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杂志社官网|论文投稿|发表电话
本刊主要报道高压、高压中的低压压力容器和气瓶、换热器、塔器类等壳体、大型高压管道、通用机械的辅助承压设备等的标准规范、试验研究、结构设计、材料进展、焊接技术、无损检测、安全分析、监察技术、使用管理以及国外压力容器研究技术进展、压力容器行业动态信息等。
发文量:146被引量:1445影响因子:0.930693立即指数:0.123288被引半衰期:5.44引用半衰期:4.71期刊他引率:0.757785平均引文率:13.75342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压力容器分会 国内刊号:34-1058/TH 国际刊号:1001-4837 邮发代号:26-10 发行周期:月刊
数据库收录
北大核心期刊(2004版)
北大核心期刊(2008版)
北大核心期刊(2017版)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获奖情况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机械类核心期刊
第五届安微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
目录
(1)张亚林;惠虎;周忠强;丛湘纯;胡馨丹
多轴变幅载荷下基于载荷支配模式的缺口件疲劳寿命预测方法 (9)陶志强;张鸣;朱煜;成荣;王磊杰;李鑫
平板普通型爆破片疲劳破坏行为解析 (14)朱红波;徐维普;郑红星
设计计算
基于多相耦合的含缺陷埋地管道外爆破坏影响因素研究 (21)丁宇奇;戴子威;芦烨;杨明;张强;叶碧涛
反应堆压力容器顶封头接管冷装过盈配合力学分析 (31)金东杰;郭平;张焱;金刚;马斓擎
椭圆形丁胞数目及分布对传热管内流动和传热特性的影响 (38)廖文玲;刘欣;张欢
承压热冲击瞬态下反应堆压力容器下降环腔内三维热工水力分析 (46)蒋兴;贺寅彪;张明
安全分析
基于断裂力学的射孔套管孔边开裂行为分析 (50)许志倩;梁云浩;闫怡飞;王贝贝
定期检验中发现的长管拖车瓶体裂纹成因分析 (57)孙旭;韩文超;李琦;高明;崔栋梁
某燃气站场弯头泄漏原因分析 (61)许彦;刘迎来;聂向晖;丰振军;李亮;李记科
使用管理
爆破片安全装置与安全完整性等级探讨
范文
椭圆形丁胞数目及分布对传热管内流动和传热特性的影响
《压力容器》2020年 第4期 | 廖文玲 刘欣 张欢 成都工业学院智能制造学院 成都611730 西南石油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成都610500
导出参考文献 ★ 收藏 | 分享
第1页第2页第3页第4页
论文服务:论文检测 论文选题
摘 要:通过建立含不同参数椭圆形丁胞的传热管有限元模型,仿真研究雷诺数Re在5000~40000范围内椭圆形丁胞数目、轴向间距及交叉分布对传热管内流体介质流动及传热特性的影响规律。仿真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光滑传热管,椭圆形丁胞的存在将增强对流传热的效果,且雷诺数Re越大越明显,但同时也会增加流体通过传热管时的流动阻力。此外,在雷诺数Re=40000时,椭圆形丁胞圆周分布数目N=6、轴向间距P=14 mm以及交叉分布角度为0°对传热管内流体的流动和传热综合特性影响最大,相比于光滑传热管,PEC分别达到1.156,1.15和1.13。
【分 类】 【工业技术】 > 机械、仪表工业 > 气体压缩与输送机械 > 压力容器
【关键词】 传热管 椭圆形丁胞 流动和传热特性
【出 处】 《压力容器》2020年 第4期 38-45页 共9页
【收 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基于局部法定量表征面外拘束效应对转变区间断裂韧度的影响
《压力容器》2020年 第4期 | 张亚林 惠虎 周忠强 丛湘纯 胡馨丹 华东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上海200237
导出参考文献 ★ 收藏 | 分享
第1页第2页第3页第4页
论文服务:论文检测 论文选题
摘 要:拘束效应制约了主曲线法表征转变区间的断裂韧度,局部法作为一种细观解理断裂力学方法有望用来解决这个问题。利用两种不同拘束配置的三点弯曲试样,通过交点法标定了国产压力容器用钢Q345R的局部法参量,借助于韧性换算思想将低拘束的试样断裂韧度结果换算成高拘束的结果。通过对比高拘束实测参考温度T 0值,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基于此提出了一种预测不同面外拘束试样参考温度的方法,通过改变厚度的大小,研究了三点弯曲试样厚度对T 0的影响。结果表明,试样厚度越大,韧脆转变温度越高,断裂韧性下降,当厚度大于25.4 mm后会出现一个韧性平台,接近平面应变状态;厚度低于该值会造成严重的拘束缺失,T 0值远大于真实值会造成危险评估,尤其对于低硬化材料,这种现象更为明显。
【分 类】 【工业技术】 > 机械、仪表工业 > 机械制造用材料 > 金属材料 > 合金材料
【关键词】 局部法 面外拘束 主曲线法 韧性换算模型
【出 处】 《压力容器》2020年 第4期 1-8页 共8页
【收 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