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城市》
《智能城市》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辽宁省科技厅主管,辽宁省科学情报所承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本刊拟抓住国家推广智慧城市建设这一契机,通过平面媒体平台加以引导和宣传,深度参与智能城市建设与发展进程,打造智能城市的品牌企业。本刊力争打造成为中文版的PLOS ONE,成为全领域的智慧综合性期刊。
发文量:9871被引量:7084 H指数:15 影响因子:0立即指数:-1被引半衰期:-1引用半衰期:-1期刊他引率:0平均引文率:0
? 主管单位:辽宁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单位:辽宁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国内刊号:21-1602/N? 国际刊号:2096-1936? 邮发代号:? 发行周期:半月刊
数据库收录
?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
目录
智城实践
大数据时代下停车模式转型研究 (1)裘国平;顾伟;何东明;周喆;李圣权;沈瑶
小微水体生态恢复的实践 (5)潘志坤
乡村振兴背景下大都市郊野地区的规划探索——以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新镇郊野单元(村庄)规划为例 (10)蒋姣龙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隧道断面线提取方法研究 (14)范炜
热点聚焦
医院智慧能源管理系统研究与实践 (16)朱星阳;陈辉
“互联网+智慧校园”的建设初探 (18)张义军
基于改进灰色理论的中长期负荷预测方法研究 (20)马婉贞;杜斌
发展战略规划中SWOT分析法的应用探究——以淮南市寿县安丰镇为例 (22)张杨
智城建设
范文
大数据时代下停车模式转型研究
裘国平1,2 顾 伟3 何东明3 周 喆3 李圣权4 沈 瑶4
(1. 杭州市萧山区国有资产经营总公司,浙江 杭州 311200 ;2. 萧山区国有经济研究会,浙江 杭州 311200 ; 3. 杭州萧山智慧城市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1200 ;4. 城云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2)
摘 要: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停车领域掀起一场技术革命,国内众多城市纷纷探索智慧停车管理模式,为市民提供便捷的线上线下停车服务体验,极大地改变了传统停车管理模式。文章分析了大数据时代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停车管理现状及停车模式转型路径。萧山区积极探索智慧停车管理,推动停车管理模式变革,从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向半智能化管理,再到如今正在进行的数字化管理变革,重塑停车管理生态链,有效缓解停车矛盾。
关键词:大数据;信息化;智慧城市;停车模式转型
1? 萧山区停车供需分析
停车作为城市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已经逐渐成为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随着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加,“停车难”问题日益严峻, 对城市发展的负面影响也在逐渐增强,国内大中型城市普遍遭遇“停车难”问题。杭州市萧山区在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停车供需矛盾同样突出。
1.1? 全国停车供需情况
随着经济发展,汽车尤其是私家车保有量大幅增加。公安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4亿辆,其中汽车2.5亿辆。机动车数量的不断增加,导致停车需求不断扩大,特别是在人口聚集的大中型城市,现有停车设施配比偏低、停车资源分布不合理、停车管理手段落后、服务能力偏弱等矛盾问题凸显,极大地困扰城市交通和市民的出行体验。据保守估计,全国停车位缺口超过 5 000万个,特别是北京、深圳等一线城市停车位缺口巨大,难以满足市民需求。根据国开联《智慧停车行业投资价值与未来趋势研究报告(2019年版)》,我国大城市小汽车与停车位的平均比例约为1 :0.8,中小城市约为1 :0.5,而发达国家约为1 :1.3,差距明显。停车资源短缺、停车设施供应不足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难题。
1.2? 萧山区停车需求分析
萧山是浙江省杭州市市辖区,位于浙江省北部、杭州湾南岸、钱塘江南岸,地处中国县域经济最为活跃的长三角南翼,与杭州主城区一江之隔。近年来,萧山经济持续平稳发展,城市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城市功能不断完善、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机动车快速进入家庭。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萧山机动车保有量约55.35万辆,其中小型客车38.96万辆,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长。保守估计到2022年,机动车保有量将超过58万辆,小客车比重约为85%。
然而,机动车保有量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停车设施的供应增长量,导致中心城区道路动静态交通压力更趋紧张,产生了一系列“停车难”问题。
停车时间供需矛盾大,主要表现为办公楼早高峰停车需求激增,商业街节假日停车需求激增,老旧小区夜间停车需求激增。停车空间供需矛盾大,城市空间职住不平衡,
主要表现为通勤车辆多,错峰停车空间难度大、协调措施有限;老小区停车位规划不合理,停车供需矛盾突出,无法满足小区业主停车泊位需求。信息不对称,停车设施整体利用率不高,由于信息化管理水平较低,缺乏有效的诱导系统,车主无法获知周边停车场动态信息,导致部分停车场排队进场、部分停车场“门可罗雀”等供求失衡问题。停车管理难度大,违法停车问题仍然存在,违停车辆经常占据道路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影响道路通行秩序。服务能力偏低,市民获得感不足,市民没有渠道获知停车场动静态信息,车位寻找困难,缴费渠道单一,收缴纠纷问题仍然存在。
“停车难”已成为困扰城市交通、影响市民出行效率的主要问题之一。
1.3? 萧山区停车供应分析
自2001年起,杭州市开始试行停车配建标准,2003年开展停车场布局规划,2005年起执行停车配建省标,并开始推行停车收费分区差异化。萧山区积极响应各项标准及规范,静态交通管理逐步进入配建主导阶段。为缓解“停车难”问题,萧山区出台《杭州市萧山区城市建筑工程机动车停车位配建标准》,将新建建筑配建标准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了 15%~50%,在市标的基础上提高5%~10%。此外,充分挖掘土地资源,高效集约利用土地,大力推进公园绿地、学校操场、旧城改造、城市更新增建公共停车泊位,从土地供应、商业配建、审批流程、产权办理、规费减免、优化环境等多方面推出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建停车场。通过近年来的大力建设,萧山停车场(库)及停车泊位数量持续增长,有效缓解了城区停车难问题,但因为停车泊位“历史欠账”过多,车位供给仍存在较大缺口。
从停车场分类来看,萧山建设的停车泊位主要有三类,分别为路内停车泊位,主要分布在城厢、北干东等城市核心区,主要为金惠路、崇化路、文化路等路段道路泊位设置较多 ;路外公共停车泊位,主要分布在钱江世纪城、湘湖景区、城厢、北干中部等区块;配建对外开放停车场,主要集中在城市核心区、就业密集区、世纪城区块、城厢、北干等区域。截至2018年底,萧山城区(绕城范围内)现状公共停车泊位约55 106个,其中配建对外开放停车泊位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