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杂志联系方式|厦门发表论文
本刊是由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办的,对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技术刊物。主要宣传报道我国及国外杂交水稻研究,应用中的最新成果、进展、动态、技术经验和信息等,融学术性、技术性、普及性、信息性为一体,是杂交水稻领域唯一的一份科技杂志,权威性高,发行面广,影响力大,针对性强,适合各级农业科研机构,种子部门及高校订阅。
发文量:178被引量:951影响因子:0.457627立即指数:0.078652被引半衰期:6.88引用半衰期:6.75期刊他引率:0.784437平均引文率:7.146068
主管单位: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单位: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国内刊号:43-1137/S 国际刊号:1005-3956 邮发代号:42-297 发行周期:双月刊
数据库收录
北大核心期刊(1992版)
北大核心期刊(1996版)
北大核心期刊(2000版)
北大核心期刊(2004版)
北大核心期刊(2008版)
北大核心期刊(2011版)
北大核心期刊(2014版)
北大核心期刊(2017版)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1-2012)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3-2014)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5-2016)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7-2018)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19-2020)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获奖情况
国家期刊奖提名奖
湖南省首届“十佳”科技期刊
目录
(1)夏玉梅;唐宁;詹祎捷;卜小兰;胡远艺;余木兰;淡俊豪;曹孟良
选育选配
水稻小粒型两系不育系卓201S的选育与利用 (6)雷斌;张桂莲;邓化冰;熊跃东;明兴权;陈桂华;唐文帮
籼型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泰5S的选育与应用 (10)张向阳;匡应龙;胡文德;蒲建兵;彭甦
高配合力水稻三系不育系渝802A的选育与应用 (14)肖人鹏;李经勇;唐永群;张现伟;姚雄;刘强明;文明;张巫军;段秀建
籼型三系不育系18A的选育 (18)何永歆;王楚桃;李贤勇;郭爽;朱子超;蒋刚;黄乾龙;管玉圣;欧阳杰;熊英
简讯
“三一工程”开展第3代杂交水稻高产攻关示范 (20)本刊讯
选育选配
优质杂交粳稻新组合粳优653的选育与应用 (21)王先俱;庞秀;丁芬;商文奇;姜伟
系列制种
不同母本和栽插密度对两系杂交籼稻制种产量的影响 (24)孙一标;陈大勇;孙明法;严国红;朱国永;唐红生;王爱民
水稻开颖促进剂0.5% RHS1水剂对不育系神9A开颖效果评价 (28)黄乾龙;唐世义;李贤勇;管玉圣;郭爽;朱子超;欧阳杰;蒋刚;何永歆;王楚桃
杂交粳稻新组合中粳优9313亲本特征特性与制种技术 (32)谢兰宇;杨东;骆名瑞;刘蒙;陈俊长;霍宏
节水抗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沪旱7A的高产繁殖技术 (35)黎良通;郭品;姚文远;张安宁;余新桥
栽培技术
分蘖期亏缺灌溉对油茬直播杂交稻分蘖成穗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37)赖强龙;陶诗顺;张荣萍;尹明玄;侯永康;胡雨寒
桃优香占在常德的生产表现与高产栽培技术 (41)贾琳;吴立群;伍中胜;彭建;朱益祥;贾先勇
两优389在醴陵作再生稻的示范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45)刘春妮;董煌林;邓立平;张循芳
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广8优香丝苗的高产栽培技术 (48)易小林;刘盛武;莫振茂;凌春媛;何俊
申优17在上海崇明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50)孙小淋;冯加根;韩晴;周燕;盛海安;周文宗
基础理论
不同生育时期温度处理对水稻镉积累特性的影响 (52)罗玲;方宝华;刘洋;余锋;李强;张玉烛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水稻恢复系香5的病虫抗性 (60)汤剑豪;叶胜拓;米甲明;牟同敏
抗稻瘟病Pid3/Pid3-A4基因特异InDel分子标记开发与应用 (68)黄卫衡;黄志远;唐丽;彭志荣;朱立煌;辛业芸;吕启明
NAA对盐胁迫下水稻根系生长的缓解效应 (75)徐芬芬;韦蓉香
新组合
优质杂交晚稻新组合泰优2068 (78)张志英;赵现伟;周建兵;朱保红;喻愿传;柳武革
籼型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N两优201 (81)刘屹然;梁嘉燕;彭海峰;陈雄辉;张泽民
化感抑草籼型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化两优78 (83)张泽民;邵德意;梁嘉燕;彭海峰;陈雄辉
高产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旌优华占 (85)吴全满;蒋开锋;班兆丹;吴全清;张涛;杨乾华;游书梅;曹应江;秦俭;郑家奎
优质杂交晚籼新组合盛泰优626 (88)刘玉龙;蒋建为;赵兴明;李虎;李剑波;蒋小勇
高产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川种优3263 (90)吴华林;李天炬;林宇;刘明;陈昊;刘浩;王刚;陈国良;王凯
高产稳产杂交水稻新组合特优580 (93)蒙宏德;梁远锋;梁武;卢炎奎;李伟中
三系杂交中稻新组合泸优911 (95)王祺;鄢又国;庄世界;谭帮兴;李志新
优质早熟杂交晚籼新组合六福优1066 (98)陈世建;张振华;吴厚雄;张文杰;潘伯友;周永坤;舒易吉;谢波;谌金环;吴星
早熟优质高产杂交中籼新组合陵优6760
范文
抗稻瘟病Pid3/Pid3-A4基因特异InDel分子标记开发与应用
《杂交水稻》2020年 第2期 | 黄卫衡 黄志远 唐丽 彭志荣 朱立煌 辛业芸 吕启明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 湖南长沙410125
导出参考文献 购物车 | ★ 收藏 | 分享
论文服务:论文检测 论文选题
摘 要:为更加高效利用抗稻瘟病基因Pid3/Pid3-A4,通过分析3K水稻测序数据中Pid3基因等位变异,设计了Pid3和Pid3-A4基因特异InDel分子标记Pdg-C与PA4-C,利用这2个标记对中国杂交水稻常用亲本材料或品种以及美国水稻微核心种质资源进行检测.结果 显示,Pdg-C和PA4-C能够分别快速、准确、经济地区分Pid3和Pid3-A4基因;通过克隆测序、表达分析及接菌鉴定,明确了水稻品种华占携带Pid3基因,栽培稻311100携带Pid3-A4基因,它们作为抗病基因供体更便于在水稻育种中利用.
【分 类】 【农业科学】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稻
【关键词】 水稻 抗稻瘟病基因 Pid3/Pid3-A4 等位基因特异分子标记
【出 处】 《杂交水稻》2020年 第2期 68-74页 共7页
【收 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不同生育时期温度处理对水稻镉积累特性的影响
《杂交水稻》2020年 第2期 | 罗玲 方宝华 刘洋 余锋 李强 张玉烛 湖南大学隆平分院 湖南长沙410125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湖南长沙410125 湖南省水稻研究所 湖南长沙410125
导出参考文献 购物车 | ★ 收藏 | 分享
论文服务:论文检测 论文选题
摘 要:以12个应急性低镉积累水稻品种为研究材料,采用盆栽试验分别在水稻生长的分蘖期、孕穗期、灌浆期设置连续7d低温、中温、高温3个温度处理,旨在探究温度与水稻镉吸收、转运、分配的关系,为探明低镉积累水稻品种的环境温度稳定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 表明,温度对水稻糙米镉含量有极显著的影响,不同温度处理下品种间的平均糙米镉含量最大相差55.42%.分蘖期和灌浆期高温处理糙米的平均镉含量高于低、中温处理,原因是高温促进了水稻对镉的吸收、转运和分配.孕穗期高温处理促进了茎叶镉向枝梗空粒的转运和分配,导致糙米镉含量以中温处理最高.不同处理条件下低镉积累水稻品种糙米镉含量的温度稳定性存在一定的差异,各处理时期中灌浆期处理的品种稳定性最高.12个供试品种中,Z17(中嘉早17)、X42(湘早籼42)、L17(两优早17)、Z189(株两优189)综合糙米镉含量较低且温度稳定性较好,在实际生产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分 类】 【农业科学】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稻
【关键词】 水稻 镉 温度 积累特性
【出 处】 《杂交水稻》2020年 第2期 52-59页 共8页
【收 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