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医生》(旬刊)是经国家新闻广电总局批准、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指导、海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海南省医学会主办的医药卫生学术类综合性医学科技期刊。针对性强、可读性强、实用性强是其主要特色,全国公开发行。国际刊号:ISSN1007-8231,国内刊号:CN46-1047/R,邮发代号:28-260。已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数字化期刊群》、等全文收录。
《心理医生》竭诚为各级医疗机构、医学院校、医药科研单位等相关人员服务,及时展示我国医药领域的新成果、新突破、新经验,为其总结实践经验、发表学术研究成果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本刊面向全国常年征集:医学教学、科研、中西医临床、护理、检验、医技、预防、药学、管理等相关学科医学论文,免收审稿费,审稿及时,发表周期短。
来稿要求:
1,密切结合工作实践,论点新颖,论证充分,结论可靠,条理分明,数据准确。
2,文章标题下注明邮编、工作单位、作者姓名、联系电话。
3,来搞须按论文格式,要求附有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等,并一律采用电子邮件投稿,并使用word文档格式。
4,请勿一稿多投及重复投稿,来稿不涉及保密问题,署名无争议,文责自负,本刊对来稿有权修改。
5,收稿后5个工作日内通知作者对稿件的处理意见。
《心理医生》2018年35期(201-356)
发布时间:2019/1/8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35期 作者:程海燕 杨盈莉
[导读] 妊娠合并乙型肝炎采取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遵医行为,降低新生儿感染几率及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陕西省渭南市第一医院 陕西渭南 714000)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妊娠合并乙型肝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妊娠合并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早期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0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有自我护理能力、分娩及乙肝知识掌握、遵医行为、母乳喂养成功和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抗HbsAg阳性和产褥病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6.67%与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乙型肝炎采取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遵医行为,降低新生儿感染几率及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妊娠;乙型肝炎;早期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5-0218-02
乙型肝炎是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脏炎性损害,孕妇感染后可使早孕反应加重,妊娠晚期则妊高症几率增大,产后出血更易发生[1]。同时乙肝病毒又可经胎盘传染给胎儿,易造成早产、流产、死胎,新生儿病死率明显增高,母婴健康都受到威胁[2]。患者往往由于缺乏对妊娠及乙肝的认识,心理和生理上易产生压力,导致乙肝加重影响胎儿。为此,本研究对我院妊娠合并乙型肝炎患儿采取了早期护理干预,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就诊的60例妊娠合并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早期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0例。其中观察组年龄21~41岁,平均年龄(27.95±1.42)岁,孕周36~41周,平均孕周(39.12±1.05)周,乙肝病程6个月~14年,平均病程(2.45±1.01)年;对照组年龄22~42岁,平均年龄(28.14±1.48)岁,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39.45±1.12)周,乙肝病程7个月~15年,平均病程(2.53±1.12)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
1.2.2观察组 给予早期护理干预。主要包括:(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向患者介绍疾病相关知识,争取家属配合,从心理和生理上加倍呵护患者;(2)饮食休息指导:发病期间注意休息,多食用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饮食,孕妇最好采取左侧卧位,遵医嘱给予保肝药物;(3)消毒隔离:患者应给予单间隔离,每日消毒液擦拭房间,分娩时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4)产前护理:积极内科护肝治疗,加强产前自我监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产前及时补充维生素K;(5)产后护理:争取阴道分娩,加强宫缩,避免产妇过度精神紧张及疲劳,对于晚期妊娠合并重症肝炎者在内科治疗24h后尽早终止妊娠,产后及时使用足量人血白蛋白,足量宫缩剂、高敏感抗生素等对症治疗。
1.3 观察指标
有自我护理能力、分娩及乙肝知识掌握、遵医行为、母乳喂养成功、护理满意度、新生儿抗HbsAg阳性、产后出血和产褥病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表示方法为:(x-±s),例(%),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有自我护理能力、分娩及乙肝知识掌握、遵医行为、母乳喂养成功和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母婴传播是乙型肝炎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妊娠期肝炎影响胎儿的同时,也使病情复杂化[3]。乙肝病毒宫内传播9.1%~36.7%,产时传播40%~60%,产后传播与接触母亲唾液和接触母乳有关[4]。因此,阻断母婴传播是预防新生儿患乙型肝炎的关键。而采取合适的方式进行早期干预显得尤为重要。研究表明,干预时机一定要在妊娠3个月内实施[5]。本研究中观察组有自我护理能力、分娩及乙肝知识掌握、遵医行为、母乳喂养成功和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早期护理干预有助于产妇提高自我护理能力,掌握分娩及乙肝知识,患者配合度更高,满意度较好。观察组新生儿抗HbsAg阳性和产褥病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6.67%与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早期护理干预有助于保证母婴安全。综上所述,妊娠合并乙型肝炎采取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遵医行为,降低新生儿感染几率及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禹美翠.早期护理干预在妊娠合并乙型肝炎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7):11-12.
[2]李玫.妊娠合并乙肝患者对新生儿的影响及护理[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7):187-188.
[3]庄颖.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观察与护理[J].全科护理,2016,14(27):2868-2869.
[4]韩晓萌.整体护理干预在妊娠合并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实施的效果观察[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6,3(17):103-104.
[5]冯含笑.观察乙型病毒性肝炎合并妊娠患者乙肝阻断治疗疗效与护理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4,24(7):4331-4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