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研究》杂志论文发表
《针刺研究》杂志为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与中国针灸学会联合主办的针灸专业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以“基础实验研究为主,兼顾临床研究与报道”为特色,主要报道针灸临床和实验研究新成就,宣传与鼓励广泛利用现代科技方法与技术,研究与发展针灸医学,是我国唯一集中报道针灸作用机制的刊物。
发文量:1316被引量:21794影响因子:2.948485立即指数:0.3186813被引半衰期:3.21引用半衰期:4.55期刊他引率:0.8596553平均引文率:28.96703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中国针灸学会? 国内刊号:11-2274/R? 国际刊号:1000-0607? 邮发代号:82-171? 发行周期:月刊
数据库收录
? 北大核心期刊(2008版)
? 北大核心期刊(2011版)
? 北大核心期刊(2014版)
? 北大核心期刊(2017版)
? 北大核心期刊(2020版)
? 化学文摘(网络版)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2011-2012)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2013-2014)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2015-2016)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2017-2018)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2019-2020)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2021-2022)
? 医学文摘
? 哥白尼索引
?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
? 生物医学检索系统
? 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
? Scopus数据库(2020)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目录
基于miR-126-3p调控mTOR/HIF-1α信号通路探讨电针促脑缺血大鼠血管新生的机制(749)李梦醒;王玉;李真;刘箐;史可鉴;兰崴;李斯亮;唐巍
基于SIRT1/PGC-1α信号通路探讨“标本配穴”电针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759)陈佳;陈贝;梁凤霞;吴松;陈松;韩永丽;胡静;陈子琴;王昆秀;张艳琳;罗志辉;顾骁磊;周婷
热补针法对类风湿关节炎寒证模型家兔血清炎性因子及膝关节滑膜组织自噬的影响(769)苏成红;杜小正;方晓丽;刘强;刘莉梅;宋亚文;姜影;井维尧;李福欣
针刺预处理结合磷脂酰肌醇激酶阻断剂对哮喘大鼠气道炎性反应的影响(778)华金双;李菡洁;陈放;龚佳佳;张优雅;闫海玉
电针“天枢”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2型糖尿病大鼠不同肠段氮能神经元的调节效应(785)张双双;徐天成;余芝;冒金锋;徐斌
电针预处理通过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锰超氧化物歧化酶通路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损伤及氧化应激的影响(793)王昆秀;梁凤霞;吴松;陈松;罗志辉;韩永丽;陈佳;陈贝;陈子琴;张艳琳;周婷;顾骁磊
电针联合壮医药线点灸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胃窦组织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801)麦威;范郁山;苗芙蕊
临床研究
雷火灸对骨质疏松症伴骨骼肌质量减少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随机对照试验(809)刘静;王彤;徐道明;刘兰英;季发权;许华宁;陈铭;曹雅娜;黄驰欢
基于Th1/Th2失衡和血清P物质探讨刺络拔罐联合中药湿敷治疗带状疱疹的作用机制(814)王丽;方玉甫;徐俊涛;王刚;耿庆娜;李庆娟;王莹
文献研究
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焦虑抑郁状态的Meta分析(821)李怀玉;陈云;胡子毅;陈微;唐海怡;余芷莹;叶菁
近10年穴位埋线关键要素特征的临床文献计量研究(830)程玲;梁欣;侯珣瑞;聂红昉;李丽红;卢雨微;樊同涛;张倩;王钰嘉
综述
针灸对骨关节炎软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837)李媛;徐媛;陈波;徐枝芳;王慎军;房钰鑫;刘阳阳;陈泽林;郭永明;郭义
针刺通过修复皮质脊髓束改善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843)朱子龙;沈天益;李星星;冒金锋;谢韬;张建斌
器具研制
一种新型长蛇灸灸盒的设计与应用(847)邓陈英;胡秀武;唐丽梅;黄辉;黄平;刘航
消息
《针刺研究》稿约
范文
电针预处理通过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锰超氧化物歧化酶通路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损伤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针刺研究》2022年 第9期 | 王昆秀 梁凤霞 吴松 陈松 罗志辉 韩永丽 陈佳 陈贝 陈子琴 张艳琳 周婷 顾骁磊 湖北中医药大学针灸骨伤学院 武汉430061
作者认证 | 导出参考文献 购物车 | ★ 收藏 | 分享
论文服务:
摘 要:目的:观察电针预处理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效应和对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Sirt3)、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电针+抑制剂组、抑制剂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各组大鼠均予高糖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复制2型糖尿病模型。造模前,电针组、电针+抑制剂组给予电针“足三里”“关元”“丰隆”“中脘”,15 min/次,隔日1次,共8周;电针+抑制剂组、抑制剂组给予腹腔注射Sirt3抑制剂3-TYP(50 mg/kg),隔日1次,共3次。测量大鼠双肾质量及体质量,计算肾脏指数;ELISA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ALB)、24 h尿液中8-羟基脱氧鸟苷(8-OHdG)和肾脏组织活性氧(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肾脏组织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RCCⅠ—RCCⅣ)活性;HE染色法、Masson染色法和透射电镜观察肾脏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法和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肾脏Sirt3、MnSOD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尿ALB含量及肾脏指数、肾脏组织ROS活性、24 h尿液中8-OHdG含量和肾脏胶原容积分数(CVF)升高(P<0.01),肾脏组织SOD、CAT、GSH-Px活性和RCCⅠ—RCCⅣ活性、Sirt3和MnSOD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尿ALB含量及肾脏指数、肾脏组织ROS活性、24 h尿8-OHdG含量和肾脏CVF降低(P<0.01,P<0.05),肾脏组织SOD、CAT、GSH-Px活性和RCCⅠ—RCCⅣ活性、Sirt3和MnSOD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1,P<0.05);电针+抑制剂组RCCⅡ活性、肾脏组织MnSOD 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抑制剂组尿ALB、24 h尿液中8-OHdG含量及CVF升高(P<0.05),肾脏组织SOD活性、Sirt3和MnSOD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电针组比较,电针+抑制剂组和抑制剂组尿ALB、肾脏指数、肾脏组织ROS、24 h尿液中8-OHdG及CVF升高(P<0.05,P<0.01),肾脏组织SOD、CAT、GSH-Px活性和RCCⅠ、RCCⅡ活性及Sirt3、MnSOD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P<0.01),抑制剂组RCCⅢ、RCCⅣ活性降低(P<0.05)。与电针+抑制剂组比较,抑制剂组尿ALB、24 h尿液中8-OHdG含量及肾脏CVF升高(P<0.01),肾脏组织SOD活性、RCCⅡ活性和Sirt3、MnSOD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1,P<0.05)。模型组和抑制剂组肾小球肥大,肾脏纤维化严重,足突大量消失,电针组和电针+抑制剂组肾脏损伤不同程度减轻。结论:电针预处理能减轻糖尿病所导致的肾脏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促进Sirt3、MnSOD的表达,改善肾脏氧化应激有关。
【分 类】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临床学 > 针灸学、针灸疗法 > 穴位疗法(经络疗法) > 穴位电流疗法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肾脏损伤 电针预处理 氧化应激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
【出 处】 《针刺研究》2022年 第9期 793-800页 共9页
针刺通过修复皮质脊髓束改善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针刺研究》2022年 第9期 | 朱子龙 沈天益 李星星 冒金锋 谢韬 张建斌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江苏省第二中医院 南京210017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南京210023
作者认证 | 导出参考文献 购物车 | ★ 收藏 | 分享
论文服务:
摘 要:脑卒中后引发神经功能缺损,遗留运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针刺治疗脑卒中尤其在改善患者运动功能障碍中疗效显著。脑卒中后皮质脊髓束的损伤及修复情况与患者运动功能密切相关。针刺可以延缓皮质脊髓束的继发性损伤,也可以促进患侧皮质脊髓束的修复,加强健侧皮质脊髓束芽生再次跨越中线支配患侧,重构传导通路加强双侧大脑的联系。针刺促进皮质脊髓束修复的潜在机制与改善神经纤维束周围的神经营养因子,干预神经修复的抑制因子,以及调控RhoA、Notch信号通路等方面密切相关。
【分 类】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临床学 > 针灸疗法临床应用 > 神经精神病科
【关键词】 针刺 脑卒中 皮质脊髓束 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
【出 处】 《针刺研究》2022年 第9期 843-846页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