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皮肤科杂志》-厦门杂志期刊论文发表
《中华皮肤科杂志》是以高、中、初级皮肤性病科医师, 科研、预防、医疗和教学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本刊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皮肤性病科临床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皮肤性病科学术交流。
发文量:3553被引量:27981影响因子:1.298279立即指数:0.2874016被引半衰期:3.72引用半衰期:4.28期刊他引率:0.9468842平均引文率:16.63386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国内刊号:32-1138/R? 国际刊号:0412-4030? 邮发代号:28-30? 发行周期:月刊
数据库收录
? 北大核心期刊(1992版)
? 北大核心期刊(1996版)
? 北大核心期刊(2000版)
? 北大核心期刊(2004版)
? 北大核心期刊(2008版)
? 北大核心期刊(2011版)
? 北大核心期刊(2014版)
? 北大核心期刊(2017版)
? 北大核心期刊(2020版)
?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 化学文摘(网络版)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2011-2012)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2013-2014)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2015-2016)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2017-2018)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2019-2020)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2021-2022)
? 医学文摘
?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
? 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
? Scopus数据库(2020)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获奖情况
? 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 2002年获华东地区第三届优秀期刊奖,同年在首届“江苏期刊方阵”评选中被评为双十佳期刊。
? 2000年本刊获中华医学会85周年优秀期刊银奖。
目录
专家论坛
小分子靶向药物:银屑病治疗的新选择(747)俞晨;王刚
论著
肿瘤坏死因子α介导银屑病脂肪酸去饱和酶2低表达(752)周雪;余增洋;陈有东;郭春源;于倩;胡艺凡;姚玲玲;史玉玲
节律基因隐花色素2在银屑病小鼠模型及HaCaT细胞中的表达变化及机制研究(759)姚玲玲;余增洋;郭春源;周静;崔莲;于倩;虞英媛;周雪;蔡江鲁伊;史玉玲
肺炎支原体诱导的皮疹和黏膜炎8例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767)迪丽达尔·亚森;梅星星;周晖;陈小红;唐旭华
读者·作者·编者
本刊对论文中作者工作单位著录和作者贡献声明的要求(771)
论著
婴幼儿血管瘤相关危险因素的多中心病例对照研究(772)邱桐;杨开颖;龚雪;周江元;张学鹏;兰钰茹;陈思源;吉毅
会议·征文·消息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第十二届中医皮肤科国际学术大会、第十八届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研究进展学习班、2022年广东省中医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征文通知(777)
论著
白细胞介素18对斑秃患者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的调控(778)赵鹏;秦小卫;秦俊霞;梁丽丽;张馨中;高杰
医用冷敷贴缓解海姆泊芬光动力治疗鲜红斑痣术后灼痛及恢复皮肤稳态的疗效观察(784)祝贺;吴英英;杨蓉娅;王聪敏;敖俊红
研究报道
成人寻常型银屑病瘙痒特征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调查(790)郑佳媛;余炳前;陈显侠;骆志成
游泳池肉芽肿56例临床病理分析(795)顾安康;张宇;马法库;孔祥君;张理涛
体外培养节段型白癜风样无色素痣皮损黑素细胞及其临床意义(798)雷杰豪;洪为松;林福全;胡文婷;许爱娥
Sjogren-Larsson综合征致病基因位点分析(803)王建才;高莹;刘晓雁
微RNA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慢性自发性荨麻疹发病风险的关联分析(806)鲁楠;谭兴友;刘香;牛李莉;姚树兰
病例报告
西罗莫司治疗儿童蓝色橡皮疱痣综合征1例(810)王跃生;张敬;李小芹;于志丹;周方
木村病合并慢性荨麻疹1例(812)邹爱玲;陈用军;解翠林;石年
韧带样纤维瘤病1例(814)王松挺;乔建军
太藤丘疹红皮病1例(815)孙倩倩;石春蕊;尹沫涵;牛桃香;骆志成;王文菊;余炳前
红皮病伴下睑外翻和Kaposi水痘样疹1例(817)万聪翀;施林林;储兆东;施辛
外阴硬化性苔藓合并汗管瘤1例(819)王晶;常建民
综述
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诱导的银屑病研究进展(821)孙杰;王睿;李承新
银屑病表观遗传调控的研究进展(825)刘晋;沈征宇
朗格汉斯细胞在银屑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830)肖春英;王刚
读者·作者·编者
《中华皮肤科杂志》第十二届编辑委员会委员和通讯编委名单(834)
综述
干细胞治疗斑秃的研究进展(835)丁雨欣;吕中法
光老化的皮肤影像检查研究进展(838)唐巧;邓丹琪
医学简讯
氨甲环酸、烟酰胺和曲酸联合激光治疗黄褐斑的耐受性和有效性:一项单中心、前瞻性、半脸对照试验(841)
范文
微RNA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慢性自发性荨麻疹发病风险的关联分析
《中华皮肤科杂志》2022年 第9期 | 鲁楠 谭兴友 刘香 牛李莉 姚树兰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 济宁272029
作者认证 | 导出参考文献 购物车 | ★ 收藏 | 分享
论文服务:
摘 要:目的探讨微RNA(miRNA)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的风险关联。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9年1-6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诊治的98例CSU患者及同期148例健康对照,均为山东籍汉族,采集静脉血后提取基因组DNA,针对miRNA多态性位点rs2431697(miR-146a)、rs57095329(miRNA-146a)、rs3746444(miRNA-499)、rs11614913(miRNA-196a2)和rs895819(miRNA-27a)行多重PCR扩增反应和单碱基延伸反应,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分型。采用χ^(2)检验分析组间等位基因、基因型及遗传模型分布差异,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基因SNP与疾病发生风险的关系。结果所有样本SNP均成功分型。miRNA-196a2 SNP位点rs11614913等位基因为T/C,病例组等位基因T频数110(56.1%),对照组131(44.3%),两组T/C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4,P=0.010),该位点等位基因T可能是CSU发生的危险因素(OR=1.61,95%CI:1.12~2.32)。病例组rs11614913基因型CC、CT、TT频数分别为16(16.3%)、54(55.1%)、28(28.6%),对照组为48(32.4%)、69(46.6%)、31(20.9%),两组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6,P=0.017);两组显性遗传模型(TT+CT与CC)分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7.95,P=0.005),显性遗传模型可能增加了CSU发病风险(OR=2.46,95%CI:1.30~4.65)。结论我国山东汉族人群miRNA-196a2 SNP与CSU风险可能存在关联,rs11614913可能会增加CSU发病风险。
【分 类】 【医药、卫生】 > 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关键词】 荨麻疹 微RNAS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基因分型技术 rs11614913
【出 处】 《中华皮肤科杂志》2022年 第9期 806-809页 共4页
氨甲环酸、烟酰胺和曲酸联合激光治疗黄褐斑的耐受性和有效性:一项单中心、前瞻性、半脸对照试验
《中华皮肤科杂志》2022年 第9期 |
作者认证 | 导出参考文献 购物车 | ★ 收藏 | 分享
论文服务:
摘 要:现有的黄褐斑治疗方案中尚没有一种足够有效、可被用作金标准的方案。局部制剂常被用于治疗黄褐斑,尤其是联合多种作用机制的复合配方较单一成分更为有效。一项小型研究证实,烟酰胺能抑制黑素小体向角质形成细胞的转移,曲酸可以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氨甲环酸通过干扰黑素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的相互作用抑制黑色素的合成。
【分 类】 【医药、卫生】 > 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关键词】 氨甲环酸 角质形成细胞 黄褐斑 烟酰胺 黑素细胞 复合配方 黑素小体 曲酸
【出 处】 《中华皮肤科杂志》2022年 第9期 841-841页 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