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上油气》杂志社官网|论文投稿|发表电话
《中国海上油气》是石油及天然气科学综合性技术期刊,主要报道有关海洋石油、天然气开发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中国海上油气》的前身为《中国海上油气(地质)》与《中国海上油气(工程)》。《中国海上油气(地质)》与《中国海上油气(工程)》分别创刊于1987年和1989年。《中国海上油气(地质)》1992年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二等奖;曾多次被评为河北省优秀科技期刊;2002年获全国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中国海上油气(工程)》曾被评为天津市一级期刊。
发文量:152被引量:1671影响因子:1.017668立即指数:0.151316被引半衰期:5.42引用半衰期:5.61期刊他引率:0.835428平均引文率:22.28947
主管单位: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国内刊号:11-5339/TE 国际刊号:1673-1506 邮发代号: 发行周期:双月刊
数据库收录
北大核心期刊(2008版)
北大核心期刊(2011版)
北大核心期刊(2014版)
北大核心期刊(2017版)
化学文摘(网络版)
剑桥科学文摘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3-2014)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5-2016)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7-2018)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9-2020)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获奖情况
目录
中国海油近海油气勘探实践与思考 (1)谢玉洪
油气勘探
渤海海域浅层油气运移成藏理论技术创新与勘探突破 (14)薛永安;杨海风;黄江波;杨传超;柳永军;王利良
北部湾盆地流二段油页岩形成条件与分布控制因素 (24)于水;邓运华;李宏义;肖伶俐;武爱俊;李凡异;张振宇
开平凹陷古近系稠油和砂岩储层沥青质成因分析 (34)朱俊章;施洋;熊万林;史玉玲;杨兴业;黄玉平
陆丰北地区构造特征及恩平组勘探方向 (44)朱定伟;张向涛;雷永昌;邱欣卫;杨亚娟
渤海西南部地区地震多参数综合含油气性检测 (54)陈文雄;高磊;高文博;左中航;李芳
高泥质含量储层密闭取心饱和度校正新方法 (63)梁玉楠;胡向阳;杨冬;骆玉虎;钟华明;谭伟
油气田开发(南海西部海域开发成果专辑)
高温高压含CO2气藏偏差因子预测新模型 (70)陈健;雷霄;王雯娟;韩鑫;刘贤玉
涠西南凹陷浅水三角洲前缘砂体类型及分布模式 (78)袁丙龙;张辉;张连枝;叶青;晁彩霞;陈之贺;王猛
高温高压气藏衰竭开发气水相渗变化规律探讨 (88)鲁瑞彬;王雯娟;胡琳;张风波;韩鑫
扇三角洲厚储层构型解剖及在高含水期剩余油挖潜中的应用——以珠江口盆地文昌B油田为例 (96)商建霞;张辉;叶青;李华;汪明伟;阮洪江
钻采工程
爆燃压裂火药参数正交综合平衡分析 (106)易飞;孙林;高建崇;熊培祺;李旭光
页岩气储层渗吸与盐离子扩散相关关系 (112)杨柳;冷润熙;常天全;卢志远;刘伊凡;葛洪魁
环保可降解润滑剂研制与应用 (120)陈强;侯珊珊;吴宇;由福昌
东海深部地层岩石可钻性预测方法研究 (126)李乾;张海山;邱康;王孝山;黄召;杜鹏;苏志波;雷磊
海洋工程
我国水下油气生产系统装备工程技术进展与展望 (134)李志刚;安维峥
乙二醇再生与回收系统的预处理及脱水再生工艺参数优选 (142)唐文献;赵磊;李华;陈晨;王文涛;何佳伟
惠州32-3导管架裂纹群结构安全评估及维修方案研究 (150)王火平
不同浮力下水下悬浮丛式管汇水动力分析 (156)徐宁;赵宏林;周学军;王莹莹;郭鑫;李楠
深水锚系更换数值模拟分析方法及其工程应用——以流花11-1 NHSL FPSO系泊系统为例 (163)高原;孙锟;张人公;杨盛;方霖
碳纤维增强聚合物加固含腐蚀缺陷的YY型管节点静力性能分析 (171)宋纪贵;邵永波;杨冬平
专家介绍
海上油田开发与开采专家 易飞
范文
渤海海域浅层油气运移成藏理论技术创新与勘探突破
《中国海上油气》2020年 第2期 | 薛永安 杨海风 黄江波 杨传超 柳永军 王利良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天津300459
导出参考文献 ★ 收藏 | 分享
第1页第2页第3页第4页
论文服务:论文检测 论文选题
摘 要:浅层新近系是渤海油田的主力储量、产量层系,但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渤海海域浅层规模性储量发现的难度越来越大。近年来,通过地质认识和勘探技术的创新,重新认识了渤海海域浅层油气运移条件,建立了浅层油气富集与深层油气初次、二次运移的关系,明确了浅层油气富集贫化机理,深化了“汇聚脊”控制浅层油气富集模式;在新认识的指导下,开展了基于地球物理方法的高勘探程度区浅层规模型构造 岩性目标探索,成功获得渤中29-6油田、垦利6-1油田等多个浅层大中型油气田的持续发现,保障了渤海油田储量、产量的稳步增长。渤海海域浅层油气运移成藏理论技术创新与勘探突破,不仅对该地区后续勘探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也对其他地区类似勘探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
【分 类】 【工业技术】 > 石油、天然气工业 > 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 > 含油气盆地
【关键词】 渤海海域 浅层新近系 油气运移 汇聚脊 勘探突破 渤中29-6油田 垦利6-1油田
【出 处】 《中国海上油气》2020年 第2期 14-23页 共10页
【收 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扇三角洲厚储层构型解剖及在高含水期剩余油挖潜中的应用——以珠江口盆地文昌B油田为例
《中国海上油气》2020年 第2期 | 商建霞 张辉 叶青 李华 汪明伟 阮洪江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 广东湛江524057
导出参考文献 ★ 收藏 | 分享
第1页第2页第3页第4页
论文服务:论文检测 论文选题
摘 要:以珠江口盆地文昌B油田珠海组二段一油组扇三角洲储层为例,采用井震结合划分朵叶体、沉积旋回划分复合砂体、多维信息定单砂体的逐级细分方法对储层构型进行了剖析,建立了扇三角洲储层构型模式,并应用于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研究,结果表明:目的层由三期扇三角洲朵叶体组成,每期朵叶体分3~4个复合砂体,复合砂体内部的单砂体宽度100~450m,厚度1.5~6m,宽厚比为40~80;剩余油分布模式分为不渗透构型界面控油模式和差异渗流构型单元控油模式,开发调整重点为不同期次水道叠置区以及受四级构型界面遮挡的剩余油富集区;现场部署调整井B3S1井,日产油276m^3/d,同时指导B5/B6井下返补孔,累增油15.05×10^4m^3,提高采收率1.5个百分点。
【分 类】 【工业技术】 > 石油、天然气工业 > 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文昌B油田 扇三角洲 储层构型 剩余油
【出 处】 《中国海上油气》2020年 第2期 96-105页 共10页
【收 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