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 自然科学》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 自然科学》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09年批准的连续型电子期刊,刊登自然科学各学科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研究成果。
主管单位: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 主办单位: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国内刊号:50-9209/N 国际刊号:1671-5578 邮发代号:? 发行周期:月刊
目录
(1)杨健
修井施工油管的伤害分析及保护 (2)张洪敏;兰山;廖建刚;马建国;高传泉
电力系统自动控制技术在油田企业的应用 (4)赵锐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运用浅析 (5)王光年
试论电力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及故障排除 (6)刘江;廖林;罗辉
DB油田滚动勘探研究与实践 (7)李霄;李洋
内蒙古达茂旗查干陶勒盖金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8)王志龙;蒙瑞军;赵剑飞;孙永平;周彦军
抄核收降低线损异常分析及应对 (10)彭诣轩
浅析影响煤矿巷道快速掘进的因素 (11)卢加磊
湿法脱硫系统浆液品质恶化原因分析及处理 (13)曹书涛
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及其施工安全研究 (14)莫利军
浅析矿山机电运输中的隐患及预防措施 (16)郭子扬
单点宽频数字检波器在煤矿地质灾害预测中的应用效果 (17)顾然
试分析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19)贾向伟
新安煤矿综采工作面煤层注水研究 (20)李惠杰
深埋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及防治水技术分析 (22)李志勇
填砂在修井施工中的应用探索 (23)李波;廖建刚;刘剑钊;丁峰;郝爱群
变电运行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24)莫利军
山东某铁矿尾矿综合利用途径研究与展望 (26)王军祥
综采工作面智能化开采现状及发展展望 (28)宋朝辉
变电站装配式建筑钢结构方案研究 (29)王淑静
300MW汽轮机异常振动原因分析及现场处理 (31)吴宗祥
煤矿运输机械液压系统故障的分析诊断与处理技术 (33)胡建
10kV配电网线损异常原因及技术措施 (34)周昶宇;陈小辉;任多毓;侯晶
浅析煤矿水灾事故的预防和治理技术措施 (36)刘敢闯
浅析矿井通风安全现代化管理建设 (37)王毅
配电网与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管理措施的探讨 (39)陈科桔
锅炉水处理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40)刘晶晶
电厂热工控制系统应用中的抗干扰问题探讨 (41)吴红阳
低压配电网运维管理优化及注意事项 (42)周昶宇;侯晶;任多毓;陈小辉
煤矿储量管理出现的问题与改进措施浅析 (44)刘静
智能电网背景下的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分析 (45)黄坡
热能动力工程在电厂锅炉中的运用浅析 (46)李坤杨
浅谈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运行维护及故障处理 (47)刘伟俊
强化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与管理研究
范文
煤矿运输机械液压系统故障的分析诊断与处理技术
胡 建
淮北矿业集团朔里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安徽 淮北 235052
摘要:本文浅析煤矿运输液压机械系统常见故障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液压系统故障的诊断与处理技术。
关键词:煤矿运输机械;液压故障诊断与处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TD4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578(2018)01-0033-02
引言 ①泵装配不良。柱塞/缸体,泵体/侧板间隙大;泵盖上螺钉
煤矿运输的轨道绞车制动系统、井口操车系统等地点, 拧紧力矩不匀或松动。②泵内滑动零件磨损严重。叶片泵配
大都是由液压驱动的,然而每当它们出现故障时,分析处理 油盘端面、齿轮端面与侧板磨损严重;齿轮泵轴承损坏,使
都要耽误一些时间,甚至有时会影响生产。因此,维护人员 泵体孔磨损严重;柱塞泵柱塞与缸体孔、配油盘与缸体端面
就要充分了解和掌握运输设备液压机械常出现的故障原因, 磨损严重。③叶片和转子反装。二是泵不出油:①没接通电
以便能及时得到处理,大大缩短处理故障的时间,对常见故 源或电路及元件故障造成电机不转动或电机转向不对使泵
障加强维护也可避免或减少液压故障的产生。但是,对液压 反转。②电机发热跳闸。当溢流阀调压过高,超载荷后闷泵,
机械产生故障的诊断方法需要注意以下三点:一要建立健全 溢流阀芯卡死或阻尼孔堵塞,泵出口单向阀装反或阀芯卡死
设备技术状况的检查、维护、修理制度及故障处理技术档案, 造成闷泵,电机故障。③泵内部卡死。装配质量差,齿轮与
并积累使用数据与设备运转记录;二要维护人员熟悉液压元 轴同轴度偏差太大,柱塞头部卡死,叶片垂直度差,转子摆
件的特性和液压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系统配置及工作条 差太大,转子槽或叶片有伤断裂卡死;配合间隙太小;油液
件和环境条件要求;三要不断学习与运用现代先进的诊断技 太脏;油温过高使零件热变形,吸油腔进入脏物卡死。④泵
术,熟练掌握该类液压系统故障的诊断分析方法,必要时还 不吸油:油位过低;过滤器堵塞;油管上阀门未打开;泵或
能运用检测仪器和可靠的检测手段来检测。 吸油管密封不严;吸油高度超标,管细长弯头多;过滤器精
1 煤矿运输液压机械系统常见故障及其产生的原 度太高,通油面小;油粘度高;叶片泵叶片未伸出或卡死;
因 叶片泵变量机构不灵,偏心量为零;柱塞泵变量机构失灵,
由于煤矿运输机械的液压系统也是比较复杂的,出现故 精度差,装配不良,间隙太小,摩擦阻力太大,活塞及弹簧
障也是多发的,分析其原因显然是多方面造成的。 芯轴卡死,油道有堵塞和油脏,油温高零件热变形等。三是
1)压力不正常的现象。一是压力不足的问题。是否溢 压力不足或升不高:电机和机械驱动机构输出功率过小,排
流阀旁通阀损坏、减压阀设定值太低和集成通道块设计有误。 量选大或压力过高。四是压力和流量不稳定:叶片在转子槽
减压阀损坏,泵、马达或油缸损坏,内泄增大。二是压力过 内间隙大,高压油向低压腔流动;油液过脏,叶片在转子槽
高的问题。如减压阀、溢流阀的设定值不对,阀堵塞或损坏, 内卡住;柱塞与缸体间隙大,漏油大;结构问题;供油波动。
其变量机构都不工作。三是压力不稳定的问题。如油中混有 五是泵噪声大:①吸入气泡:油液中溶解一定量的空气;回
空气,油箱没有足够油或滤油器堵塞造成油泵吸空,溢流阀 油涡流强烈生成泡;管道或泵壳内有空气;吸油管浸入油深
磨损、弹簧刚性差,油液污染堵塞阀阻尼孔,蓄能器失效, 度不足。②吸空现象严重:过滤器堵塞,阻力大;吸油管距
泵、马达或缸体磨损等,都可造成此故障。 油面近;吸油位置太高或液位太低;泵和吸油管口密封不好;
2)系统的动作不正常现象。一是系统压力正常执行元 油粘度过高;泵转速太高;吸油过滤器面积过小;油箱上的
件不动作。如出现电磁阀中电磁铁有故障、限位或顺序装置 空气过滤器堵塞;泵轴油封失效。③液压泵运转不良:精度
不工作或调得不对、机械故障、无指令信号、阀不工作、油 低、摆差大造成泵内轴承、零部件磨损严重或破损。④泵的
缸或马达损坏等都会出现此故障。二是执行元件动作太慢。 结构问题:困油严重,流量脉动和压力脉动大。卸荷槽设计
如泵输出流量不足或系统泄漏太大、油液粘度太高或太低、 不佳;加工精度差;变量机构或双级叶片泵压力分配阀工作
阀的控制压力不够或阀内阻尼孔堵塞、外负载过大、阀芯卡 不良。⑤泵安装不良:泵轴与电机轴和联轴器同轴度差,并
涩、油缸或马达磨损严重等都会出现。三是动作不规则。当 有松动现象。六是轴封漏油:①安装不良:密封件唇口装反、
压力不正常,油中混有空气、指令信号不稳定、传感器反馈 骨架弹簧脱落、轴倒角不当使密封唇口翻开、装轴时脱落使
失灵、阀芯卡涩、油缸或马达磨损或损坏等时,都会出现此 密封唇部粘有异物或通过花键轴时被拉伤、油封装斜、油封
故障。 严重变形沟槽内径尺寸或沟槽倒角小等。②轴和沟槽加工不
3)噪声与振动较大。空气进入液压管路,管内油液流 良:轴加工错误,轴颈不适宜;轴倒角不合要求,使弹簧脱
速激烈,管路细长且未固定好,管径过小发生节流现象,换 落;轴颈外表有损伤;轴颈表面粗糙。沟槽加工错误,不合
向阀、压力阀、液控单向阀工作不良时,都会引起系统共振, 适或损伤,造成油封装斜、油从外周漏出。③油封缺陷:质
以致噪声大。 量不好,不耐油或对液压油相容性差,变质、老化、失效。
4)出现液压系统油温过高的现象。当设定的压力过高, ④泄油孔被堵泄油增加:密封唇口变形,接触面增加,摩擦
溢流阀等卸荷回路元件工作不良或调定值不适当时,卸压时 产生热老化,油封失效;泄油管没打开或没接泄油管。七是
间短,高压小流量、低压大流量时。又因液压油粘度过高或 液压控制系统故障:①控制信号输入执行元件不动作;要检
过低。油泵故障,从而增大泵内泄漏,使泵壳温度升高。液 查系统油压,判断液压泵、溢流阀工作情况;检查执行元件
压站油箱结构不合理或油量不足。冷却器容量不足或有故障, 是否有卡锁。②控制信号输入后执行元件向某一方向运动到
其进水阀门工作不良,水量、水压没有达到使用要求。液压 底;检查传感器是否接入。③执行元件出现振荡或滞后输入
站安装空间狭小,通风不良散热条件不好,加之长时间工作 信号的变化:检查系统油压、传感器输出信号、执行元件和
造成油温过高。液压站附近有其他热源影响。 运动机构间的游隙。执行机构出现爬行现象:油路气体没排
5)液压冲击较大。一是换向时产生冲击。由于换向时 尽,运动部件摩擦力过大,油源压力不够。八是异常发热:
瞬时关闭、开启,就造成动能或势能相互转换时产生冲击。 ①装配不良:间隙不当;装配质量差使传动部分同轴度低;
二是制动突然冲击。当液压缸在运动中突然被制动或到达终 轴承质量差或安装没清洗干净,别劲;润滑油排油口不畅通,
点时,液压缸运动因有很大动量和惯性,突然被制动或发生 回油口螺塞没打开,油道没清洗净。②油液质量差:油液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