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福建省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学术论文期刊目录(2017版)》期刊简介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福建省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学术论文期刊目录(2017版)
本刊报道血液学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论文,包括实验血液学,分子血液学,临床血液学,肿瘤血液学,免疫血液学,移植血液学,输血学,止血与栓塞,血液病新药和新诊疗措施等。本刊面向生物医学科研单位学者、医学院校相关教学人员和临床医务工作者。血液学领域的中高级科技人员为本刊主要撰稿群和读者群。
发文量:3810被引量:20537影响因子:1.35023立即指数:0.1318052被引半衰期:2.58引用半衰期:3.11期刊他引率:0.8994461平均引文率:19.95415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国内刊号:11-4423/R? 国际刊号:1009-2137? 邮发代号:2-389? 发行周期:双月刊
数据库收录
? 北大核心期刊(2011版)
? 北大核心期刊(2014版)
? 北大核心期刊(2017版)
? 北大核心期刊(2020版)
? 化学文摘(网络版)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扩展(2011-2012)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2013-2014)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2015-2016)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2017-2018)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2019-2020)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2021-2022)
? 医学文摘
? 哥白尼索引
?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
? 生物医学检索系统
? 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
? Scopus数据库(2020)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论著
乏氧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系CD47表达的影响(979)王超雨;李杰平;南映瑜;李启英;项颖;刘耀
下调ANRIL对Kasumi-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相关作用机制研究(984)张成思;许建霞;邓发滑;胡华丽;王斯奇;黄海;韦四喜
PI3K-Ⅲ样功能多肽对白血病细胞K562程序性死亡的作用机制研究(990)刘奔;董雯;孙杰;潘凌鸿;程学英;伦永志
TSP-1通过CD36/Caspase-3诱导巨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系Meg-01凋亡的研究(998)孔惠敏;苏伟青;罗毅;戈慧;李亮;杨默;江千里
氯喹增强BIIB021对T315I突变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促凋亡的研究(1005)何玮;赵彩芳;陈丽;胡慧仙
双氢青蒿素通过激活氧化应激诱导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自噬性死亡(1011)潘巍;沈燕;骆波;曹喻
M2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骨髓中MMSA-8、MMSA-1表达及临床意义(1018)梁艳;杨爱莹;刘敏;成延娟;臧思斌;黄俊;唐元艳;黄知平
急性髓系白血病首次诱导治疗后使用rhG-CSF对临床疗效和流式MRD影响的真实世界研究(1022)周美;安福润;张青;董毅;秦慧;翟志敏;陶千山
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营养状况变化的观察研究(1028)宗立翎;杨晶;薛胜利;吴德沛;朱霞明;葛永芹;邱桥成
疗程拖延对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复发的影响(1034)曹璐;高静;高伟;刘虎;卢俊;王易;何海龙;肖佩芳;李捷;李建琴;胡绍燕
KRAS对T?ALL细胞株增殖及凋亡的影响(1040)柳梓杨;舒逸;傅国;苏虹宇;朱丹;曾腊梅;马德禹;邹琳
Netrin?1对T?ALL细胞中VEGFA表达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1049)朱瑶;刘海燕;相燕;杨晖;姚新原;安曦洲;张凯楠;黄兰;梁绍燕;于洁
外周血Th17、IL?23的表达及其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免疫表型的关系分析(1056)彭志元;杨春秀;伞景辉;李清群;张敏敏;石彬
FOSB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预后价值(1063)栾松华;马彦青;杨晶晶;王昊;刘代红;窦立萍
CD47分子在初诊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及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1071)潘静;张园园;焦霞霞;宋蕾娜;林彩芹;王素丽;朱斌;潘韶英;丁志勇;赵文理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临床特点和诊治分析(1079)林少汾;侯乐乐;王健;许吕宏;刘勇;麦友刚;方建培;周敦华
急性期蛋白对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1086)吴秀继;王永卿;杨晓阳;林学姝;邱梅花
BET抑制剂JQ1对双表达淋巴瘤细胞株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1094)陈雪瑜;闫雪;宋滨阳;孙健;慕俐君;李伟平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预后相关差异表达自噬基因筛选及模型的建立(1101)张钧栋;张皓旻;卢迪;王紫宁;陈浩然;卢学春
系统性间变大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1109)冯娟;唐海龙;原瑞凤;徐莉;郑焱华;梁蓉;白庆咸;张涛;杨岚;顾宏涛;高广勋
外周血中间型单核细胞增多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疾病进展的相关性研究(1116)胡泉泉;王会平;顾康生;翟志敏;李延莉
局限期套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和预后相关因素分析(1123)孙洁;何莎;荣超;岑洪;谭晓虹
改良培养方法对多发性骨髓瘤染色体核型检出率的影响(1129)王楠;樊珂珂;袁丽君;金红实;王莉莉
VEGF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浆膜腔积液的关系(1134)张平平;张凤
基于硼替佐米治疗反应及BTK表达水平建立非初治多发性骨髓瘤临床预测模型(1139)陈慧玲;马成成;柴晔;曾鹏云;吴重阳;岳玲玲;韩悌云;张德奎
多发性骨髓瘤早期复发患者临床特征的分析(1144)陈婷;吉佳梅;李雅婷;范磊;陈丽娟;李建勇;屈晓燕
倾向性评分匹配评估RVD方案序贯Auto?HSCT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1150)王洋;薛燕;付春梅;冯凯;李晓林;段雅雅;张慈现;杨宇娟;石浩;付杰;蒙延娜;王晖
褪黑素通过内质网应激诱导骨髓瘤RPMI 8226细胞凋亡(1156)陈婷;李历程;张燕;马丹;王季石;李梦醒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脂指标水平及预后意义(1162)陈明真;张学亚;王美娥;黄荣富;范春梅
PD-1、ICOS在ITP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1170)付姿;瞿文;邵宗鸿;王化泉;邢莉民;董喜凤;刘召云;李晓娜;张洋;丁少雪
犀角地黄汤合方对脂多糖诱导的人树突状细胞功能的影响(1176)杨武霞;吴玉红;王梦晓;倪润丰;范栗玮;李润杰;李萌;王爱迪;刘宝山
常见δβ地中海贫血/HPFH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及鉴别诊断(1182)鞠爱萍;李娜;林铿;黄慧慧;刘淑贤;江帆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来源外泌体的释放及其对血液肿瘤细胞的调控(1188)黄豪博;范丽萍;林秋燕;黄惠炆;付丹晖
10例ABO疑难血型的基因测序分析(1193)黄惠妮;莫柱宁;廖湘成;阳子骥;韦月荣;朱春丽;黎海澜
低浓度二硫苏糖醇去除CD38单抗干扰输血相容性检测的评估(1198)宋婕;陈李影慧;刘爱萍;王书亚;吕先萍
恶性血液病患者血小板HLA-Ⅰ抗体产生与HLA-A、B基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1203)高晓云;寇立舵;田华;王新华
先天性血型嵌合体的血清学特点和基因序列(1208)丁琴丽;刘爱飞;邱芳
应用二代测序技术排除PCR-SBT零错配的HLA-C基因型(1213)钟艳平;陈浩;周丹;邹红岩
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血清学诊断结果和临床资料分析(1219)周超;徐军;马继华;金小波;陈学军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后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的临床分析(1224)闫洪敏;郑晓丽;朱玲;丁丽;韩冬梅;刘静;薛梅;李晟;王恒湘
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1230)韩冬梅;丁丽;郑晓丽;闫洪敏;薛梅;刘静;朱玲;李晟;王恒湘
恶性血液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单中心临床分析(1238)卢佳配;温树鹏;王福旭;李淑慧;牛志云;王颖;周子玮;徐铮;王真真;张学军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分析(1244)郑晓丽;闫洪敏;肖黎;韩冬梅;丁丽;薛梅;朱玲;刘静;张妲;王恒湘
TBI与BU/CY两种预处理方案建立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小鼠模型的比较(1248)张倩;鹿迎雪;薛超;渠清源;姜玉杰
白介素?6基因敲除对辐射诱导小鼠造血损伤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1255)戴洋洋;邢爽;栾皓;杨锦坤;乔子肢;张雪文;熊国林;申星;余祖胤
范文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 医药卫生 > 预防医学 > 治疗学 > 摘要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来源外泌体的释放及其对血液肿瘤细胞的调控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22年 第4期 | 黄豪博 范丽萍 林秋燕 黄惠炆 付丹晖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输血科 福建福州350001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血液科 福建福州350001
作者认证 | 导出参考文献 购物车 | ★ 收藏 | 分享
论文服务:
摘 要:目的:探讨不同储存时间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LDRCS)中外泌体(exosome,Exo)的释放及其对血液肿瘤细胞增殖的调控与可能机制。方法:应用超高速离心方法获得不同储存时间的LDRCS中Exo(RBC?Exo),采用透射电镜术、蛋白免疫印迹法分别对RBC?Exo的形态、免疫标记进行检测。采用动态光散射检测不同储存时间LDRCS中RBC?Exo的粒径分布变化。采用CCK?8法检测RBC?Exo对血液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与RBC?Exo共培养后血液肿瘤细胞内增殖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分离出呈类杯状、粒径分布于20-200 nm、CD63/TSG101富集、Calnexin阴性、CD235a阳性、CD41阴性的RBC?Exo。储存中晚期(>14 d)LDRCS中RBC?Exo粒径分布无显著差异,但显著大于储存早期(储存≤14 d)的RBC?Exo。与对照组相比,RBC?Exo可以明显促进血液肿瘤细胞HBL1、U2932和Jurkat的增殖。与RBC?Exo共培养3 d的HBL1、U2932和Jurkat细胞中周期相关蛋白P21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下调,而抗凋亡蛋白BCL?2并无明显变化。结论:储存中晚期的LDRCS中RBC?Exo形态与储存早期存在差异。RBC?Exo可以促进血液肿瘤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周期相关蛋白P21的表达。
【分 类】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治疗学 > 血液疗法 > 输血疗法
【关键词】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 外泌体 肿瘤细胞 增殖
【出 处】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22年 第4期 1188-1192页 共5页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后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的临床分析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22年 第4期 | 闫洪敏 郑晓丽 朱玲 丁丽 韩冬梅 刘静 薛梅 李晟 王恒湘 空军特色医学中心血液科 北京100142
作者认证 | 导出参考文献 购物车 | ★ 收藏 | 分享
论文服务:
摘 要:目的:分析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PTLD)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PTLD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9月至2017年9月在单中心行HSCT的192例SAA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PTLD的有效预警和治疗方法。本组患者预处理方案中均含有ATG并接受间充质干细胞(MSC)输注。结果:192例SAA患者HSCT移植后有14例并发了EBV+PTLD,总体发生率为7.29%,其中临床诊断5例,病理诊断9例,移植后PTLD发生中位时间72(35-168)d,所有PTLD均发生了EBV感染,且EBV高载量大于1×104 copies/ml(P<0.01)。年龄≤12岁和>12岁患者分别有11.11%和2.38%发生PTLD(P<0.01)。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EBV感染、≤12岁患者、非血缘HSCT中HLA配型不相合供者移植及发生II度以上aGVHD均为PTLD高危因素(P<0.05)。监测发现EBV>104 copies/ml时,减停免疫抑制剂(RIS)和利妥昔单抗(RTX)抢先治疗有效,疗效不佳者及时联合化疗及EBV?CTL治疗后所有患者PTLD得到控制,治疗有效率100%。随访中位时间为65(62-115)个月,除1例患者在PTLD控制后7个月时死于脑出血外,余下患者均长期生存,总体生存率为92.85%。结论:SAA患者接受预处理含有ATG和MSC的HSCT后PTLD发生与EBV高拷贝密切相关,年龄≤12岁儿童、非血缘HSCT中供者为HLA不全相合的移植及合并有II度以上aGVHD者移植后PTLD高发;RIS/RTX抢先治疗有效,疗效不佳患者及时应用CTL及联合化疗是控制病情有效及重要方法。
【分 类】 【医药、卫生】 > 内科学 > 血液及淋巴系疾病 > 贫血病
【关键词】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后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 EB病毒 利妥昔单抗
【出 处】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22年 第4期 1224-1229页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