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代》
《青年时代》QINGNIANSHIDAI创刊于1950年,青年刊物。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具有60年创刊历史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优秀期刊。面向广大团员,宣传党的路线,宣传改革开放的方针,歌颂社会主义,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相统一。《青年时代》是青春大纪实,命运大写意;强调跨世纪新世纪意识,以青春的视角,透视社会的热点、焦点,传达时代精神、世态走向。
发文量:22641被引量:2096 H指数:5 影响因子:0立即指数:0被引半衰期:-1引用半衰期:-1期刊他引率:0平均引文率:0
主管单位:共青团贵州省委 主办单位:共青团贵州省委 国内刊号:52-1032/G0 国际刊号:1002-6835 邮发代号:66-2 发行周期:月刊
目录
(1)窦若旸
从陆机《赴洛道中作》观建安至南朝诗的转折 (2)罗伟健
环境批评视角下对劳伦斯诗歌的解读 (4)介小玲
基于概念隐喻理论框架下的恐惧情感隐喻研究-以《蝴蝶梦》为语料 (5)文辛
浅析余光中的《乡愁》 (6)杨明霞
关于如何看待范长江的两个“第一”的思考 (7)马倩
周邦彦的道教情结与文学创作 (9)文馨蓓
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分析 (10)肖镘洁
《西游记》人物形象分析 (11)蒲建明
浅析新世纪乡村小说的碎片化叙事模式 (12)周洋帆
从外在环境画内澜-探究《已凉》的耐想性 (13)王晓娟
余华《许三观卖血记》重复叙事意蕴分析 (14)陈嘉德
《故乡》中的“自我叙述”视角分析 (15)陈丽如
王安忆《启蒙时代》的叙事艺术 (16)李浩民
数字化时代的超文本文学浅论 (17)李求通
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18)李诗玉
浅谈知青对路遥小说创作的影响 (19)彭馨
网络连载对小说创作与出版的影响 (20)张涵媚
张天翼都市小说的人文关怀及其意义
范文
基于概念隐喻理论框架下的恐惧情感隐喻研究
——以《蝴蝶梦》为语料
文?辛
渭南师范学院 陕西 渭南 714099
摘 要:《蝴蝶梦》是英国女作家达芙妮·杜穆里埃的成名作,作品主要烘托出两种氛围:缠绵悱恻的怀乡忆旧和阴森压抑的恐怖绝望。本文试图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借助概念隐喻和情感隐喻理论来分析《蝴蝶梦》中的恐惧情感表达,以此说明情感隐喻的认知性、体验性及互动性。
关键词:概念隐喻;情感隐喻;体验性;恐惧情感隐喻
一、引论
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即用一种事物去理解另外一种事物的过程,人们使用大量的隐喻来传递语言与情感。自20世纪70年代末,学术界就出现了研究隐喻的热潮,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以莱考夫和约翰逊为代表的认知语言学派的思想观点,他们1980年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开创了现代隐喻学。因此,可以从隐喻的视角对与情感相关的表达形式进行分类细化,系统地研究情感的概念组织,以便找到情感隐喻化过程的相互关系及特点。在众多的文学作品中,《蝴蝶梦》可谓是一部通过隐喻渲染恐惧情感的经典之作。
二、概念隐喻
(一)概念隐喻的定义概念是指与人脑中的一个词或符号联系在一起的想
法和意思。隐喻是一种以抽象的意象图式为基础的映射(mapping),即从一个比较熟悉的、具体的、易于理解的源域(source domain)映射到一个不太熟悉的、抽象的目标域(target domain)。通过跨域映射,人们用自己熟悉的知识域来认识那些不熟悉的认知域,从而达到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如从“时间就是金钱”这一概念隐喻可以派生出“花费时间做某事”“浪费时间”“节约时间”“耗尽时间”“消磨时间”等众多的隐喻表达。概念隐喻的基本句式就是“甲是乙”。甲和乙是隐喻的两个顶层。甲是目标域,而乙是源域(或始源域)。甲可以是抽象的也可以是具体的,但乙一定是具体的,即用“具体的乙”来描写和理解“抽象(或具体)的甲”。
(二)概念隐喻的分类莱考夫与约翰逊(1980)将概念隐喻分为结构隐喻
(structural metaphors)、本体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s)及方位隐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s)
1.结构隐喻
结构隐喻是指以一种概念的结构来构造另一种概念,将二者相互叠加,从而将谈论一种概念的各种词语用以谈论另一个概念。可以简单地用下面的公式来表示:甲(目标域)=乙(源域)。例如:时间是金钱;生命是旅程;事业是旅程等等。
2.本体隐喻
在概念隐喻中,人们将那些无形的概念,即抽象的甚至模糊的思想、感情、事件、状态以及心理活动等,看作为具
体的、有形的实体,尤其是看作人体本身,由此产生了本体隐喻或实体隐喻。例如:周末你一直在匆忙之中吗?(匆忙是容器);局势已超出控制(控制是容器)
3.方位隐喻
方位隐喻指的是参照空间来构建的一系列隐喻概念,如“上—下”“前—后”“深—浅”“中心—边缘”等这些空间方位表明人们与自然界的关系,是人们得以生存的基本概念。如“高兴是上、悲伤是下;勇敢是上、胆小是下;美德是上、邪恶是下;尊贵是上、卑微是下;情绪高涨、情绪低落”等。
三、《蝴蝶梦》中的恐惧情感隐喻的分析
(一)恐惧是容器中的物质小说中存在许多“恐惧是容器中的物质”的隐喻表达,
例如: 曼陀丽是座坟墓,我们的恐惧和苦难都深埋在它的废墟之中。 他沉吟半晌,我以为这下他终于要谈到曼陀丽了,可是有什么东西束缚着他,某种病态的恐惧心理挣扎着浮上他的脑海,占了上风。 不知怎么地,我没料到她会说出这几句话。然而反复思量之后,我原先对丹弗斯太太的那种恐惧感却开始淡薄了。我反而可怜起她来,我体会得出她内心的感受。 原先的惶惑和惊恐再次涌上心头,她一把抓住我的手臂,像把钳子那样将我紧紧夹住。
“深埋”表示容器中物质的多少,这里却来映射昔日生活在曼陀丽庄园时的孤寂和恐惧;“浮”表示向容器中注入物质,这里来隐喻当时恐惧的心理;“淡薄”表示容器中物质变少,这里却隐喻了“我”对丹弗斯太太恐惧的减弱;“涌”也表示向容器中注入某种物质,这里隐喻了“我”的心中承受着恐惧。
(二)恐惧是敌人
小说中存在“恐惧是敌人”的隐喻表达有很多,例如:我俩总算战胜了这个恶魔(恐惧),或者说我们相信自己战胜了。 他沉吟半晌,我以为这下他终于要谈到曼陀丽了,可是有什么东西束缚着他,某种病态的恐惧心理挣扎着浮上他的脑海,占了上风。 我站直身,走到靠椅边,摸了摸椅子上的晨衣,一阵恐惧之感猛地袭上心头,越来越强烈,接着又渐渐演化为绝望。
“战胜”指在与敌人战斗中取得了胜利,而目标域中指克服了恐惧;“占了上风”指战斗中获得了优势,在目标域中指克服了恐惧;“袭”本来指偷偷攻击敌人,在目标域中指产生恐惧。
(下转第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