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杂志期刊论文发表=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北大核心CSCDCSTPCD
本刊是目前国内少有的以可持续发展为办刊宗旨的政策指导性学术期刊。贴近决策层,贴近学术前沿,贴近社会现实,形成了“首发性、指导性、可操作性、前沿性”的特色。
发文量:5074
被引量:9937
H指数:4
开始收录时间:1989(1)
CNKI综合因子:3.795
维普期刊影响因子: 3.4
万方期刊影响因子:4.17
创刊时间:1991
国内刊号/CN:37-1196/N
国际刊号/ISSN:1002-2104
发行周期:月刊
邮发代号:24-93
主管单位:科技部
主办单位: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 山东省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21年第012期
异质性环境规制、空间溢出与雾霾污染张明 张鹭 宋妍 (53-61)
公众对美丽中国建设水平的满意度王蓉 赵雪雁 高峰 宋晓谕 王宝 王鹏龙 牛艺博 黄春林 (149-162)
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推动了城市居民绿色生活方式形成吗?曹翔 高瑀 (93-103)
为什么'绿色工作'偏向成为非正式工作?——来自中国环保行业的经验李程宇 严祥武 (116-127)
环境分权的城市绿色创新效应张凡 邵俊杰 周力 (83-92)
用能权交易制度的波特效应——基于试点区域企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罗晓梅 张佳 (12-22)
消费者对绿色消费监管政策的选择偏好和政策组合效果模拟王建明 赵婧 (104-115)
粮食主产区政策的环境绩效:基于农业碳排放视角杨晨 胡珮琪 刁贝娣 成金华 崔恒瑜 (35-44)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要点、影响及应对王谋 吉治璇 康文梅 陈迎 张莹 (45-52)
中国产业集聚的环境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朱东波 李红 (62-70)
环境税改革与'双重红利'假说:一个理论述评毛恩荣 周志波 (128-139)
双向FDI协同与区域技术创新抑制环境污染的效应董婉怡 张宗斌 刘冬冬 (71-82)
中国煤制氢CCUS技术改造的碳足迹评估张贤 许毛 徐冬 仲平 彭雪婷 樊静丽 (1-11)
中央、地方政府与企业低碳协同发展的实现策略——以京津冀地区为例许文博 许恒周 (23-34)
中国海洋生态补偿政策体系的变迁逻辑与改进路径万骁乐 邱鲁连 袁斌 张坤珵
范文
异质性环境规制、空间溢出与雾霾污染
获取原文
包量
页面导航
摘要
著录项
摘要
强化区域雾霾治理、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基于中国2006—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自滞后模型从环境规制本地效应和溢出效应的双重视角分别考察了命令控制型、市场激励型和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对雾霾污染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空气质量指标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前后异质性环境规制对雾霾污染的影响差异.实证结果表明: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和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不仅能够降低本地雾霾污染浓度,还能有效缓解邻近地区雾霾污染,呈现出"以邻为伴"的特征.其中,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对雾霾污染的本地抑制效应大于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而在空间溢出效应方面,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对邻近地区雾霾污染的治理效果更好.由于公众环保意识不足等问题,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对雾霾污染的本地抑制效应不显著,同时,其空间溢出效应也不显著.进一步讨论发现,2006—2013年只有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有效抑制了雾霾污染,并且异质性环境规制的空间溢出效应尚未显现;2014年以后,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和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对雾霾污染的本地效应和溢出效应均显著为负,说明中央政府环保监管力度的加强有效发挥了异质性环境规制的治霾效应和正外部性.基于此,提出:一方面建立多元环境规制政策,因地制宜地制定实施环境规制;另一方面,各级政府应重视环境规制政策的空间溢出效应,深化区域雾霾治理联防联控机制建设;同时,中央政府应加强对地方政府环境治理监管力度,制定更为针对性的绿色绩效考核指标.
展开▼
著录项
来源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年第012期|53-61|共9页
作者
张明; 张鹭; 宋妍;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江苏徐州221116;
中国矿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江苏徐州221116;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陕西西安710126;
原文格式 PDF
正文语种 chi
中图分类 X32;
关键词 异质性环境规制; 空间溢出; 雾霾污染; 空间自滞后模型
用能权交易制度的波特效应——基于试点区域企业面板数据的实证
获取原文
包量
页面导航
摘要
著录项
摘要
用能权交易制度能否实现经济增长和节能减排的双赢是亟待检验的实践问题,现有研究缺乏从"企业视角"检验用能权交易制度政策效果的研究成果.文章从能源投入约束条件、投入要素、节能约束条件三方面对DEA模型进行了改进,分别构建了检验"命令-控制"政策和用能权交易制度波特效应的理论模型.以用能权交易制度试点区域114家能源密集型企业为实证研究对象,以资本投入、劳动投入、能源投入为投入变量,以总产值和废气排放量为产出变量,应用改进的DEA模型分别检验了"命令-控制"政策和用能权交易制度在企业层面的波特效应,并对检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①用能权交易制度下,每年所有企业的平均经济潜力和节能潜力均为正,且企业整体的平均经济潜力比"命令-控制"政策下企业整体的平均经济潜力高出的比例为0.4%,相当于所有企业平均每年的总产值增加120亿元,表明用能权交易制度的实施能够在企业整体层面实现波特效应,且相比"命令-控制"政策,实施用能权交易制度能够产生更大的波特效应.②用能权交易制度在企业个体层面的政策效果具有不确定性.各企业的年均节能潜力为正,但部分企业的年均经济潜力出现负值,且86家企业的年均经济潜力低于"命令-控制"政策下企业的年均经济潜力,表明用能权交易制度的实施无法在企业个体层面全面实现波特效应,且其政策效果不一定优于"命令-控制"政策.③对实证结果的进一步分析表明,用能权交易制度下,各企业的波特效应与企业的实际能耗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展开▼
著录项
来源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年第012期|12-22|共11页
作者
罗晓梅; 张佳;
作者单位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北京100124;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北京100124;
原文格式 PDF
正文语种 chi
中图分类 F206;
关键词 用能权交易制度; "命令-控制"政策; 波特效应; DEA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