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学报》杂志社官网|论文投稿|发表电话
本学报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光学学术刊物,反映中国光学科技的新概念、新成果、新进展。内容主要包括量子光学、非线性光学、适应光学、纤维光学、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激光器件、全息和信息处理、光学元件和材料等。为我国光学科技人员与国内外同行进行学术交流、开展学术讨论以跟踪学科前沿和发展我国光学事业服务。
发文量:603被引量:5375影响因子:1.851163立即指数:0.293532被引半衰期:2.83引用半衰期:2.78期刊他引率:0.749954平均引文率:23.35489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光学学会;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国内刊号:31-1252/O4 国际刊号:0253-2239 邮发代号:4-293 发行周期:半月刊
数据库收录
文摘杂志
北大核心期刊(1992版)
北大核心期刊(1996版)
北大核心期刊(2000版)
北大核心期刊(2004版)
北大核心期刊(2008版)
北大核心期刊(2011版)
北大核心期刊(2014版)
北大核心期刊(2017版)
化学文摘(网络版)
ProQeust数据库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1-2012)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3-2014)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5-2016)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7-2018)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9-2020)
工程索引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
英国皇家化学学会文摘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获奖情况
中国百强报刊
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目录
(1)张艺蔚;陶邦一;毛志华;黄海清;朱乾坤;龚芳
拉萨光学湍流探空测量与模式分析 (12)韩亚娟;吴晓庆;罗涛;苏昶东;青春;吴骕;杨期科;张坤
大气CO2反演误差分析与精度验证 (20)李勤勤;王先华;叶函函;吴时超;李超;王晓迪
黄渤海浮游植物种群比吸收光谱的确定及其应用 (28)李楠;孙德勇;环宇;王胜强;张海龙;丘仲锋;何宜军
衍射与光栅
双波段多层衍射光学元件的基底材料选择方法研究及其在变焦系统中的应用 (38)张博;崔庆丰;朴明旭;胡洋;孙林
光纤光学与光通信
光纤扰模技术实验研究 (46)叶慧琪;黄凯;肖东;张凯;陈平;魏儒义
高敏光纤法布里-珀罗干涉应变传感器 (53)黄炳森;高社成;黄新成;冯元华;朱淑芬;陈舜儿;刘伟平
图像处理
多模态磁共振脑肿瘤图像自动分割算法研究 (60)何承恩;徐慧君;王忠;马丽萍
基于改进HED网络的视网膜血管图像分割 (70)张赛;李艳萍
仪器,测量与计量
全息编码靶标及图像逆投影校正匹配 (80)赵敏;张宇帆;张琪
集成光学
基于偏振串扰分析仪的LiNbO3集成Y波导的测试方法 (89)邹欢欢;姚晓天;于超;朱益清
激光器与激光光学
主动调Q次级拉曼模激光器的研究 (95)车潇华;徐杰;李恒达;丁双红
不同功率下激光重熔对Mg-Zn-Y-Zr合金性能的影响研究 (104)刘月洋;高士友;周英才;刘迪;韦亚南
机器视觉
基于分层优化策略的颅骨点云配准算法 (115)杨稳;周明全;张向葵;耿国华;刘晓宁;刘阳洋
光学设计与制造
长波红外显微成像光学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128)王宇;许阳阳;刘爱云;石旺舟;胡古今;牟浩;潘昌翊;邓惠勇;戴宁
光纤通信波段微光学件的抗反射纳米结构 (136)皮顿;单子豪;吴兴坤
光学器件
利用B3PyPPM∶Cs改善磷光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 (145)林雯嫣;陈宁;林宝卿;吴志军;凌朝东
用于中红外波深度亚波长传输的石墨烯间隙等离激元波导 (150)滕达;王凯;李哲;曹清;唐亚楠;赵永哲;刘子怡;张韵雯;郭荣珍
表面光学
石墨烯的三阶非线性和光双稳态调控特性 (157)林洽武;周仁龙;杨飒;刘丹;李爽;赵永明
遥感与传感器
提高相位调制多普勒激光雷达频移测量范围的方法
范文
用于中红外波深度亚波长传输的石墨烯间隙等离激元波导
《光学学报》2020年 第6期 | 滕达 王凯 李哲 曹清 唐亚楠 赵永哲 刘子怡 张韵雯 郭荣珍 郑州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河南郑州450044 郑州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量子材料研究中心 河南郑州450044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红外成像材料与探测器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083 上海大学理学院 上海200444
导出参考文献 购物车 | ★ 收藏 | 分享
论文服务:论文检测 论文选题
摘 要:提出一种由石墨烯包裹的纳米线和石墨烯层构成的石墨烯间隙波导结构,并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基模传输特性及其与结构参数、材料参数等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纳米线半径、间隙距离、纳米线介电常数和石墨烯化学势均对模式传输特性有很大影响。通过优化参数,这种结构可以同时实现石墨烯等离激元的长距离传输和模场的深度亚波长约束。采用石墨烯等离激元实现中红外波的深亚波长传输为突破衍射极限光子器件的设计及高密度集成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
【分 类】 【数理科学和化学】 > 物理学 > 光学 > 物理光学(波动光学)
【关键词】 光学器件 波导 表面等离激元 红外波 亚波长结构
【出 处】 《光学学报》2020年 第6期 150-156页 共7页
【收 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小流量高浓度颗粒物光学计数及重叠校正方法研究
《光学学报》2020年 第6期 | 王文誉 刘建国 赵欣 张礁石 余同柱 桂华侨 杨义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光电技术学院 安徽合肥230026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环境光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安徽合肥230031 安徽省环境光学监测技术重点实验室 安徽合肥230031
导出参考文献 购物车 | ★ 收藏 | 分享
论文服务:论文检测 论文选题
摘 要:传统的光学粒子计数方法受到粒子回波脉冲带宽限制,难以直接应用于超细颗粒物凝结增长后端的颗粒物数量检测。基于粒子光散射原理,采用高带宽粒子回波脉冲方案设计了颗粒物光学计数模块,在0.3L·min^-1采样流量下,15μm标准聚苯乙烯颗粒回波脉冲半宽为650ns,粒子计数效率得到有效提高。为了提高颗粒数浓度测量上限与精度,基于概率统计提出了粒子重叠校正方法,利用此方法颗粒物数浓度测量上限可达2×10^5 cm^-3。在自制的正丁醇超细颗粒物凝结增长装置中开展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与环境空气数浓度测量设备TSI-3788和Airmous-A20的相关性均超过0.98,与机动车尾气固态颗粒物数浓度法规测量设备MEXA-200SPCS的相关性高达0.96,从而验证了所设计的颗粒物光学计数模块及重叠校正方法的准确性。
【分 类】 【工业技术】 >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 光电子技术、激光技术 > 激光技术、微波激射技术 > 光检测技术
【关键词】 散射 粒子光散射 光学粒子计数 单粒子回波脉冲 粒子重叠
【出 处】 《光学学报》2020年 第6期 182-191页 共10页
【收 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