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学报》杂志社官网|论文投稿|发表电话
《复合材料学报》(月刊)是中国复合材料领域的基础性、学术性科技期刊;主要刊载复合材料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具有创造性、高水平和有重要意义的最新研究成果的论文,以及由该领域专家亲自撰写的反映本学科最新发展状况的文献综述和信息性文章;所刊载的研究成果对科学研究具有参考价值,对生产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发文量:417被引量:3198影响因子:1.079946立即指数:0.199041被引半衰期:4.5引用半衰期:4.86期刊他引率:0.693558平均引文率:27.02158
主管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 主办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复合材料学会 国内刊号:11-1801/TB 国际刊号:1000-3851 邮发代号:80-413 发行周期:月刊
数据库收录
文摘杂志
北大核心期刊(1992版)
北大核心期刊(1996版)
北大核心期刊(2000版)
北大核心期刊(2004版)
北大核心期刊(2008版)
北大核心期刊(2011版)
北大核心期刊(2014版)
北大核心期刊(2017版)
化学文摘(网络版)
剑桥科学文摘
ProQeust数据库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1-2012)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3-2014)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5-2016)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7-2018)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9-2020)
工程索引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目录
(741)李洪峰;刘仲良;白雪峰;乔英杰;曲春艳;王德志;张杨
Al2O3/环氧树脂-氰酸酯复合材料反应动力学及力学性能 (749)陈宇飞;李治国;刘宇龙;滕成君;崔巍巍
可磁分离ZnFe2O4-TiO2/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758)孙玉伟;赵爽;刘锐涵;陈晓玉;汤茜
2.5D石英纤维增强硼酚醛树脂可陶瓷化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烧蚀性能 (767)傅华东;秦岩;王辉;邹镇岳;任劲文;黄志雄
圆角半径对碳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布约束型钢混凝土矩形短柱轴压性能的影响 (775)高鹏;赵元鸿;洪丽;吴宜龙;宗文
聚苯胺-石墨烯/聚酰亚胺复合导电纱的制备及其超电容特性 (786)刘连梅;赵健伟;陈超
表儿茶素修饰BN对BN@表儿茶素/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794)石倩;雷华;苏亚;王鹏
预浸料的超薄化对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拉伸破坏行为的影响 (800)张正;李世超;张金纳;王朝阳;巴文兰;吴海宏
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修复N80Q钢管的力学性能 (808)刘培启;耿发贵;刘岩;古海波;金鑫;韩冰
夹层结构主动温控变阻尼振动控制技术 (816)高海昌;梅志远;杨国威;李华东
复合材料螺栓连接松弛的弹-黏塑性分析方法 (824)谢元洪;肖毅;吕佳欣;张振;周跃亭
缝纫泡沫夹芯复合材料细观纤维柱破坏行为 (837)孙士勇;秦进;杨睿;韩剑;刘锦华
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网格结构成型工艺研究进展 (845)韩振宇;张鹏;郑天宇;富宏亚
高温环境下碳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的层间力学性能老化行为与失效预测 (859)谭伟;那景新;任俊铭;慕文龙;冯耀
双尺度纤维织物二维非饱和流动的数值模拟与实验 (869)何龙飞;晏石林;李永静;谢翔宇
不同厚度碳纤维布/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孔隙率超声衰减模型 (877)李果;王继辉;倪爱清;张桂明;郭万涛
强噪声下碳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结构Lamb波层析损伤成像方法 (886)苏晨辉;姜明顺;梁建英;田爱琴;孙琳;张法业;张雷;隋青美
大直径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抗浮锚杆外锚固性能试验及黏结-滑移模型 (896)郑晨;张明义;白晓宇;王永洪;匡政
金属和陶瓷基复合材料
连续石墨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准静态拉伸损伤演化与断裂力学行为 (907)周金秋;王振军;杨思远;蔡长春;余欢;徐志锋
Sm掺杂核-壳结构介孔SiO2@CeO2复合颗粒的制备和抛光性能 (919)陈爱莲;王婉莹;马翔宇;蔡文杰;陈杨
尼龙66纤维混杂刚玉砂对复合纤维型壳性能的影响 (927)芦刚;宋方睿;严青松;晏玉平;黄嘉俊
基于一阶剪切变形理论的功能梯度球环振动特性 (935)高晟耀;彭德炜;唐宇航;高聪;李玉慧;谷瑞钊
其他
钢渣超微粉/橡胶复合材料的性能及补强-阻燃机制 (944)龙红明;王凯祥;刘自民;张耀辉;张浩
多壁碳纳米管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纳米力学性能 (952)刘巧玲;李汉彩;彭玉娇;董晓斌
新型异质结LaCO3OH/In(OH)3/In2S3的制备及其可见光下催化降解罗丹明B的性能 (962)郭岚;金鑫;徐招弟;万益群;曾小星
基于CT扫描技术的水泥净浆微观结构及水化程度 (971)吴泽弘;魏亚
石墨烯桥联碳-聚乙二醇包覆的Si纳米颗粒Li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
范文
大直径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抗浮锚杆外锚固性能试验及黏结-滑移模型
《复合材料学报》2020年 第4期 | 郑晨 张明义 白晓宇 王永洪 匡政 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青岛266033 山东省高等学校蓝色经济区工程建设与安全协同创新中心 青岛266033
导出参考文献 购物车 | ★ 收藏 | 分享
论文服务:
摘 要: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GFRP)复合材料抗浮锚杆与建筑物混凝土底板的锚固效果关乎整个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深入探究GFRP复合材料抗浮锚杆与混凝土底板之间的锚固性能,本文通过自行设计的足尺锚杆对拉试验装置对不同锚固形式的GFRP复合材料抗浮锚杆进行抗拔试验,测定锚杆极限抗拔承载力及杆体与混凝土间相对滑移量。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新型应力分散锚具锚固的GFRP复合材料抗浮锚杆外锚固段锚固效率均在80%以上,与混凝土间滑移量均大于裸筋直锚试件,证实该新型应力分散锚具可有效提升GFRP复合材料抗浮锚杆外锚固效果。在双曲线模型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的描述GFRP复合材料抗浮锚杆与混凝土黏结-滑移关系上升段本构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杆体直径及锚固长度对锚杆杆体与混凝土间黏结-滑移本构关系的影响,模型预测结果与本次试验结果吻合度较高,并对模型的合理性和准确性进行了验证。
【分 类】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 > 地基基础 > 桩基及深基础
【关键词】 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 抗浮锚杆 外锚固 对拉试验 应力分散锚具 黏结-滑移本构关系 修正
【出 处】 《复合材料学报》2020年 第4期 896-906页 共11页
【收 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石墨烯桥联碳-聚乙二醇包覆的Si纳米颗粒Li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
《复合材料学报》2020年 第4期 | 陈淑君 岳红伟 柴续 张嘉佳 铁伟伟 张予立 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许昌461000 许昌学院新材料与能源学院 许昌461000
导出参考文献 购物车 | ★ 收藏 | 分享
论文服务:论文检测 论文选题
摘 要:Si是一种很有前途的Li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为解决其巨大体积形变导致的容量衰退快、循环寿命短等问题,采用简单的搅拌和热还原,利用聚乙二醇衍生的薄碳修饰Si纳米颗粒(C-PEG@Si NPs),并通过石墨烯的桥联来制备具有多级包覆结构的石墨烯桥联C-PEG包覆的Si纳米颗粒(graphene@C-PEG@Si NPs)复合材料。利用SEM、 TEM、 X射线衍射、恒流充放电测试等一系列表征测试方法对材料结构、物相和电化学性能进行分析。C-PEG与石墨烯涂层可有效地减小Li离子储存过程中Si对电解质的暴露面积并缓解其体积膨胀。研究结果表明,相比纯Si, graphene@C-PEG@Si NPs复合材料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210 mA/g的电流密度下,经过100次循环可逆比容量仍高达1 032 mA·h/g,电极在4 200 mA/g的大电流密度下循环100次,其比容量仍保持在430 mA·h/g以上。
【分 类】 【工业技术】 > 电工技术 > 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 > 蓄电池
【关键词】 Li离子电池 SI 石墨烯 聚乙二醇 复合材料
【出 处】 《复合材料学报》2020年 第4期 978-984页 共7页
【收 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