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评论》杂志论文发表-开展农商银行清廉金融文化建设的经验及思考
农商银行作为全国中小农村金融机构,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针对当下金融监管部门对中小农村金融机构提出的开展清廉金融文化建设管理要求,结合笔者所在单位多年来开展清廉金融文化建设的经验,谈一些粗浅认识和建议。
一、开展清廉金融文化建设的意义
笔者认为,结合国家对金融形势和金融风险的判断,以及国家对反腐败工作的态度和决心,反腐败工作无禁区、全覆盖。金融机构属于资源富集、资金聚集领域,容易发生腐败案件,近期发生在金融领域腐败大案也不在少数,发案的损失巨大,教训深刻。清廉金融文化建设,是以清廉金融文化为纽带,筑牢核心价值、突出正向驱动、完善制度机制、强化激励约束、凝聚共识合力、夯实廉政根基的重要力量。通过开展清廉金融文化建设,目的就是要结合自身特点,从体制、机制上建立系统的廉政管理架构,在金融文化建设上赋予廉洁要素,从意识形态上形成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廉洁“气质”。一种文化的形成和传承,就是“润物细无声”的涓涓细流,就是“潜移默化”的长期沉淀。从思想意识层面促进遵纪守法、合规经营、诚实守信、廉洁从业,是提升廉洁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有效预防金融腐败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举措。
二、农商银行清廉金融文化建设经验
笔者所在单位在2013年从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改制以后,在“内抓管理、外塑形象”方面花了大气力,单位的社会影响力随之有较大幅度的提升。企业经营规模的增加、盈利能力的提高,为国家、单位及个人均带来了不同的效益。在取得业绩的同时,多年来坚持清廉金融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以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建设为目标,以先进的廉洁思想为核心,以完备的廉洁制度为基础,以丰富的廉洁活动为载体,将清廉金融文化建设融入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行。制定《清廉金融文化建设 十四五 规划纲要》,确定2021夯实基础年、2022深化拓展年、2023巩固提高年、2024全面提升年、2025成果检视年的清廉金融文化建设目标。将清廉金融文化建设列入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不断丰富清廉金融文化建设的内涵,拓展企业文化的深度与广度,夯实清廉金融文化建设基础,建好清廉金融文化传播阵地、健全清廉金融文化宣传机制;营造清廉金融文化浓厚氛围,支行、部(室)清廉特色彰显,舆论导向作用、宣教作用、行为规范作用明显,全行党员干部员工清廉理念入脑入心,拒腐防变的思想坚定稳固,廉政风险防控更加严密,权力运行更加规范有序,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进一步形成,党风促行风良性互动机制进一步贯通,清廉思想、清廉组织、清廉作风、清廉纪律、清廉金融文化落地生根,更好地服务和推动各项业务高质量发展。
三、开展清廉金融文化建设的措施
一是丰富清廉基本内涵。打造“清正廉洁、遵章守纪、诚实守信、自律自省”的清廉金融文化。将纪律和规矩意识根植于干部员工思想深处,形成以廉为荣的导向和共识,准确提炼、深度培育、不断发展具有农商银行特色的清廉金融文化,充分发挥清廉金融文化的教育、引领和浸润作用,并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加强对“关键少数”的廉政教育,让“关键少数”成为廉洁自律、廉洁用权、廉洁齐家模范;深入挖掘农商银行特色文化,结合红色资源中的清廉元素,推进廉洁文化阵地建设,打造廉洁文化品牌;加强各部门联动,聚合多方力量,推动形成廉洁共建格局,成为农商银行推进反腐倡廉和稳健发展的不竭动力,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良好发展环境。
二是涵养良好政治生态。夯实反腐倡廉的理论基础、思想基础、文化基础,构建一体推动“不能腐、不敢腐、不想腐”体制机制,铲除滋生靠行吃行、失职渎职、利益输送、以贷谋私、参与民间借贷、充当资金掮客等违规违纪违法行为的腐败土壤,阻断腐败与风险的伴生机制,强化反腐倡廉和风险防控的治本之策,积极营造健康向上、务实高效、和谐共进的干事创业环境,为农商银行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稳步提升提供坚强保障。
三是培育清廉理论根基。采用多种形式形成并拓宽清廉金融文化建设的平台,强化理论指导和实践基础。如:邀请党校院所专家名师讲授清廉专题党课,组织员工赴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等。深化对清廉金融文化的历史渊源、思想脉络、伦理根基、道德规范、发展规律的认识把握,使农商银行清廉金融文化深刻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强大力量,焕发蓬勃生机活力。
四是倡导清廉道德规范。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农商银行工作实际,严格遵守各项清廉公约、廉洁道德规范及廉洁行为准则,使之成为干部员工高度认同、自觉遵从、自律他律的行规行纪。引导将清廉金融文化建设纳入考核评价体系,使之既具有示范意义和导向作用,又具有严格约束力,切实发挥规范行为、净化风气的作用。
五是弘扬廉洁清风正气。创新宣传载体,借助农商银行微信公众号、抖音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选树先进典型,强化示范效应,久久为功,持续推进。通过征文评选、书画作品展示、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表彰、警示教育等方式,有效提升农商银行全体干部员工遵纪守法、廉洁自律、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自觉性主动性,增强拒腐防变免疫力,构筑廉洁自律防火墙。
四、几点建议
一要优化长效机制。在常规性工作的基础上,优化清廉金融文化建设横向沟通、上下协调、内外联动的机制,探索将清廉金融文化建设与合规管理机制、内控机制、风险防控机制等深度融合,成为农商银行企业文化和品牌价值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由内而外培育清廉金融文化永续发展的蓬勃生命力。
二要激发制度活力。在日常考核制度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制度建设的主动性。强化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执纪职能、审计部门的审计监督职能、合规部门的自律合规职能,和各经营单位主动作为的协调联动机制。通过形成稳固的“三不”的体系机制,充分焕发清廉金融文化制度建设的生机活力,将纪律和规矩意识根植于广大干部员工的思想深处,从“要我廉洁”转化为“我要廉洁”,使廉洁从业成为农商银行干部员工的立身之本。
三要深化理论建设。深刻总结农商银行清廉金融文化建设的经验和成果,发掘内在规律,强化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理论与实践互促互进的良性循环。通过总结、完善、提高,结合理论研讨和清廉金融文化活动实践,深化对清廉金融文化的认识和把握,作为进一步推动农商银行清廉金融文化向纵深发展的理论指南。
五是全面总结评估。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全面评估检视,形成评估报告向全行通报,对其中的先进典型、值得推广的经验、工作成果等加强宣传并进行表彰。通过全面总结评估,进一步查找和补齐短板,为农商银行清廉金融文化建设下阶段工作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清廉金融文化建设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必然要求,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客观要求,是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内在要求,是拒腐防变的第一道防线、是廉政教育的重要落脚点、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抓手、是形成农商银行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重要途径。推进清廉金融文化建设,要在时间上常态化、在空间上立体化、在对象上精准化、在手段上多样化,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充分发挥清廉金融文化教育教化、正心正行、成风成俗的助推作用,为农商银行各项业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