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论文发表-当代教育家-浅谈中职生班主任如何有效进行班级管理
郑州财经技师学院 郑伟娜15838361956
相较于普通教育中的班级管理,中职班级管理更为复杂多样,一方面是生源质量的参差不齐,另一方面是学生学习基础及纪律性等方面相对较弱。管理好班级是需要中职班主任从分析班情入手,加强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指导和情感沟通,就能协调步伐,从而和谐、愉快地共同创造一个有凝聚力、有朝气、有活力的班集体,实现班级管理的高效率。
关键词 中职班级 班级管理 有效
加强班级管理,是班主任这项工作中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对于形成具有崇高的统一目标、坚强的领导核心、正确的集体舆论、自觉的纪律和优秀的传统的集体,对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形成以班委管理为主体,班主任管理辅助的管理体系
1.1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要形成以班委管理为主体,以班主任管理辅助的管理体系。班主任应该组建一支执行能力、沟通能力、管理能力较强的班委队伍,并指引班委成员积极发挥带头示范与引领作用,确立他们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地位。班主任则要统筹班级管理的全局、控制班级管理的发展方向、注重监督班委成员、指导他们更好地管理班级,通过分析班级学生的性格特征、了解班级学生在学习生活和情感等方面的动向,及时为学生指明方向。班主任要做到:一是选拔和建设高素质的班委成员;二是明确班委分工、职责和实行责任到人制度;三是加强监督并明确班级管理目标,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班级管理工作目标。
1.2形成班委竞争机制并实行末尾淘汰制
为了激发班委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提高中职班级管理效率,班主任需要象竞争机制,以及实行末尾淘汰制,提高班委成员的危机意识。班主任应该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下,监督班委成员的工作;班主任结合学校对每个班的日常考核对照班级管理制度对班委进行考核,从班级中的纪律状况、卫生状况、参与文艺活动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等方面着手,结合责任到人的制度,进行每日考核,每周一次汇总或每月一次的综合评定,淘汰分数最低的班委成员,并选举新的成员。通过运用这种机制可以让每一名学生都有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
1.3形成信息化班级管理模式
建立班委微信群组,班委成员每日向班主任汇报班级管理状况,有事情能够及时得到沟通;二是运用多媒体、微信群等工具开展丰富多样的线上活动;三是运用表格汇总和分析一段时间的班级管理状况。
二、班级管理时要注意身份变换,并做好学生心理疏导
2.1班主任必须放下管理者的架子,把班级管理交给学生,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己由原来的管理者转换为参与者和引导者。班主任作为参与者和引导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和集体主义思想;注重对学生的优、缺点及时地给予肯定和纠正;对班级出现的特殊的事件,可借助学校、家庭、社会沟通协助的形式,进行多重教育和引导。实践证明,通过班主任的角色转换,学生的主体意识提升了,班级的班风向好,学风浓厚。
2.2班主任还应由过去的严厉家长式的角色转变为学生信赖的良师益友。作为学生良师的班主任要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清醒的政治头脑、坚定的职业信念、良好的职业道德,同时还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教育教学方法;作为学生益友的班主任要实现师生间心灵的沟通,真正与学生形成一种朋友关系,这样才容易融入学生群体,更有利于班级的教育和管理。
2.3根据中职学生具有的一方面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但同时又很少主动地去理解别人的心理特征,作为班主任,平时要引导学生学会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要学会理解学会他人,这样许多矛盾便会被化解、消散了。对于同学间出现分歧或矛盾,在所难免,班主任要做耐心的心理疏导,要让学生懂得,人与人交往时出现各种矛盾冲突是难免的,要耐心引导矛盾的双方心理换位,要设身处地进行体验和思考,这样有助于理解对方,减少误会,让学生认识自身欠缺,主动与他人协作,在更高层次上恢复心理平衡。
三、培养学生集体协作精神,营造团结奋进的良好氛围
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是提升班级共同进步的基石,有助于加强个体之间的团结合作,也有助于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培养学生集体协作精神的重要途径是通过组织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达到培养学生协作的集体精神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及健康人格的培养目标。组织系列班级活动,要按照人才培养方案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的开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对于每一次活动都要预先设计好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目的,调动班级的每个成员,这样活动才能有效果。比如依据各种节日展开的爱国活动、法制教育活动、劳动教育活动、体育比赛、文艺活动、兴趣活动、教育学习活动等,这些有益于班级成长进步,有利于融洽班级氛围的活动可以使同学们认识到个人与团队是紧密相连的,认识到个人的价值只有在集体平台上才能得以实现,使他们为班级而努力拼搏,为班级的进步而自豪,为班级的困难而担忧。从而培养学生“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大局意识,激发学生勇担责任处处以大局为重的内驱力。
四、家校携手,加强家校结合教育
教育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面对班级众多学生仅依靠班主任显然是不够的,需要家校联合齐抓共管。通过班主任的努力,把学校、社会、家庭组合成一个整体,形成教育的合力,达到共同育人的目的。
在日常管理中,我通过家长群及时与家长沟通,把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共性问题与家长分享,个性问题私下与家长沟通。告诉家长在周末或假期如何与学校目标一致地培养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养成。如本学期我们班参与了运动会入场式,我发现在平时训练时男生普遍没有女生能吃苦,还比如在拔河比赛中第一轮第一场下来就有几个学生举着满手泡找我,老师换人吧,下一场比不了,手磨出泡了等等,针对这些情况我会及时与家长沟通,在校会开展一系列的劳动教育活动,加强学生吃苦耐劳的培养,在家让家长也积极锻炼学生,如让学生在家做家务等并拍照来校进行分享,利用班会评出优秀进行奖励,与学生家长达成教育共识,与学校步调一致,协调地促使学生的发展,并及时反馈学生的点滴进步,提高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我定期与家长沟通,及时反馈学生情况,取得家长的支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五、真诚有效沟通,学会聆听
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师生间的沟通如果不顺畅,通常会成为班级管理的主要障碍。 师生之间有效的沟通,是班级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虽然是管理者、引导者,但是更应该是学生的的朋友,班主任在管理中一定要注重沟通艺术,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以及沟通,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才是最重要的。在日常的师生交流中,班主任不仅仅要做到与学生的平等交流以及真诚沟通,还要学会尊重学生,能够主动、认知地聆听学生的意见以及看法。
由于中职学生的年龄还小,心理不成熟,受到挫折极易产生敏感、消极、烦躁、自闭等心理疾病。 如果在中职班级管理中没有注重学生的这些状况,缺乏管理者和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极容易导致学生做出一些偏激的行为,为中职班级管理造成很大的阻碍。因此,中职生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学会聆听学生的心声,真诚与学生沟通,首先要认可和尊重学生,学生和班主任都是沟通的主体,在沟通的时候,通过语言和类语言的方式进行明确的、具有针对性的沟通。其次,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沟通中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用自己较为丰富的教学和生活经验引导交流。 最后,班主任要接纳学生,要相信学生,认同学生的想法,更为重要的是,班主任要始终无条件地相信学生有较好的方向发展的可能性。中职班主任只有学会尊重学生,聆听学生的看法以及意见,才能够真正建立和谐平等的班级环境。
总之, 中职班主任要不断转变自己的观念,多方结合,全面了解学生,班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工作方法千差万别,工作形式千变万化,让我们在实践中去不断探索总结,构建出和谐的班集体,使班级入高层次的管理,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晓光.中职学校“虚拟公司制”班级管理模式的运行及优化策略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8.
[2]孙少卫.谈中职学校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创新[J].发现(教育版),2017(4):8.
[3]孙坚.浅谈中职学生的班级管理[J].文教资料,2019(30):135-136. 作者:李莉 单位:益阳职业技术学院
[4]徐海荣.新形势下提高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效率的措施探讨[J].职业,2018(3):63-64.
[5]袁焕然.新时期中职班主任德育能力提升的对策[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