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杂志期刊论文发表-高校教育教学中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文化发展史及艺术文》期刊简介
教育家-高校教育教学中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文化发展史及艺术文
摘 要:高校教育教学中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形式可分为文学、音乐、舞蹈、雕塑、绘画、建筑、戏剧、电影等。八大艺术主要是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关于这八大艺术门类的内在联系,可以用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乐记》来概括和体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艺术文化之根本在于人,人要言情,故表之而成艺术也。
关键词:高校教育教学、文艺复兴时期、艺术文化发展史、音乐艺术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art and culture in the Renaissance and music art in art and culture in colleg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ChenJinping Hunan University
Abstract: the Renaissance art forms in colleg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can be divided into literature, music, dance, sculpture, painting, architecture, drama, film and so on. The eight major arts mainly use images to reflect reality, but they are more typical than reality. 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 of these eight major art categories can be summarized and reflected in Yue Ji in ancient literary works; “Every sound comes from the heart of the people. When the heart moves, things make it natural. When you feel things and move, it forms in the sound, and the sound corresponds, so it changes. It becomes square, which is called sound. It is happy to compare sound, and it is happy to do Qi and feather.” “Music is the harmony of heaven and earth; ceremony is the order of heaven and earth.” The root of art and culture lies in people. People want to express their feelings, so art is also formed by expressing them.
Key words: colleg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naissance, history of art and culture, music and art
一、高校教育教学中文艺复兴时期的“新艺术”与“古艺术”
文艺复兴时期的“新艺术”在14世纪初与“古艺术”相对而言,1320年法国音乐理论家、作曲家菲利浦·德·维特里(1291-1361)所著书名为《新艺术》,用以标榜书中的音乐艺术。不久,“新艺术”一词就流传开来,按新式作曲技法作曲的音乐家自称为“新艺术派”。后在音乐史上常泛指这个时期的音乐艺术为“新艺术”。“新艺术”实际上是指文艺复兴时期法国和意大利的音乐艺术,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复调音乐进一步发展的时期。“新艺术”以多变的节奏、富于旋律性为特点,和声感也逐步形成,器乐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此时,已出现古钢琴的雏形。其时,在法国和意大利的社会生活中,音乐艺术已经成为教堂和宫堡及晚会中不可或缺的艺术活动,也就是说,这个时期世俗音乐艺术生活相当活跃,也使得音乐艺术进一步世俗化。
《乐记》是我国古代著作,在著作的观点中认为,“大乐与天地同和”这一观点诱发宇宙生生不息、风雨序次的和谐运动,而宇宙的和谐已包含了音乐艺术的和谐,天地之美实际上也就是音乐艺术之美,所以“乐者,天地之和也。”如此,就为音乐艺术的和谐美找到了基础和依据。于此,哲学精神和美学精神决定了我国的音乐艺术意识从产生之初便带有厚重的生命感与和谐感。“大乐与天地同和”源于天地宇宙之“和”,人们直观到宇宙的运动是合法则、合规律的和谐运动,认为宇宙本身就如同一首壮伟的乐曲。最伟大的音乐是宇宙化的音乐,是能够表现“气化流行,生生不息”的生命境界的“大乐”。
二、高校教育教学中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文化发展史与音乐艺术
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的关系,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家对人学的思想及其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人是有价值、尊严和创造才能存在的;人是高贵的存在;人是理性的存在;人是拥有快乐和幸福的乐观主义者;人是自由的形塑者;人是拥有虔诚的宗教信仰的人。为文艺复兴时期自然教育人学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理论支撑。具体表现在两方面;其一文艺复兴属于文艺的再次兴盛,这一时期,能够体现艺术文化方面思想的自由化,打破原有的限制,以创新为主,发挥人的想象力。而人文主义则是以人为本,体现人性化的一面,将其与文艺复兴的音乐艺术联系在一起,音乐艺术需要体现人文主义思想,联系生活实际,满足大众化,使其做到通俗且情感丰富。其二人文主义需要注重艺术文化的应用,而不是单纯的理论研究,将其与文艺复兴联系在一起,不仅是一种思想,还注重行动。明确主体从音乐艺术的本质角度展开分析,音乐属于一种艺术,是文艺中的一个门类。体现了自由的理念,从而增强了音乐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音乐艺术在文艺复兴时期取得了重大成就。
在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下,音乐艺术家的思想发生巨大变化,表现出“跳跃式”思维,对古代著作中有关音乐艺术的论述进行学习和研究,然后在此基础之上,结合现有的经验和知识进行创新,打造文艺复兴时期的经典音乐艺术。有关于亚里士多德的《政治篇》、柏拉图的《国家篇》与《法律篇》都对音乐艺术作了相应的介绍,可以运用到实践中。于此,在15世纪末到16世纪之间,最具影响力的音乐论著为意大利音乐理论家弗兰基诺·加富里奥的《音乐理论》、《音乐实践》和《论器乐的和谐》,其中也在文艺复兴时期成为相关方面思想转变的重要指导。由此可见,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艺术成就,体现在学习古典音乐理论,然后结合时代特征进行继承和拓展,属于一种回归和创新的融合,体现多元化发展,引领音乐艺术的新思潮。
三、高校教育教学中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文化发展史及艺术文化中的音乐艺术观念
文艺复兴时期西方的各种文化艺术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音乐艺术领域同样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纵观整个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两个不同的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5世纪的音乐艺术发展时期。这个时期的西方音乐艺术延续了中世纪音乐艺术的一些固有风格,体现出了中世纪音乐艺术的特点,同时也是对中世纪音乐艺术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的过程,成为了后西方音乐艺术结构的基础。第二个时期是16世纪的音乐艺术发展时期,这个时期是将古希腊的音乐精神与中世纪形成的音乐艺术架构和形式相融合的时期。
艺术文化被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不再被视为机械的,而是自由的,艺术文化的表现性逐渐凸显出来。表现性与再现性不同,它更注重人的主体精神。艺术不再是对现实生活的抄录,而是遵从某种样式对现实进行的解释和再现。这种表现后来形成了与现实主义相对应的浪漫主义时期,现在的艺术文化再现方式都在不断推陈出新。艺术文化中的表现性更加强调艺术家的主观情绪,这说明艺术在社会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人们越来越愿意通过艺术文化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每一种再现都具有与现实世界联系的方式,这种方式决定了艺术再现中写实的程度。不存在完全表现性的艺术文化,无论其内容看起来如何抽象或脱离现实,其反映出的仍旧是对其再现现实的一种态度或看法。
四、高校教育教学中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科学化与艺术化的平衡
从文艺复兴开始,赞助人对艺术家的大力支持和尊重,体现出世人关注的重点不再是单一的艺术作品或艺术文化,而是开始注重艺术家本身的创造能力。这也标志着艺术家不再受合约的束缚,艺术家的地位逐步上升,艺术家不仅在身份上获得了独立,更在经济上获得了自由。从艺术文化发展的进程来看,赞助对艺术的发展既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其制约性。在这种推动与制约的博弈中,艺术被金钱笼罩透出了光亮。正是有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不懈的努力,才促进了西方艺术的自由化、多样化发展和艺术表现形式的完善。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实际是对自然与古风的挑战,对古典艺术的再造,对人类思想进化的催化。文艺复兴时期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备受提倡,追求自我解放渴望完美。与传统的中华民族文化相比,西方从宫廷得以解放的时间较早。所不同的是文艺复兴时期还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兴起,但我国文艺鼎盛时期却没有特别的科学技术发展。
五、总结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是高校教育教学中的音乐艺术教育教学发展的基石,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是高校教育教学中音乐艺术教育教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它不但揭示了高校教育教学中的音乐艺术本质,还积淀了它的发展、平衡、统一和冲突等规律。使高校教育教学中师生能站在科学的高视点去审视。因而高校教育教学中的音乐艺术教育教学必须不断挖掘教学内容的深层低蕴,追根求源,寻觅高校教育教学中的艺术文化课发展的科学真谛。用音乐艺术逻辑的严谨性和有序性思考,追求音乐艺术的深刻性,追求音乐艺术课内容趋于意义的理性状态的张力方向,培养受教育者善于洞察音乐艺术本质、现象、问题的灵性和建立新观点、新理论的悟性,不断用科学的有效的根本的方法去分析和发展高校教育教学中艺术文化的音乐艺术。德国科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的实在因素。”如果从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文化融合的角度,探讨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与当代艺术文化的关系,会发现当代艺术文化与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概念对称,艺术文化与文化艺术是否预示着这个时代新文艺复兴时期的到来。
参考文献:
[1].《世界音乐简史》 王凤岐著 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1
[2].《西方音乐发展历程及其佳作研究》 刘航著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18.07
[3].《音乐的历史》 张德玉 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9.10
[4].《音乐艺术多维视角探索》 王铁著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18.05
[5].《世界音乐》 付娜 时代文艺出版社 2011.08
[6].《高校音乐教学探究》 陈思著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3.06
[7].《<礼记·乐记>研究论稿》 王袆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1.07.01
[8].《西方音乐史十讲》 米罗 沃尔德(美) 北京联合出版社 2020.03
[9].《论文艺复兴时期自然教育人学的理论基础;人学思想》 ???、???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