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研究论丛》杂志联系方式|投稿邮箱|地址电话
本刊创刊于1992年,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刊物。是妇女研究领域最受关注的刊物,成为妇女学苑的一个不可多得至诚好友。在《论丛》创刊之际,陈慕华和雷洁琼同志为本刊欣然题词:“妇女事业的进步需要科学理论做指导”,“研究妇女理论,推进妇女运动”。本刊的办刊宗旨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为指导,立足中国国情,运用多科的知识和方法,多层次、多角度探讨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妇女解放和发展面临的重要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推进妇女事业的发展。它一贯奉行“双百方针”,提倡解放思想,鼓励不同学术观点的争鸣与探索。在林林总总的妇性刊物之中,它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学术底蕴吸引一大批关心妇女发展、热衷于性别平等的研究人员和实际工作者以及国外学者。《论丛》是应妇女事业发展之需和妇女理论研究发展的呼唤而面世的。它走出的每一步都是与时代紧密相连的。每一个妇女运动中的重大事业和每一个时期妇女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都会《论丛》中有所反映。它反映现实,但不句泥于现实,理论上的前瞻性也是一贯的追求。通过对国内外富有创造性的学术观点的推介,《论丛》已被置于妇女研究的前沿地带。
发文量:85被引量:849影响因子:0.857843立即指数:0.235294被引半衰期:4.65引用半衰期:4.55期刊他引率:0.902238平均引文率:30.04706
主管单位: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 主办单位: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中国妇女研究会 国内刊号:11-2876/C 国际刊号:1004-2563 邮发代号:2-375 发行周期:双月刊
数据库收录
北大核心期刊(1996版)
北大核心期刊(2000版)
北大核心期刊(2004版)
北大核心期刊(2008版)
北大核心期刊(2011版)
北大核心期刊(2014版)
北大核心期刊(2017版)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1998)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1999)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0-2002)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3)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4-2005)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6-2007)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8-2009)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0-2011)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2-2013)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4-2016)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7-2018)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19-2020)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
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
社科基金资助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目录
“照料与市场化”专题
家政工作的非标准雇佣关系及其非正规性——基于英文文献的回顾 (40)钱俊月
家政工生存状况研究:基于北京、济南被访者驱动抽样调查 (56)萨支红;张梦吉;刘思琪;刘京;辛瑞萍
“干活时把雇主当家人,相处时把自己当外人”——住家家政工的雇主关系及情感劳动研究 (73)刘育婷;肖索未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专家笔谈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变化要点及其价值引领 (88)党日红;李明舜
民法典离婚救济制度的功能定位与理解适用 (92)薛宁兰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对离婚财产分割的影响 (95)杨晓林;段凤丽
“离婚冷静期”争议背后的几个学术焦点 (99)吴小英
离婚冷静期是对轻率离婚的限制和约束 (103)马忆南
妇运观察与史学研究
价值、制度、事件:“男女同工同酬”与劳动妇女主体的生成 (108)宋少鹏
第四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调查员、督导员培训圆满结束
范文
家政工作的非标准雇佣关系及其非正规性——基于英文文献的回顾
《妇女研究论丛》2020年 第4期 | 钱俊月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江苏南京210023
导出参考文献 购物车 | ★ 收藏 | 分享
论文服务:论文检测 论文选题
摘 要:雇佣关系与家政工作分属于不同的研究领域。本文旨在回溯英文文献中有关家政工作和雇佣关系的主要研究,在女性主义家政工作研究的基础上纳入制度视角,试图勾勒家政工作非标准雇佣关系的整体图景,并解释非正规雇佣的形成机制。本文指出,家政工作形成了私人关系、生意契约、科层管理和平台经济四种不同的非标准雇佣关系模式。家政工作的非正规雇佣受到文化、制度、组织空间和行动机制的共同作用,它们通过不同的运作方式塑造工作的非正规性。本文不仅有助于丰富对家政工作独特雇佣关系的理解,也能够为中国家政服务的产业化进程提供政策借鉴。
【分 类】 【社会科学总论】 > 社会学 > 社会学理论与方法论 > 社会学方法论
【关键词】 家政工作 非标准雇佣关系 非正规性
【出 处】 《妇女研究论丛》2020年 第4期 40-55页 共17页
【收 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价值、制度、事件:“男女同工同酬”与劳动妇女主体的生成
《妇女研究论丛》2020年 第4期 | 宋少鹏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100872
导出参考文献 购物车 | ★ 收藏 | 分享
论文服务:论文检测 论文选题
摘 要:本文从价值、制度与事件三个角度,考察了"男女同工同酬"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出现的宏观背景。在微观层面,进入申纪兰动员妇女参加劳动与西沟妇女们争取男女工同酬的历史,分析劳动与性别作为新社会的两种组织方式,是如何帮助劳动妇女在劳动过程中生成主体性。从劳动妇女主体的身—心张力的角度分析同工同酬的解放与限制。
【分 类】 【政治、法律】 > 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 > 妇女运动与组织 > 妇女运动理论
【关键词】 申纪兰 男女同工同酬 劳动妇女主体 劳动 性别
【出 处】 《妇女研究论丛》2020年 第4期 108-128页 共21页
【收 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