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表体育科研论文
科研最常见的形式是写科研论文,而写科研论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与同行交流,分享成果,促进本学科的发展,而绝不是像大众媒体上的文章那样影响读者。如果我们的体育教师写了大量的科研文章然后束之高阁或者自我陶醉,或者只在小范围内传阅,那么上述目的就很难达到。所以提高科研能力的直接方法就是多写文章,争取发表。
如果需要发表期刊论文,可以私信。
第一,多发表文章是提高科研水平的重要途径。
如果需要发表期刊论文,可以私信。
也许很多作者不同意这种观点,认为少发表文章,多出优秀作品,才是科研工作者的风范。就像《美丽人生》中主人公的原型一样,美国著名学者纳什一生只需一两篇论文就能获得诺贝尔奖。但这毕竟是统计学上的“小概率事件”,现实中可以忽略不计。对于我们基层体育教师来说,多写文章,争取发表,是提高科研水平的主渠道。而且一般情况下体育科研工作者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是成正比的。
这个道理不难理解:首先,写科研论文是需要技巧的,而这种技巧是一种只能理解,甚至是心照不宣的知识和技能,需要通过实践来掌握。听起来像是教中学生写作文,但从我这几年做体育教学编辑的经历来看,我发现有一半甚至更多的作者似乎并不被他们的中学语文老师所青睐。比如如何选题,如何演绎,如何布局,如何区分主次结构,逻辑层次,甚至如何划分自然段落,使用标点符号——不动笔你永远不知道写一篇论文有多难。更何况科研论文的写作有其特殊的要求,如写作的规范性、选题和材料的前沿性等。多写多发表,才能探索出各种经验。
再说了,眼动或嘴动和动手动笔是两种风格不同的科研方法,但只有其中一种做不好科研。正如《论语》所说,“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懒。”用眼睛阅读文献,或者用嘴唇进行学术讨论,都能产生科学研究的灵感,不断激发研究者的观点,但这些灵感和观点转瞬即逝,发散。只有马上动笔,才能使题目清晰,思路集中,方向明确。这就是常说的自我训练,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此外,定期不间断地发表高质量的作品,不仅是区分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准,也意味着旺盛的精力和创造力。这些都是提高科研能力非常重要和必要的途径,尤其是对基础体育教师而言。
如果需要发表期刊论文,可以私信。
二、如何提高论文发表的成功率
如果需要发表期刊论文,可以私信。
知道了以上,我就从编辑的角度给作者一些提高论文命中率的技术建议。可能看起来很琐碎,甚至很低级,但是很有用。
如果需要发表期刊论文,可以私信。
1.你投谁的票?
投稿前一定要知道,至少要看你要投稿的杂志。这听起来很奇怪,但实际上有很多作者给我们投稿,他们根本没看过我们的杂志。他们只是想当然的认为他们那些一厢情愿却完全不适合我们杂志的作品投稿了,让我们没有精力或者心思去委婉的回复。也许他认为这篇文章倾注了他很多心血,但正是因为他没有花最多一两个小时通读我们的杂志,没有判断这本杂志的主要内容、风格、风格和要求,所以他的“作品”在半分钟之内就被扔进了“垃圾箱”。
如果需要发表期刊论文,可以私信。
2.30秒法则
公共关系理论中有一个“30秒法则”:如果你在找工作,或者投简历,或者进行面试,如果这些不能在30秒内引起招聘者的注意,那么你注定会失去这份工作。这个规则也存在于提交中。如果你的论文,无论是从标题、摘要、序言、结论等。,不能让编辑再看一遍,这篇文章的命运也可想而知。试想一下,我们的编辑每天会收到几十篇来稿,第一期几百篇,但能发表的只有几篇。虽然我们尽力避免任何优秀论文漏网,但考虑到时间、人力等因素,还是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世界上最好的学术期刊都有这个问题。从作者的角度来说,要避免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论文题目、摘要序言、内容结构和结论,最能吸引编辑的注意力,你能否说服编辑和读者用最简洁的语言、尽可能新颖和舒适的规范来阅读你的作品,从而深度发现你的价值。
如果需要发表期刊论文,可以私信。
3.不要“等着瞧”
由于各个杂志的编辑部都在尽量做到规范化管理,比如“三审”制、匿名同行评议、一稿多审等,一篇论文的发表周期会被拉长,尤其是学术期刊。一篇论文的发表周期在半年左右是很常见的,所以在论文发表后再去等待结果是不明智的。聪明的作者倾向于在完成一部作品后马上准备下一部。只有这样,你才永远不会落后。
至于错别字的基本错误,一稿多投、抄袭等道德问题。,再往下说就有点啰嗦了。
如果需要发表期刊论文,可以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