,同时将其均匀混合在未凝固的血样中,在取样的过程中要对流动的部分进行取样,同时要重视检测结果显示血液中乙醇含量略大于20mg/100mL,以及略大于80mg/100ml的血样,对其检测结果进行检查,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排查,提高检测准确率。
综上所述,我国人民大都有饮酒的习惯,适当饮酒能够起到娱乐和增强抵抗力的作用,但是过度饮酒、酒后驾驶则会对人体的生命造成巨大的危害。乙醇是酒精的主要成分之一,在进入人体后,会在0.5-3h内被消化吸收,人体在大量饮酒后会出现酒精中毒而对生命健康造成危害,其次,在酒后驾驶车辆则会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将酒驾纳入到刑事案件中,这能够提高驾驶员的责任感,增强法律意识,血液中的乙醇检测结果是作为检测驾驶员是否酒驾的重要证据,通过对血液中乙醇检测结果影响的因素进行法医学分析,在血液保存的方式方面引起重视,避免凝血的情况出现,能够为判定驾驶员是否存在酒驾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弥补使用呼气式酒精检测的单一性,提高准确度。
【参考文献】:
[1] 李世杰,郑雯,冯其光.血液中乙浓度检测方法[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21(1):124-126.
[2] 朱德全,庞华黎,锦荣.体内乙醇含量测定结果的法医学评价[J].法医学杂志.2021(1):84-87.
[3] 张静静,徐超,刘玉娇,卢建珍,李建军,胡懿夫,王仲来.血醇浓度检测中的影响因素及其研究进展[J].刑事技术,2021,46(5):524-530.
[4] 李德洁,冯看,覃芸,冯莲,李毅然,杨振兴.人体血液中乙醇含量检测技术及质量控制研究进展[J].应用预防医学,2022,28(1):84-88.
[5] 卓先义、马栋,卜俊等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血液中乙醇不确定度的评估[1]中国司法鉴定,2021(3):12-15.
[6] 陈迪勇,宋光林,李荣华,等内标一标准曲线气相色谱法测定血液中的乙醇含量[J].贵州科学,2021,34(1):81-84.
[7] 梁敏.法医学检材中乙醇含量的检测和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8,028(018):333
[8] 刘冬娴,陈志伟,贺江南.酒后驾驶认定中血液样品检测时间对乙醇含量的影响[J].刑事技术,2018,43(06):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