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印报刊资料:经济史》杂志联系方式|投稿邮箱|地址电话
发文量:13被引量:4影响因子:0立即指数:-1被引半衰期:-1引用半衰期:-1期刊他引率:0平均引文率:0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国内刊号:11-4293/F 国际刊号:1001-3385 邮发代号: 发行周期:双月刊
目录
(2)侯虹
长江下游稻麦复种制的形成和发展——以唐宋时代为中心的讨论 (12)李根蟠
由唐入宋城关区的经济功能及其变迁——兼论都市流动人口 (25)宁欣
论宋代的胆铜生产 (35)王菱菱
清代烟草生产的消极影响与启示 (44)陶卫宁
清代前期对商品流通基础设施的投入问题 (48)邓亦兵
从文化传统反思东西方市场经济的近代形成路径 (54)韦森
试论三都澳主动开埠后闽东北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因素——兼论近代中国自开商埠体系的历史地位与历史效用 (62)梁民愫
近代中国镇、集的发展和变迁 (70)宾长初
近代江南地区劳动力市场层次与劳动力循环 (77)马俊亚
近代中外金融制度变迁比较 (88)杜恂诚
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中国银行业
范文
长江下游稻麦复种制的形成和发展——以唐宋时代为中心的讨论
《经济史》2003年 第1期 | 李根蟠
导出参考文献 ★ 收藏 | 分享
第1页第2页第3页第4页
论文服务:论文检测 论文选题
摘 要:稻麦复种制的形成和发展不但是中国农业史上的重要问题,而且关系到对唐宋经济发展水平的总体评价。本文批评了中外一些学者在稻麦复种制研究中对唐代估计过高、对宋代估计过低的倾向.对主张长江流域稻麦复种制形成和推广于唐代的各种论据逐一予以辨析,认为到了宋代(主要是南宋)稻麦复种制才有较大的发展,成为具有相当广泛性的、比较稳定的耕作制度,而江南平原在这一发展中始终处于领先地位。本文还讨论了宋代稻麦复种中与冬麦搭配的主要是晚稻还是早稻,唐宋稻作品种主要是晚稻还是早稻的问题,从而解开了导致对宋代稻麦复种估计偏低的认识上的两个“死结”。
【分 类】 【经济】 > 农业经济 > 中国农业经济 > 中国农业经济史 > 各时代史
【关键词】 长江下游地区 稻麦复种制 中国农业史 唐代 宋代 早稻 晚稻
【出 处】 《经济史》2003年 第1期 12-24页 共13页
【收 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试论三都澳主动开埠后闽东北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因素——兼论近代中国自开商埠体系的历史地位与历史效用
《经济史》2003年 第1期 | 梁民愫 复旦大学历史系,上海200437
导出参考文献 ★ 收藏 | 分享
第1页第2页第3页第4页
论文服务:论文检测 论文选题
摘 要:自开商埠的推广与实践是中国现代化历程中一种独特的尝试模式。三都澳是近代福建省主动开放的商埠。笔者曾撰文探讨了三都澳主动开埠的历程与主客观条件。开埠后以埠际交易为主的对外贸易及其特征以及商埠对闽东北区域社会经济变迁的影响。^1承此,本文探讨的问题是,在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特定历史的制度条件下,以三都澳为实例的近代中国自开商埠对外贸易欠发展的不利因素或制约因素。文章接着认为对外贸易作为区域社会经济的唯一增长因素,既促进了闽东北社会经济的有限发展,又是导致该区域经济类型无法从传统经济向现代化经济转化的根本原因。结合前此对三都澳商埠对外贸易特殊运动轨迹的透视,通过对商埠对外贸易滞后性因素的分析,在看到这种作用的相对弱和局限性的同时,反思自开商埠体系在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现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和历史效用。
【分 类】 【经济】 > 贸易经济 > 各国对外贸易 > 中国对外贸易 > 对外贸易史
【关键词】 三都澳地区 近代 中国 对外贸易 制约因素 商埠 [福建
【出 处】 《经济史》2003年 第1期 62-69页 共8页
【收 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