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学学报北大核心CSCDCSTPCD》-厦门畜牧期刊杂志论文发表
本刊为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反映该校学科科研进展与动态,刊登基础医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及临床诊疗经验。主要栏目有: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技术方法、经验交流、病例报告、科研管理、短篇报道等。读者对象为医学研究人员、医务工作者及医学院校师生。本刊被美国《医学索引》(IM)、《化学文摘》等收录,2005年中国科技信息所公布的影响因子为0.869。
发文量:10157
被引量:4291
H指数:3
开始收录时间:
CNKI综合因子:
维普期刊影响因子:
万方期刊影响因子:
创刊时间:
国内刊号/CN:44-1627/R
国际刊号/ISSN:1673-4254
发行周期:月刊
邮发代号:46-10
主管单位: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南方医科大学
目录
2021年第004期
拟康氏木霉胞外多糖联合奥沙利铂可体外协同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李萍 袁平川 阙月月 刘筱琴 王国栋 (504-513)
五步蛇毒蛋白C激活剂在脓毒症大鼠早期适应性免疫应答中的作用孙瑶 包鹏举 张根葆 王海华 王国栋 (514-520)
COVID-19患者行无痛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术的临床效果王加芳 杨硕 陈菁 陈治军 (562-566)
陈皮酵素可体内抑制小鼠的肝纤维化曾兵 廖柏鸿 周东耀 白英明 陈恒星 陈柏忠 朱志博 (588-592)
运动性心肌肥厚预适应的抗肥厚记忆及其与交感神经活性的关系胡东红 黄晓霞 郑灿坤 朱颖琪 陈露 林海若 廖禹林 (495-503)
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小鼠内侧前额叶的能量代谢障碍及功能磁共振成像张竞予 刘恺 曾善美 陈纯辉 邓燕佳 靖林林 文戈 (521-528)
联合GCS评分、CT评分与血清S100B蛋白可评估急性颅脑创伤患者损伤程度及早期预后尹文国 翁山山 赖仕宇 聂虎 (543-548)
钙蛋白酶激活可促进大鼠透析相关性腹膜纤维化李芳 洪雪 蒋建平 (593-599)
右美托咪定剂量对老年脊柱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及Aβ和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120例随机对照试验李智 李虎 姚尚龙 程明华 陈建颜 (600-606)
朴素贝叶斯分类器在化疗所致恶心呕吐风险预测模型上的应用曹众平 熊习安 杨群 (607-612)
丹酚酸B及其镁盐通过阻止病毒融合抑制SARS-CoV-2感染靶细胞杨婵 程晨 王进绅 陈珂 詹剑 潘晓彦 许鑫锋 徐伟 刘叔文 (475-482)
新风胶囊通过miR-23a-3p/PTEN/PI3K/AKT/mTOR抑制骨关节炎CD4+T与软骨细胞共培养的免疫炎症鲍丙溪 刘健 万磊 张颖 龙琰 孙广瀚 (483-494)
肝细胞线粒体NDUFA13蛋白缺陷可诱导小鼠自发性慢性肝纤维化徐小惠 曾欣 李锐 冯金梅 黄道超 黄轶 (529-535)
FⅧ剂量对青少年重型血友病A的关节结构与功能的影响:43例前瞻性队列研究中期随访报告孟蕾 庄金木 孙雪岩 柳竹琴 周璇 刘昊 周芳 李颖嘉 孙竞 (536-542)
siRNA干扰CTHRC1可体外抑制甲状腺乳头状癌TPC-1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凋亡唐振宁 丁小云 秦少杰 张朝林 (549-554)
ENTPD5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高表达:基于Oncomine数据库及生物信息学方法王卉 陈学平 陈运 曹颖诗 陈瑶 刘国炳 黄莉萍 (555-561)
阿霉素-甘草酸分子复合物的制备及体外抗肿瘤活性吕雪丽 刘媛 祝瑶露 赵博欣 魏理 李国锋 (613-620)
晚期胃癌生存预后因素及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张力苹 刘喜娟 林卉 王嘉丽 张启周 (621-627)
COVID-19与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韩拓 苑昊 叶琳樱 江旭 白亮 王聪霞 (628-632)
TEAD1基因敲除对糖尿病性ED大鼠阴茎海绵体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的影响张涛 李维丽 邱晓拂 刘百川 李高远 冯才鑫 廖俊发 林康健 (567-573)
脑脊液中β淀粉样蛋白42和神经丝轻链蛋白水平与术后神经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基于90例66~78岁患者张雪卫 傅强 (574-578)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四妙丸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作用机制曾丽莹 邓伊健 陈洁瑜 孙晓敏 刘艳艳 聂晓莉 周琳
范文
新风胶囊通过miR-23a-3p/PTEN/PI3K/AKT/mTOR抑制骨关节炎CD4+T与软骨细胞共培养的免疫炎症
获取原文-厦门畜牧期刊杂志论文发表
包量
页面导航
摘要
著录项
相关主题
摘要
目的 观察新风胶囊(XFC)含药血清通过调控miR-23a-3p/PTEN/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骨关节炎(OA)CD4+T与软骨细胞共培养中免疫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30例OA患者(OA组)及30例正常人(NC组)检测miR-23a-3p、10号染色体同源丢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基因(PTEN)、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的表达,观察临床指标:红细胞沉降率(ES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IgA、IgG、IgM、补体C3、补体C4的表达,并观察通路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观察30例OA患者经XFC治疗后通路及临床指标的变化.分离及提取OA-CD4+T细胞,transwell小室培养OA-CD4+T细胞与OA-CH,SD大鼠给药灌胃制备XFC含药血清;采用CCK8法检测OA-软骨细胞的细胞增殖;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分析miR-23a-3p和PTEN的靶向关系;RT-PCR技术检测共培养细胞中miR-23a-3p、PTENmRNA、PI3KmRNA、AKTmRNA、mTORmRNA的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IL-1β、IL-6、IL-10、TNF-α的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PTEN、PI3K、AKT、p-AKT、mTOR、p-mTOR蛋白表达.结果 与NC组相比,OA组miR-23a-3p、PTEN、PI3K、AKT、IL-1β、IL-6、TNF-α表达显著上调,而PTEN、IL-10表达显著下调(P<0.01);相关性分析表明:miR-23a-3p与IL-6呈正相关(P<0.01),PI3K与IL-10呈正相关,mTOR与IL-6、IL-10、补体C3、补体C4呈正相关(P<0.01或P<0.05);加入XFC含药血清,miR-23a-3p及PI3K/AKT/mTOR通路被抑制,L-1β、IL-6、TNF-α表达水平下降、IL-10表达水平升高(P<0.01);Model组miR-23a-3p、PI3K、AKT、mTOR、IL-1β、IL-6和TNF-α表达水平升高,PTEN、IL-10表达水平降低(P<0.01);miR-23a-3p经过表达后,miR-23a-3p、PI3K、AKT、mTOR、IL-1β、IL-6和TNF-α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TEN、IL-10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或P<0.05);XFC组IL-1β、IL-6、TNF-α表达降低,IL-10表达升高,miR-23a-3p、PI3K、AKT、mTOR表达下调,PTEN表达上调(P<0.01或P<0.05).结论 XFC可通过下调miR-23a-3p的表达,抑制PTEN/PI3K/AKT/mTOR通路的活化,改善IL-1β、IL-6,IL-10和TNF-α的表达,降低OA患者炎症反应.
展开▼
著录项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21年第004期|483-494|共12页
作者
鲍丙溪; 刘健; 万磊; 张颖; 龙琰; 孙广瀚;
作者单位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安徽 合肥 230031;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安徽 合肥 230031;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安徽 合肥 230031;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安徽 合肥 230031;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安徽 合肥 230031;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安徽 合肥 230031;
展开▼
原文格式 PDF
正文语种 chi
中图分类
关键词 骨关节炎; 新风胶囊; miR-23a-3p; PTEN/PI3K/AKT/mTOR; 免疫炎症反应;
相关主题
免疫细胞Toll样受体肾脏疾病牙周病NF-κB肌萎缩侧索硬化小柴胡汤高密度脂蛋白梗死前心绞痛双膦酸盐
晚期胃癌生存预后因素及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获取原文
包量
页面导航
摘要
著录项
相关主题
摘要
目的 探讨新药治疗下晚期胃癌患者生存预后因素,并建立可靠的预测模型.方法 收集我院肿瘤内科2015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晚期胃癌(AGC)患者的的临床特征、辅助检查资料、治疗相关资料、疗效评估、疾病转归等相关临床资料,建立数据库,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并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将部分因素纳入多因素Cox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筛选出影响AGC患者生存的影响因素.R软件用于分析生存率及通过多因素分析结果建立生存列线图.编制校准曲线和一致性指数(C-index)以确定预测能力和判别能力.通过时间相关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临床决策曲线分析(DCA)以证实列线图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转移部位数目、接受治疗线数、一线治疗疗效是否达到疾病控制率(DCR)、一线治疗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时间,以及一线是否接受手术治疗与AGC患者总生存(OS)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一线是否接受手术治疗、接受治疗线数、一线治疗PFS时间、腹膜转移与晚期胃癌患者OS显著相关,是影响AGC患者O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列线图的C-index为0.785(95%CI,0.744~0.826).校准曲线也证实了模型与实际生存的一致性.此外,ROC曲线和DCA结果表明该模型对AGC患者OS有较好的预测能力.结论 AGC伴腹膜转移患者生存期较短,而一线治疗PFS时间>7.0月、接受三线及后线治疗与较长的生存期相关;选择性对部分晚期胃癌患者进行含手术的系统治疗方案可改善其生存期.本研究构建的列线图是一个可靠的AGC预后预测模型.
展开▼
著录项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21年第004期|621-627|共7页
作者
张力苹; 刘喜娟; 林卉; 王嘉丽; 张启周;
作者单位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 广东 佛山 528200;-厦门畜牧期刊杂志论文发表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 广东 佛山 528200;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 广东 佛山 528200;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 广东 佛山 528200;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 广东 佛山 528200;
展开▼
原文格式 PDF
正文语种 chi
中图分类
关键词 晚期胃癌; 总生存; 预后因素; 列线图;
相关主题
淋巴结转移风险模型影像组学骨肉瘤癌,肝细胞前列腺肿瘤生存分析风险预测模型耐药率胆囊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