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科学与技术CSCDCSTPCD》-厦门畜牧期刊杂志论文发表
《储能科学与技术》(Energy Storage Science and Technology)是化学工业出版社、中国化工学会联合主办的国内唯一的储能专业期刊,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主管,国内统一刊号CN 10-1076/TK,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CSCD)、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化工学会及储能工程专委会会刊。目前已被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网络版)》(Ulrichsweb)、英国科学文摘数据库(INSPEC)和美国《化学文摘(网络版)》(CA)收录,荣誉主编为英国伯明翰大学丁玉龙教授。
更多
发文量:1227
被引量:607
H指数:2
开始收录时间:
CNKI综合因子:
维普期刊影响因子:
万方期刊影响因子:
创刊时间:
国内刊号/CN:10-1076/TK
国际刊号/ISSN:2095-4239
发行周期:双月刊
邮发代号:80-732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主办单位:化学工业出版社
目录
2021年第002期
碳基材料在铝离子电池中的研究进展杨春燕 马云龙 冯小琼 张世英 安长胜 李劲风 (432-439)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循环稳定性的基因规律杨民安 陈宁 王博 张乾 陈敬沛 赵海雷 李福燊 (462-469)
锂离子电池隔膜在压缩过程中的流固耦合效应马德正 李培超 张恒运 (483-490)
正负极质量非对称设计对超级电容器性能的影响研究凤睿 卢海 刘心毅 李浩 李祥元 (491-496)-厦门畜牧期刊杂志论文发表
不同长径比的分形肋片强化PCM熔化传热数值分析罗新梅 古家安 (523-533)
车用飞轮混合动力系统的应用进展李红 储江伟 孙术发 刘贺 (534-543)
逗号刮刀涂布流场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梁卫华 吴大勇 舒均国 (565-576)
基于机械仿真和测试的高比能量锂硫电池模组开发谢彬 孙嘉楠 (586-597)
锂电池膨胀形成机制研究现状梁浩斌 杜建华 郝鑫 杨世治 涂然 张认成 (647-657)
磷酸铁锂电池包微短路诊断方法的研究秦欢 黄碧雄 严晓 王影 徐华源 刘双宇 (664-670)
基于Thevenin模型和改进扩展卡尔曼的特种机器人锂离子电池SOC估算方法熊然 王顺利 于春梅 夏黎黎 (695-704)
强化道路振动谱影响下的燃料电池电性能与气密性衰减规律裴冯来 欧阳云瀚 (714-721)
富锂锰基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面临的挑战及解决方案张祖豪 丁晓凯 罗冬 崔佳祥 谢惠娴 刘晨宇 林展 (408-424)
锂离子电池析锂及析锂回嵌行为的三电极分析朱振东 吴欢欢 张峥 彭文 李丽娟 (448-453)
采用阳极预锂化技术的锂离子电池高倍率老化容量衰减机理研究赵鹤 韩策 程小露 郝维健 徐涵颖 耿萌萌 杨凯 赵丰刚 邱新平 (454-461)
锂离子电池电极结构参数对单体能量与功率的影响左安昊 方儒卿 李哲 (470-482)
沸石13X在开式吸附储热中'反应波'现象研究董浩晖 王丽伟 (497-505)
十二烷微乳液冰浆制备与性能研究朱先伟 孙志高 (506-513)
加热引发三元18650型锂离子电池组的燃烧特性周天念 吴传平 陈宝辉 (558-564)
基于示范运营的燃料电池汽车性能衰退分析方法郑俊生 戴宁宁 赵坤 余京男 (577-585)
基于太阳能和朗肯循环的热电氢联供系统陈曦 刘骞 徐江海 龙施淳 万忠民 (611-616)
考虑EV和需求侧响应的社区微网能量管理陆燕娟 陈友芹 潘庭龙 (617-623)
压气储能地下储气库压缩湿空气热力学模型蒋中明 郭菁 唐栋 (638-646)
风冷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系统热失控扩展特性张志鸿 牟俊彦 孟玉发 (658-663)
一种用于高保真锂电池SOC估计的无迹粒子滤波新方法谢滟馨 王顺利 史卫豪 熊鑫 陈先培 (722-731)
基于内阻增加和容量衰减双重标定的锂电池健康状态评估任璞 王顺利 何明芳 范永存 曹文 谢伟 (738-743)
基于灰狼算法优化极限学习机的锂离子电池SOC估计王桥 魏孟 叶敏 李嘉波 徐信芯 (744-751)
锂电池百篇论文点评(2020.12.1—2021.1.31)乔荣涵 詹元杰 闫勇 贲留斌 俞海龙 刘燕燕 黄学杰 岑官骏 申晓宇 田孟羽 季洪祥 田丰 起文斌 金周 武怿达 (393-407)
电动汽车事故致灾机理及调查方法王淮斌 李阳 王钦正 杜志明 冯旭宁 (544-557)
储能在光伏低压直流供电建筑中的作用和应用房建军 (624-629)
大倍率放电工况下48 V软包电池包的热管理李夔宁 何铖 谢翌 刘彬 邓莎莎 (679-688)
基于混合模型及LSTM的锂电池SOH与剩余寿命预测刘伟霞 田勋 肖家勇 常伟 李源 毛樑 (689-694)
基于IBOA-PF的锂电池健康状态预测李鹏 李立伟 杨玉新 (705-713)
储能产业产学研合作演化研究——基于专利网络的视角王文婷 菅利荣 刘军 王文健 郭秋云 (752-765)
国外电网侧储能电站参与调频辅助服务市场的机制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张鸿宇 王宇 (766-773)
红磷复合负极实用化研究进展王莉 刘建红 何向明 (425-431)
非晶态纳米硅粉制备方法综述王腾辉 陈果 杨学林 (440-447)
一种螺旋翅片式相变储热单元的储热优化模拟王君雷 徐祥贵 孙通 姚华 宋民航 王燕 黄云 (514-522)
火电厂热电联产机组与压缩空气储能集成系统能量耦合特性分析王晓露 郭欢 张华良 徐玉杰 刘英军 陈海生 (598-610)
考虑风电消纳的电动汽车充电站有序充电控制段俊东 李高尚 李一石 付子恒 黄泓叶 (630-637)
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系统循环寿命试验樊彬 解坤 常宏 姜成龙 林春景 李玉鹏 余八一 张晋杰 张良 高孟洋 王伟 (671-678)
基于Fluent的超级电容器模组充放电循环的热仿真分析李向东 廉睿 吴佳美 唐良辉 乔志军 阮殿波 (732-737)
储能学科建设的现状及启示
范文
基于混合模型及LSTM的锂电池SOH与剩余寿命预测-厦门畜牧期刊杂志论文发表
获取原文
包量
页面导航
摘要
著录项
相关主题
摘要
预测电池健康状态(state of health,SOH)的传统方法,一般以历史数据为依据,既难以预测电池实时状态,也无法估计锂电池剩余使用寿命.针对实时预测电池SOH的问题,文章依据采集的大量实车电池数据,结合机器学习与安时积分法对其进行建模预测,处理特征并训练数据.基于模型测试结果,文章提出融合LightGBM与CatBoost算法的实时SOH混合预测模型.通过两辆实车为载体进行混合模型的验证,所测算的实时SOH预测绝对平均误差为0.009.针对电池剩余使用寿命的问题,研究的目标为获取SOH衰减曲线.因此建立长短记忆(LSTM)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电池SOH的未来衰减曲线,以固定时间间隔内的SOH差值为特征,减小差值波动,保证数据近似具有相同分布规律.通过对某原始设备制造商提供的实时监视数据集的验证,得出未来衰减曲线预测的绝对平均误差为0.021.总体结果表明:文章研究的锂电池实时SOH预测模型与剩余寿命预测模型,预测精度较高,电池使用方可以更好掌握锂电池的实时状态,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
展开▼
著录项
来源 《储能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002期|689-694|共6页
作者
刘伟霞; 田勋; 肖家勇; 常伟; 李源; 毛樑;
作者单位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 100176;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 100176;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 100176;
上海觉云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 200030;
上海觉云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 200030;
上海觉云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 200030;
展开▼
原文格式 PDF
正文语种 chi
中图分类 TM912.9;
关键词 机器学习; SOH; 混合模型; LSTM;
相关主题
CNN循环神经网络注意力机制RNN情感分析自然语言处理ARIMATensorFlow故障预测词向量-厦门畜牧期刊杂志论文发表
考虑风电消纳的电动汽车充电站有序充电控制
获取原文
包量
页面导航
摘要
著录项
相关主题
摘要
为实现电动汽车充电站对风电的充分利用,降低充电负荷对配网系统运行带来的负面影响,本工作提出一种考虑风电消纳的电动汽车充电优化策略.首先采用蒙特卡罗仿真法对不同数量电动汽车的充电负荷进行预测;然后,在综合考虑风电出力和电动汽车充电需求的基础上,根据风电功率的波动,动态调整分时电价,以包含充电负荷在内的配电网负荷峰谷差最小和用户充电花费最低为控制目标,建立电动汽车有序充电模型,采用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模型求解,此外,通过与电动汽车直接接入配网充电的无序情形对比,结果表明,所提策略有效降低充电行为对配电网冲击的同时,能够直接促进风电消纳,提高用户充电的经济性.
展开▼
著录项
来源 《储能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002期|630-637|共8页
作者
段俊东; 李高尚; 李一石; 付子恒; 黄泓叶;
作者单位
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学院;
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学院;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焦作供电公司 河南 焦作 454000;
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学院;
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学院;
展开▼
原文格式 PDF
正文语种 chi
中图分类 TM73;
关键词 电动汽车; 风电消纳; 蒙特卡罗法; 有序充电;
相关主题
分时电价削峰填谷充电站V2G峰谷电价负荷波动蒙特卡洛法换电站微电网充电负荷-厦门畜牧期刊杂志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