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雷达》杂志联系方式|投稿邮箱|地址电话
《现代雷达》的前身为《雷达技术译丛》,创始于1961年,1979年更名为《现代雷达》。1993年取得国内统一刊号和国际标准刊号;1996年《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将《现代雷达》列为“中文核心期刊”;2002年开始邮局发行;2003年起改为月刊出版。 《现代雷达》主管单位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它是经国务院批准、在原信息产业部直属电子研究院所和高科技企业基础上组建而成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十大军工集团之一。主要从事国家重要军民用大型电子信息系统的工程建设,重大装备、通信与电子设备、软件和关键元器件的研制生产。
发文量:241被引量:1277影响因子:0.446502立即指数:0.049793被引半衰期:5.83引用半衰期:5.92期刊他引率:0.798747平均引文率:11.46473
主管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主办单位:南京电子技术研究所 国内刊号:32-1353/TN 国际刊号:1004-7859 邮发代号:28-288 发行周期:月刊
数据库收录
北大核心期刊(1996版)
北大核心期刊(2000版)
北大核心期刊(2004版)
北大核心期刊(2008版)
北大核心期刊(2011版)
北大核心期刊(2014版)
北大核心期刊(2017版)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1-2012)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3-2014)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5-2016)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7-2018)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9-2020)
哥白尼索引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获奖情况
电子工业部优秀编辑质量期刊奖
优秀规范化期刊奖
优秀出版质量期刊奖
2009-2010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精品期刊奖”
目录
(1)朱新国
高低轨异面双基SAR构型设计方法 (5)韩明;王跃锟
复杂电磁环境雷达信号综合分选技术研究 (11)凌兵;舒汀;杨红卫
基于时域互相关的高分三号通道误差校正方法 (16)侯冰倩;宋红军
基于粒子滤波的检测前跟踪算法优化 (21)鲍志超;姜秋喜;刘方正;陈秋菊
基于GM-CPHD的海面目标跟踪算法 (28)张世仓;吴良斌;胡新梅
局部流形学习在SAR目标分类中的应用 (33)李鑫;续婷;胡红萍;杜敦伟;白艳萍
基于双站协同探测的一维像目标尺寸估计方法 (37)于周秋;张仕元;康猛
基于改进KNN的雷达点迹真伪鉴别方法 (41)林强;彭威;胡先进
基于一维像选择双谱的神经网络识别算法 (46)张帅钦;张荣杰;温旭东
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的时差定位算法 (50)蔡明明;王运锋
基于EMP的主瓣干扰抑制算法分析 (55)陈卓;贾维敏;金伟;张峰干
子阵级DBF系统全链路误差建模及分析 (61)张金芳;罗运华;喻忠军
基于旋转磁偶极子的机械天线的研究 (68)任艳;林海;田宇泽
一种宽通带低插损的吸透一体频率选择表面 (72)段坤;唐守柱
基于多波形调制的间歇采样转发干扰技术 (77)周平;曾庆生;罗彦彬;胡南;谢文青
舰载机雷达抗恶劣机械环境的设计与分析方法
范文
基于GM-CPHD的海面目标跟踪算法
《现代雷达》2020年 第4期 | 张世仓 吴良斌 胡新梅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雷华电子技术研究所 江苏无锡214063
导出参考文献 购物车 | ★ 收藏 | 分享
论文服务:论文检测 论文选题
摘 要:由于海面目标个数多、密集、进出雷达视野随机变化性强,而且杂波密度高,目标速度模糊等原因导致机载雷达跟踪性能下降。文中提出了基于随机集理论框架下的海面目标跟踪算法。首先,设计了基于LDL分解的高斯混合势概率假设密度(GM-CPHD)滤波算法用来降低算法的计算量;接着,提出了融入径向速度的目标跟踪算法来提高海面目标跟踪性能;最后,设计了仿真示例。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提高跟踪性能的同时可以减少20%的计算量。
【分 类】 【工业技术】 >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 雷达 > 雷达:按用途分 > 雷达:按使用地点分
【关键词】 高斯混合势概率假设密度滤波器 LDL分解 海面目标跟踪 速度模糊
【出 处】 《现代雷达》2020年 第4期 28-32页 共5页
【收 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一种宽通带低插损的吸透一体频率选择表面
《现代雷达》2020年 第4期 | 段坤 唐守柱 南京电子技术研究所 南京210039 天线与微波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39
导出参考文献 购物车 | ★ 收藏 | 分享
论文服务:论文检测 论文选题
摘 要:提出了一种低端吸收、高端透过型频率选择表面,该结构具有宽通带,低插入损耗,且在大角度和双极化条件下性能具有相对稳定的优点。该结构由无耗带通层和损耗层组成,无耗带通层和损耗层的基本单元分别是耶路撒冷型缝隙单元和十字开缝单元。损耗层是由集总电阻加载于相邻十字开缝单元间实现损耗吸收。进一步,基于等效电路法和全波仿真得出感应电流分布,对结构实现的功能和物理机理进行分析。在法向入射的情况下,1 dB通带带宽约为22.16%,最低插入损耗0.087 dB,10 dB吸收相对带宽约为80%,最大吸收率是93.1%。
【分 类】 【工业技术】 >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 无线电设备、电信设备 > 天线 > 一般性问题 > 信号发送、辐射系统
【关键词】 低插入损耗 宽通带 大角度 双极化 低吸高透 等效电路法 感应电流分布
【出 处】 《现代雷达》2020年 第4期 72-76页 共5页
【收 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