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麻风病患者身体残疾危险因素的回顾性观察研究-沈阳医学论文发表
· 陈晓华,
· 刘红冰,
· 铁君水,
· 顺
· 发表日期:2021年11月10日
摘要
背景
麻风病可能会使人衰弱。云南省与麻风病相关的身体残疾危险因素尚不清楚。
方法/主要调查结果
我们研究了1990年至2019年10644例新发现的云南麻风病患者。对与1级(G1D)、2级(G2D)身体残疾或全身残疾(G1D和G2D)相关的麻风病相关因素进行多项和序数Logistic回归分析。以下因素与麻风患者躯体残疾的发展有关:延迟诊断[优势比(OR):5.652、4.399和2.275;95%置信区间(顺铂):4.516-7.073、3.714-5.212和2.063-2.509;≥10、5-10 y和2-5岁)、神经损害(OR:3.474和2.428;95%CI:2.843-4.244和1.959-3.008;对2条和1条受损神经,WHO对PB(OR:1.759;95%CI:1.341~2.307)、Ridley-Jopling分类(OR:1.479、1.438、1.522和1.239;95%CI:1.052-2.079、1.075-1.923、1.261-1.838和1.072-1.431;TT、BT、BB和BL分别与LL比较,OR:1.472和2.053;95%CI:1.106~1.960岁,1.498~2.814岁;15~59岁及以上年龄组:无皮损(OR:1.916;95%CI:1.522~2.413),麻风反应(OR:1.528;95%CI:1.195~1.952),农村职业(OR:1.364;95%CI:1.128-1.650),汉族(OR:1.268;95%CI:1.159-1.386),男性(OR:1.128);95%CI:1.024~1.243)。
结论
延误诊断、神经损伤、无皮肤损害、WHO和Ridley-Joling分类、麻风病反应、老年、农村职业、汉族和男性与麻风病患者的残疾有关。查明危险因素有助于防止身体残疾。
作者摘要
麻风病麻风分枝杆菌 (M. 麻风是一种潜在的致残性传染病。在实现了国家消除目标之后,麻风病护理的重点正在从实施多药疗法转向加速减轻疾病负担,特别是停止麻风病及其并发症,到2020年,目标是0名2级残疾的新儿童病例(G2D)和每百万人口中有G2D的麻风病新病例少于1人。本文对1990-2019年我国麻风病流行地区云南省新发现的麻风患者的身体残疾和畸形情况进行了评估,并分析了与身体残疾和畸形相关的临床和人口因素。我们发现,延迟诊断、神经损伤、WHO和Ridley-Jopling分类、缺乏皮肤损害、麻风病反应、老年、农村职业、汉族和男性是麻风病患者身体残疾的危险因素。这些发现很重要,因为身体残疾是麻风病的主要后遗症,导致耻辱、歧视和社会经济负担。了解相关危险因素有助于预防与麻风病相关的身体残疾。
引用:陈欣,刘亨b,水T-J,查S(2021)云南麻风病患者身体残疾的危险因素:一项回顾性观察研究的证据。PLOS Negl trop Dis 15(11):e0009923。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ntd.0009923
编者:Susilene Maria Tonelli Nardi,巴西San Jose do Rio Preto Adolfo Lutz研究所
收到:2021年5月12日;接受:(二0二二一年十月十八日)出版:2021年11月10日-沈阳医学论文发表
版权:C.2021年,Chen等人。这是一篇以CreativeCommonsAttribution许可证,允许在任何介质中不受限制地使用、分发和复制,只要原始作者和源被记入帐户。
数据可得性:所有相关资料都在手稿内。
供资:本研究由云南省卫生委员会资助(编号:2017NS098)。资助者在研究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决定出版和编写手稿方面没有发挥任何作用。
相互竞争的利益:提交人宣布,不存在任何相互竞争的利益。
导言
麻风病麻风分枝杆菌 (M. 麻风是一种潜在的致残性传染病。什么时候M. 麻风进入皮肤组织和人周围神经,产生免疫反应。芽孢杆菌在体内的作用和炎症过程导致神经炎,损害自主、感觉和/或运动神经功能。当神经炎影响到没有接受适当治疗的人时,这个过程可能会变成慢性的,从而导致这种疾病特有的身体残疾。1].
2019年,全球共报告10813例2级残疾麻风病病例,占新增病例的5.3%,占人口总数的1.2%[2]。然而,残疾的分布并不均匀,近年来印度不断报告G2D的比率相对较高。3巴西[4,5、中国[6]。在印度,2016年发现了5245例患有G2D的麻风病病例,相当于每百万人口2.9例[3]。在巴西,患有G2D的麻风病新病例比例为7.9%,2016年为每100万人口8.42例[4]。从2012年到2016年,巴西G2D发现麻风病新病例的平均比率为每百万居民10.5例[5]。近年来,我国G2D水平一直处于较高水平。2018年G2D在新发现病例中所占百分比为19.0%,与2017年的数据相似[6]。在缺乏可核实的数据的情况下,估计有3-4百万人因麻风病而有明显的损伤或畸形[7].
由于麻风病致残/残疾的人数众多,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在2016年推出了一项为期5年的全球麻风病战略,以减轻疾病负担和减少畸形的流行[8]。残疾/畸形可能导致工作能力下降、社会生活有限和心理问题等问题,而残疾/畸形是对这种疾病患者的污名和偏见的原因。9,10]。因此,需要监测和评估与麻风病有关的残疾风险因素。
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部,麻风病发病率居全国之首。在过去30年中(1990-2019年),11052名新诊断的麻风病患者在麻风病管理信息系统(LEPMIS)中登记,G2D诊断的残疾患者所占比例在10.34%至32.02%之间[11]。这些数字使人们注意到有必要开展研究,评估与身体损害有关的流行病学和临床流行率。本研究以云南省新诊断的麻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麻风患者身体残疾及畸形的特点及危险因素。
方法
道德声明
研究设计和数据分析得到了云南省疾控中心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没有个人识别信息,因此没有使用。
数据源
这一回顾性观测研究的数据是从中国LEPMIS收集的。系统地筛选了云南省地方医院和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的麻风病病例资料。纳入标准是云南省1990-2019年新发现的麻风病病例。临床医师对麻风病的诊断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规定的诊断标准12]。排除标准被复发,进口,或重新检查麻风病患者,没有信息或不清楚的信息,残疾状况的麻风病患者。新发现的麻风患者被诊断为无残疾(G0D)、1级残疾(G1D)或2级残疾(G2D),并构成本研究的样本。-沈阳医学论文发表
残疾分类与神经受累
本研究中所有确诊为麻风病的患者,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确定的身体损害客观量表,对其身体损害和神经损害进行评估。13]。与物理损伤相关的分类为:0级:无损伤,1级:感觉丧失,2级:可见损害。
变量
为本研究收集了人口统计学和临床数据。患者的基本人口信息包括性别、出生日期、种族和职业。临床特征包括诊断年龄、症状发生日期、诊断日期、诊断方式、皮损、神经损害、接触史、麻风反应、残疾分类(G0D、G1D、G2D)、Ridley-Joling(临床)分类和WHO手术分类。诊断持续时间被定义为从症状开始到确诊之间的持续时间。
统计分析
采用Kolmogorov-Smirnov试验检测患者的特征分布。描述性分析的结果为连续变量的均值±标准差(SD)、最小至最大值(Minm To Max)、中间值和四分位数范围(IQRs),分类变量在每一类中的计数和百分比。采用卡方检验检验各组间分类变量比例的差异。为探讨G1D和G2D的相关危险因素及躯体残疾的总体风险(G1D和G2D),采用多项和顺序Logistic回归模型估计优势比(OR)和95%可信区间(CIS)。所有分析均采用SPSS16.0版(SPSSInc.)进行。P值≤0.0 5有显着性意义。
结果
麻风病患者身体残疾的特点
表1显示了研究人群的一般特征。在1990年至2019年的30年研究期间,检索到了中国云南11616例麻风病病例,其中564例被排除为复发、进口或复发病例。共发现11052例新诊断的麻风病病例,其中96.3%(n=10644)的患者在诊断时对其身体残疾水平进行了评估。在10644例麻风病患者中,7242例(68.04%)、1165例(10.59%)和2237例(21.02%)分别属于G0D、G1D和G2D。表1)。中位年龄35.00岁,男性70.46%。汉族占47.41%,农民占91.74%。64.22%的患者是早期诊断的,64.41%的患者是被动病例,69.02%的患者有接触过麻风病的病史,2.8%的患者有麻风病的反应。在手术分类方面,66.69%为多菌型,33.31%为贫菌型(表1)。在Ridley和Joling分类中,边缘性麻风(BL)占40.50%,交界性结核性(BT)占23.95%,lepromatous(LL)占13.25%,结核性(TT)占10.89%,交界性(BB)占9.82%,不确定型(I)占1.53%。表1)。G0D、G1D和G2D患者的中位诊断时间分别为13、16和29个月。
表1.云南省1990-2019年麻风病新发病例特征,按体质分级分组。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ntd.0009923.t001
麻风病G1D发病危险因素分析
表2总结了G1D和G2D与G0D相关危险因素的多项Logistic回归结果。汉族、农村职业、神经损害、延迟诊断、麻风病反应、零皮损、RIDLY与G1D的危险性较高。
表2.云南省1990-2019年麻风病相关危险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ntd.0009923.t002
在种族方面,汉族与少数民族相比,G1D的发病风险增加(OR:1.424;95%CI:1.249~1.624;P=0.000)。在职业方面,农村地区的G1D风险高于城市地区(OR:1.332;95%CI:1.013~1.753;P=0.040)。神经损伤1例(OR:2.849;95%CI:2.063~3.934;P=0.000)或2例(OR:3.130;95%CI:2.314~4.233;P=0.000),与无神经损伤相比,G1D的危险性增加。在麻风反应方面,与无麻风反应的患者相比,麻风反应患者G1D的危险性增加(OR:3.196;95%CI:2.369~4.312;P=0.000)。此外,1型麻风反应(OR:3.354;95%CI:2.166~5.193;P=0.000)、T2R(OR:2.928;95%CI:1.865~4.598;P=0.000)和混合性麻风反应(OR:4.074;95%CI:1.744~9.522;P=0.001)使G1D的危险性明显增加。2~5年(OR:1.284;95%CI:1.106~1.492;P=0.001)、5~10年(OR:1.938;95%CI:1.470~2.553;P=0.000)、10年以上(OR:1.722;95%CI:1.149~2.580;P=0.008),G1D的发病风险高于小于2年的患者(OR:1.722;95%CI:1.149~2.580;P=0.008)。与5个以上皮损相比,零皮损增加G1D的风险(OR:1.666;95%CI:1.158~2.395;P=0.006)。与LL型相比,BL型与LL型相比G1D风险增加(OR:1.259;95%CI:1.030~1.540;P=0.025)。然而,没有性别、年龄、检测方式、接触史或世卫组织操作分类与G1D(表2).
G2D诊断麻风病的危险因素
老年、农村职业、汉族、男性、延迟诊断、神经损害、零皮损、WHO和Ridley-Joming分类以及麻风病反应也与G2D的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风险较高有关(表2).-沈阳医学论文发表
年龄方面,15~59岁(OR:1.930;95%CI:1.298~2.869;P=0.001)和60岁以上(OR:2.897;95%CI:1.895~4.431;P=0.000)与15岁以下相比,增加了G2D的发病风险。在职业方面,农村地区的工作风险高于城市地区(OR:1.418;95%CI:1.117~1.799;P=0.004)。在种族方面,汉族与少数民族相比,G2D的危险性增加(OR:1.257;95%CI:1.127~1.402;P=0.000)。在性别方面,男性G2D的风险高于女性(OR:1.205;95%CI:1.069~1.358;P=0.002)。
2~5年(OR:2.848;95%CI:2.531~3.206;P=0.000)、5~10年(OR:5.752;95%CI:4.725~7.002;P=0.000)和10年以上(OR:7.469;95%CI:5.790~9.637;P=0.000)增加了G2D的发病风险(OR:5.752;95%CI:4.725~7.002;P=0.000)。神经损伤:1条(OR:2.320;95%CI:1.775~3.031;P=0.000)或2条(OR:3.686;95%CI:2.869~4.736;P=0.000)增加了G2D发生的风险。与5个以上皮损相比,无皮肤病变增加G2D的危险性(OR:2.037;95%CI:1.552~2.675;P=0.000)。就世界卫生组织的分类而言,PB表格(OR:1.925;95%CI:1.389-2.667;P=0.000)比MB表增加了G2D的风险(表2)。在临床分类方面,TT(OR:1.753;95%CI:1.163-2.634;P=0.007)、BT(OR:1.694;95%CI:1.189-2.415;P=0.004)、BB(OR:1.707;95%CI:1.353-2.153;P=0.000)和BL(OR:1.211;95%CI:1.010-1.452;P=0.039)增加了G2D的风险(OR:1.707;95%CI:1.353-2.153;P=0.000)。表2)。I型(OR:0.348;95%CI:0.159~0.761;P=0.008)与LL型相比,G2D风险降低(P<0.01)。表2)。在麻风反应方面,与无麻风反应的患者相比,麻风反应患者G1D的风险增加,但对G2D无影响(P=0.563)。表2)。与G1D的发现相似,未发现检测方式或接触史与G2D风险之间的关联(表2).
与麻风病相关的身体残疾和畸形的危险因素
表2还总结了与身体残疾相关的危险因素(G1D和G2D)的顺序Logistic回归结果。老年、农村职业、汉族、男性、延迟诊断、神经损害、零皮肤损害、世卫组织和瑞德利-联合分类以及麻风病反应与麻风病相关的身体残疾风险较高。
年龄方面,15~59岁(OR:1.472;95%CI:1.106~1.960;P=0.008)和60岁以上(OR:2.053;95%CI:1.498~2.814;P=0.000)与15岁以下儿童相比,身体残疾风险增加。在职业方面,农村地区的G2D风险比城市地区高(OR:1.364;95%CI:1.128~1.650;P=0.001)。在种族方面,汉族比少数民族增加了身体残疾的风险(OR:1.268;95%CI:1.159~1.386;P=0.000)。在性别方面,男性因麻风病致残的风险高于女性(OR:1.128;95%CI:1.1.024-1.243;P=0.015)。
2~5年(OR:2.275;95%CI:2.063~2.509;P=0.000)、5~10年(OR:4.399;95%CI:3.714~5.212;P=0.000)和10年以上(OR:5.652;95%CI:4.516~7.073;P=0.000)增加了残疾风险(OR:4.399;95%CI:3.714~5.212;P=0.000)。在神经损伤方面,1条神经损伤(OR:2.428;95%CI:1.959~3.008;P=0.000)和2条神经损伤(OR:3.474;95%CI:2.843~4.244;P=0.000)增加了G2D发生的风险。在皮肤病变方面,无皮损者的致残率高于5个以上皮损者(OR:1.916;95%CI:1.522~2.413,P=0.000)。就世界卫生组织的分类而言,PB表格(OR:1.759;95%CI:1.341-2.307;P=0.000)比MB表增加了身体残疾的风险(表2)。在临床分类方面,TT(OR:1.479;95%CI:1.052-2.079;P=0.024)、BT(OR:1.438;95%CI:1.075-1.923;P=0.014)、BB(OR:1.522;95%CI:1.261-1.838;P=0.000)和BL(OR:1.239;95%CI:1.072-1.431;P=0.004)增加了肢体残疾的风险(OR:1.522;95%CI:1.261-1.838;P=0.000)。表2)。在麻风反应方面,麻风病反应比无麻风病反应的危险增加(OR:1.528;95%CI:1.195~1.952;P=0.001)。T1R(OR:1.605;95%CI:1.131~2.277;P=0.008)和T2R(OR:1.565;95%CI:1.075~2.280;P=0.020)与无麻风反应相比,增加了肢体残疾的风险。在这些检测模式中,接受身体检查的人(OR:0.398;95%CI:0.168~0.941,P=0.036)显示患残疾的风险比通过一般调查确定的低。没有发现接触史与麻风病相关的身体残疾之间的关联。
讨论
我们报告3402名患有G1D和G2D的麻风病患者,并证实了1990-2019年期间云南省因麻风病而导致的身体残疾。G1D和G2D分别占总样本的10.95%和21.02%。老年、农村职业、汉族、男性、延迟诊断、神经损害、WHO和Ridley-Joging分类、零皮肤损害和麻风病反应都与麻风病相关的高风险身体残疾相关。
诊断时的高龄曾被报道为与麻风病有关的身体残疾的危险预测因素[14]。众所周知,年龄与疾病持续时间和诊断延迟有关[15,16]。这项研究量化了自巴西进行研究以来老年与身体残疾之间的联系[14]。男性患者与G1D的风险无关,但其患G2D和全身残疾的可能性分别是女性患者的1.205倍和1.128倍。在中国进行的研究中也观察到了类似的结果。17]、布基纳法索[18]、土耳其[19]、津巴布韦[20]、孟加拉国[21印度[22巴西[1,23–28]、印度尼西亚[9、尼日利亚[29]。男性患者比女性患者更容易出现身体残疾[30,这可能是由于社会行为[31]。我们的研究还表明,农村职业与身体残疾的风险有关。这可能是由于社会经济状况,例如营养不足,并与粮食支出减少有关,这可能是由于失业增加和收入损失[32,33].
在另一项研究中,主动检测模式被证明与身体残疾的风险比被动探测方式更高。14]。在巴西人口中报告了这一发现,使用社区调查(如学校、托儿所、小村庄)诊断麻风病增加了对G2D的检测。这可能反映出对检验员进行更好的培训,明确地将重点放在核实麻风病并发症上。14]。对主动和被动检测模式不应进行竞争性比较,而应理解为相互增强,才能有效地早期发现麻风病,进而降低G2D[34]。然而,在这项研究中,在残疾的存在方面,在主动和被动探测模式之间没有统计学上的显着差异。
早期识别结合适当治疗麻风病反应,是预防麻风病人残疾的有效策略。23]。相反,在这项研究中,更长的诊断时间比2年内发生身体残疾的可能性高出2-5倍。在我们的分析中,诊断持续时间较长的变量对发展身体残疾的几率最高。G2D和G1D也有类似的趋势。
在先前的研究中,神经损伤和麻风病反应被认为是导致身体残疾的危险因素。35–38]。多项和序数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支持先前的研究表明,在诊断时受影响的神经数目与G1D、G2D和合并身体残疾(G1D和G2D)有关。麻风病反应的出现与G1D和合并身体残疾有关。-沈阳医学论文发表
关于世卫组织和里德利-乔普林分类,PB和Ridley-Jopling分类倾向于TT形式与G2D和综合身体残疾有关。结果表明,在云南,无皮肤损害与G1D、G2D及身体综合残疾的发生风险较大,与其他研究结果不同[30]。大多数研究表明,男性性别、多菌性麻风病、麻风病反应和麻风表现与麻风病相关的身体残疾的存在[30,但只有少数研究表明PB与身体残疾之间的关系。39]。由于全球范围内这种疾病的流行病学差异很大,某一人群可能会出现残疾的具体危险因素,而且可能存在所有人群共有的一些因素。不同的统计分析方法可能是研究差异的另一个可能原因。在先前的一项研究中,一次在模型中只包含了一个基于流行程度的因素。在本研究中,包括了各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被评估的各种因素中,哪一个因素与结果的相关性最强,并提供了潜在影响程度的衡量标准。Logistic回归也有能力对混杂因素进行“调整”,即与其他预测变量和结果相关联的因素,以使对感兴趣的预测者的影响的度量不被混淆者的影响所扭曲。[。40].
这项研究应在其局限性的背景下加以解释。这项研究的主要局限在于它是一项回顾性的观察性研究,因此,研究结果依赖于患者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LEPMIS是由国家麻风病控制中心于2010年建立的,此后数据变得更加准确和完整。在过去几十年中,世卫组织对甲基溴和铅的分类的定义不断调整。这些分类可能影响了世卫组织在本研究中使用的业务分类指标。
结语
结论:延误诊断、神经损伤、麻风病、结节病、高龄、零皮损、麻风反应、农村职业、汉族和男性是诊断中最重要的身体残疾危险因素。本研究确定与身体残疾相关的危险因素,可为我国云南省地方病人群的残疾预防提供参考。早期发现和适当的多药治疗(MDT)是减少与麻风病相关的残疾和畸形负担的必要条件。
致谢
我们感谢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麻风病临床医生,感谢他们在数据收集方面所做的出色工作。
参考文献
00001. 1.Lana FC,Amaral EP,Lanza FM,Saldanha an。巴西Jequitinhonha/Minas Gerais州Hansen‘s病造成的身体残疾。恩菲玛金牧师。2008年;16:993-997。PMID:19229402
· 查看文章
· PubMed/NCBI
· 谷歌学者
00002. 2.世界卫生组织。全球麻风病(汉森病)更新,2019年:加强预防措施的时候了。流行病学调查。2020年;95:417-440。
· 查看文章
· 谷歌学者
00003. 3.Heidinger M,Simonnet E,Karippadathu SF,Puchinger M,Pfefier J,Grisold A.分析印度泰米尔纳德邦Salem麻风病患者健康和残疾分数的社会决定因素。环境卫生研究所。2018年;15:2769。PMID:30563301
· 查看文章
· PubMed/NCBI
· 谷歌学者
00004. 4.苏扎·民防。21世纪巴西的身体残疾与汉森病:简要分析。布拉斯·德马托。2019年;94:107-108。PMID:30726477
· 查看文章
· PubMed/NCBI
· 谷歌学者
00005. 5.Sanchez MN,Nery JS,Pescarini JM,Mendes AA,Ichihara My,Teixeira CSS,等。巴西1亿人因麻风病造成的身体残疾。BMC感染Dis。2021;21:290。PMID:33752632
· 查看文章
· PubMed/NCBI
· 谷歌学者
00006. 6.王L,孙-,余兆伟,顾赫,王辉,陈希生。2018年中国麻风病流行病学特征。题名/责任者:Int J Dermatol Venereol.2020年;3:27-30。
查看文章-沈阳医学论文发表
·
· 谷歌学者
00007. 7.谁。接近零麻风病。全球麻风病(汉森氏病)战略2021-2030。印度:世界卫生组织;2021年。
00008. 8.谁。2016-2020年全球麻风病战略:加速走向无麻风病世界。印度新德里:世界卫生组织;2016年。
00009. 9.Van Brakel WH,Sihoming B,Djarir H,Beise K,Kusumawardhani L,Yulihane R,等。受麻风病影响的人的残疾:损害、活动、社会参与、污名化和歧视的作用。全球健康行动。2012年;5.和平与发展计划:22826694
· 查看文章
· PubMed/NCBI
· 谷歌学者
00010. 10.韦斯·MG。被忽视的热带疾病的耻辱和社会负担。PLOS Negl Trip Dis.2008年;2:E 237。PMID:18478049
· 查看文章
· PubMed/NCBI
· 谷歌学者
00011. 11.中国云南消灭麻风病的水TJ、Long H、熊L、张XH、何J、陈X:监测资料的时间序列分析。PLOS Negl Trip Dis.2021;15:e0009201。PMID:33725010
· 查看文章
· PubMed/NCBI
· 谷歌学者
00012.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麻风病诊断(WS 291-2018)。2018年
· 查看文章
· 谷歌学者
00013. 13.世卫组织麻风病专家委员会,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麻风病专家委员会:第六次报告。瑞士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1988年。
00014. 14.Moschioni C,Antunes CM,Grossi MA,Lambertucci Jr.19,283例麻风病新病例诊断时身体残疾的危险因素。科学博士。2010年;43:19-22。PMID:20305962
· 查看文章
· PubMed/NCBI
· 谷歌学者
00015. 15.Jain S,Reddy RG,Osmani SN,Lockwood DN,Suneetha S.一家城市诊所的儿童麻风病,印度海得拉巴:临床表现和家庭接触的作用。Lepr Rev.2002;73:248-253。PMID:12449890
· 查看文章
· PubMed/NCBI
· 谷歌学者
00016. 16.1985-1983年山东省麻风病防治工作的一些流行病学特征。[中英文摘要]INT J Lepr.1985年;53:79-85。PMID:3998564
· 查看文章
· PubMed/NCBI
· 谷歌学者
00017. 17.张国,李伟,严磊,杨Z,陈新,郑特,等。11个县14257例麻风病患者畸形和残疾流行病学调查。Lepr Rev.1993;64:143-149。PMID:8341117
· 查看文章
· PubMed/NCBI
· 谷歌学者
00018. 18.Tendrebeogo A,Toure I,Zerbo PJ.布基纳法索接受MDT治疗的患者中麻风病损害和残疾的调查。[中英文摘要]INT J Lepr.1996年;64:15-25。PMID:8627109
· 查看文章
· PubMed/NCBI
· 谷歌学者
00019. 19.Cakiner T,Yüksel A,E?t as,Ca?ri G,Kara Orlu M,Kültür A.与麻风病有关的残疾程度,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麻风病医院。Lepr Rev.1997;68:43-49。PMID:9121331
· 查看文章
·
· 谷歌学者
00020. 20.维滕霍斯特B,Vree ML,10 Ham PB,Velema JP。津巴布韦全国麻风病控制方案数据分析,1983-1992年。Lepr Rev.1998;69:46-56。PMID:9628095
· 查看文章
· PubMed/NCBI
· 谷歌学者
00021. 21.Rp,Richardus JH,Nicholls PG,Smith WC。麻风病神经功能损害:孟加拉国2664例新麻风病患者前瞻性队列研究的设计、方法和摄入状况(孟加拉国急性神经损伤研究)。Lepr Rev.1999;70:140-159。PMID:10464433
· 查看文章
· PubMed/NCBI
· 谷歌学者
00022. 22.Kar BR,JobCK.儿童麻风病的明显畸形-一项为期10年的研究。[中英文摘要]INT J Lepr.2005年;73:243-248。PMID:16830633
· 查看文章
· PubMed/NCBI
· 谷歌学者
00023. 23.Santos vs,de Matos AM,de Oliveira LS,de Lemos LM,Gurgel RQ,Reis FP,等。巴西东北部麻风病患者残疾相关的临床变量。J感染开发公司。2015年;9:232-238。PMID:25771459
· 查看文章
· PubMed/NCBI
· 谷歌学者
00024. 24.席尔瓦·索布林霍·RA,马蒂亚斯·TA,戈麦斯·EA,林肯·PB。麻风病丧失能力水平的评估:一种提高护理团队敏感性和训练的策略。恩菲玛金牧师。2007年;15:1125-1130。PMID:18235954
· 查看文章
· PubMed/NCBI
· 谷歌学者
00025. 25.Oliveira DT,Sherlock J,Melo EV,Rollemberg KC,Paix o tr,Abuawad YG,等。与麻风病反应和持续的身体损害有关的临床变量。科学博士。2013年;46:600-604。PMID:24270251
· 查看文章
· PubMed/NCBI
· 谷歌学者
00026. 26.De Castro le,da Cunha AJ,Fontana AP,de Castro Halfoun VL,Gomes MK。停用多药治疗后麻风病患者的身体残疾和社会参与。Lepr Rev.2014;85:208-217。PMID:25509722
· 查看文章
· PubMed/NCBI
· 谷歌学者
00027. 27.席尔瓦ME,de Souza CD,Costa e Silva SP,Costa FM,Carmo RF。2002年至2012年胡泽伊罗-巴厘岛麻风病流行病学方面。布拉斯·德马托。2015年;90:799-805。PMID:26734859
· 查看文章
· PubMed/NCBI
· 谷歌学者
00028. 28.Monteiro LD,Martins-Melo FR,Brito AL,Alencar Ch,Heukelbach J.在诊断巴西高度流行地区麻风病时的身体残疾:趋势和相关因素。Lepr Rev.2015;86:240-250。PMID:26665359
· 查看文章
· PubMed/NCBI
· 谷歌学者
00029. 29.Onyeonoro UU,Aguocha gu,Madukwe so,NwokeukWu HI,Nwamoh UN,Aguocha BU。尼日利亚阿比亚州麻风病患者的残疾模式-回顾性审查。印度J.Lepr.2016年;88:21-28。PMID:29741822
· 查看文章
· PubMed/NCBI
· 谷歌学者
30.De Paula HL,de Souza Damf,Silva SR,Martins-Filho PRS,Barreto JG,Gurgel RQ,等。麻风病患者身体残疾的危险因素:系统回顾和Meta分析。杰玛·德马托。2019年;155:1120-1128。PMID:31389998-沈阳医学论文发表
00030.
· 查看文章
· PubMed/NCBI
· 谷歌学者
00031. 31.卡布拉尔-米兰达W,Chiaravalloti Neto F,Barrozo LV。影响巴西东北部巴伊亚麻风病发展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影响。国际卫生组织。2014年;19:1504-1514。PMID:25244417
· 查看文章
· PubMed/NCBI
· 谷歌学者
00032. 32.书名:Diffey B,Vaz M,Soares MJ,Jacob AJ,Piers LS.南印度农村麻风病致畸形对指数病例及其家庭成员营养状况的影响:社会经济视角。题名/责任者:by L.2000年;54:643-649。PMID:10951513
· 查看文章
· PubMed/NCBI
· 谷歌学者
00033. 33.Venkatakrishnan Y、Thangaraju P、Jeganathan S、Sankaran SK、Kannan R.农村社区麻风病儿童的营养状况和发病情况。托普博士。2020年;50:311-317。PMID:32576099
· 查看文章
· PubMed/NCBI
· 谷歌学者
00034. 34.王恩,朱T,李菲,王Z,刘德,陈M,等。针对中国低流行区麻风病患者的家庭和邻里接触者的积极监测策略的作用。PLOS Negl Trip Dis.2020年;14:e0008563。PMID:32797081
· 查看文章
· PubMed/NCBI
· 谷歌学者
00035. 35.题名/责任者:Reis Mc,Reis MC,Caminha AVQ,Heukelbach J,Parker LA,Pastor-Valero M,等.巴西麻风病患者二级残疾:多药治疗完成后需要随访。PLOS Negl Trip Dis.2018年;12:e0006645。PMID:30011288
· 查看文章
· PubMed/NCBI
· 谷歌学者
00036. 36.销售AM,Campos DP,Hacker MA,da Costa Nery JA,DüPPRE NC,兰热尔E等。出院后麻风残疾的进展:多药治疗是否足够?国际卫生组织。2013年;18:1145-1153。PMID:23937704
· 查看文章
· PubMed/NCBI
· 谷歌学者
00037. 37.Monteiro LD、de Alencar CHM、Barbosa JC、Braga KP、de Castro MD、Heukelbach J.Incapidade físicas em pessoas acometidas pela Hanseníase no Período pós-Alta da Poliquimioterapia em um município no Norte do Brasil。CAD Saúde Pública2013年;29:909-920。PMID:23702997
· 查看文章
· PubMed/NCBI
· 谷歌学者
00038. 38.Souza LW.多药治疗后出院患者的reac、es Hansênicas em pacientes em alta por cura pela polquimiopiapia/leprosy反应。科学博士。2010年;43:737-739。PMID:21181036
· 查看文章
· PubMed/NCBI
· 谷歌学者
00039. 39.罗德里格斯NC,Castro le,Silva JG,Fontana AP,Couto Neto B,SáV,等。多药治疗后麻风病患者的身体残疾及其社会功能影响。Lepr Rev.2017;88:85-95。
· 查看文章
· 谷歌学者
00040. 40.题名/责任者:by L.Logistic回归:患者特征与预后的关系。JAMA。2016年;316:533-534。PMID:27483067
· 查看文章
· PubMed/NCBI
谷歌学者-沈阳医学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