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高:①2篇核心 ②1篇核心,3篇省级 ③在15万字的书上任主编、再发表3篇学术论文 ④出书2本任副主编,15万字,再发3篇省级以上的正规期刊。(以上四项条件满足一项即可)
正高:①出书2本,任副主编,字数不少于20万字,1篇核心,②出书1本,任主编,字数不少于20万字,发表3篇论文,其中一篇必须发核心期刊③发3篇统计源期刊④发6篇论文,其中2篇核心期刊,4篇省级以上期刊。(以上四项条件满足一项即可)
<每年8月左右报材料>
于印发《河北省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的通知
各设区市、定州市、辛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改办,省直各部门人事(干部)处:
根据《专业技术职务试行条例》,我省重新修订了《河北省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并切实做好学习和宣传工作。新的《河北省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于2016年度开始执行,原《河北省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同时废止。望在试行中注意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及时向省职改办反馈。
河北省卫生系列
正高级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
评定标准:精通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相关学科知识,及时跟踪并掌握国内外本专业新理论、新技术,根据专业发展需要,确定工作和研究方向;有丰富的专业技术实践经验和精湛的技术,运用独到的学术见解,解决处理本专业复杂疑难问题和重大技术难题;工作业绩突出,取得有重要价值的研究成果,公开发表、出版高水平的论文、著作;学术造诣较深,有组织、指导本专业全面业务工作和培养学科人才的能力。
一、适用范围
本条件适用于在全省各级医疗卫生计生机构从事医、药、护、技专业技术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
二、资格设置
卫生系列正高级专业技术任职资格设置为:
(一)主任医师、主任中医师、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
(二)主任药师、主任中药师
(三)主任护师
(四)主任技师
三、政治思想条件
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诚实守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取得副高级任职资格以来,年度考核等次为合格以上。
四、学历、资历、执业条件
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取得所从事专业副高级任职资格满5年。
申报主任(中)医师、主任护师,必须具有相应执业证书。
五、外语、计算机、实践技能条件
(一)掌握一门外语。参加全国职称外语统一考试,成绩符合规定要求。
(二)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参加全国或全省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成绩符合规定要求。
(三)掌握本专业实践技能。参加全省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任职资格实践技能考试,成绩符合规定要求。
六、专业技术工作经历(能力)条件
取得副高级任职资格以来,具备下列条件:
(一)能够根据专业发展需要,组织开展本专业科研项目研究,或将国内外最新技术应用于工作实践;
(二)有丰富的专业技术工作经验和较强的业务工作能力,能够解决本专业复杂疑难问题,在业务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群众公认程度较高;
(三)具有组织与管理本专业技术工作和培养本专业中、高级人才的能力;
(四)每年在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35周以上;
(五)积极参加医学继续教育,学分达到规定要求;
(六)技术水平、工作数量和服务质量要达到《河北省卫生系列正高级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申报评审业务工作要求》(见附件)。
七、业绩成果条件
取得副高级任职资格以来,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以上奖励1项(额定内完成人);
(二)获市(厅)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完成人前3名);
(三)获市(厅)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完成人前2名);
(四)获市(厅)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完成人第1名)。
八、论文、著作条件
取得副高级任职资格以来,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公开出版著作1部(任主编,著作内容在20万字以上),并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1篇);
(二)公开出版著作2部(任副主编,著作内容在20万字以上),并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篇(其中核心期刊1篇);
(三)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篇;
(四)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篇(其中核心期刊2篇)。
九、破格条件
对不具备规定学历,符合现任职资格规定年限要求,或具备规定学历,符合现任职资格2年以上,确有突出贡献者,具备下列条件,可破格申报:
(一)具备第八条规定的论文著作条件;
(二)获国家科学技术奖1项;或省(部)级一等奖1项;或省(部)级二等奖2项。
十、附则
(一)凡冠有“以上”的,均含本级。
(二)学历必须是国家承认的正规学历,所学专业必须与本人所从事的专业相同或相近。
(三)国家级奖项是指国家科技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自然科学奖。省级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或其授权委托机构;部级是指国务院的部、委、总局等或其授权委托机构;市级是指设区市政府或其授权委托机构;厅级是指省政府组成部门或其授权委托机构。
(四)著作必须具有ISBN书号,学术期刊必须具有ISSN和CN刊号(不含增刊、专刊、特刊等)。核心期刊是指北京大学图书馆编制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收录的期刊(简称“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编制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收录的期刊(简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五)论文、著作和科研奖励的内容必须与本人所从事的专业相一致或密切相关。
(六)论文必须是第一作者。
河北省卫生系列正高级专业技术
任职资格申报评审业务工作要求(试行)
专业 | 业务工作要求 |
全科医学 | 全面系统掌握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全科实践技能,有丰富的全科医师带教和全科医师实践经验,具有开展全科诊疗、急症抢救、康复指导、健康促进、疾病预防、培养基层全科医师等能力,技术达到省内先进水平。任副主任医师期间,平均每年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不少于1500人,主持和参加急症处置不少于30例,作学术报告不少于4次,带教全科医师不少于30人,医德医风年度考核等次为良好以上。 医疗机构中主要精力在业务管理岗位的人员,业务工作量应不少于上述规定的1/3。 |
内科 | 精通专业理论知识,实践经验丰富,能够熟练组织开展危重症病人救治和解决复杂疑难病例的诊治,能承担院内外会诊,技术达到省内先进水平。任副主任医师期间,平均每年诊治病人不少于1000人,主持和参加救治危重病人不少于25例,作学术报告不少于4次,带教下级医师不少于4人,医德医风年度考核等次为良好以上。 医疗机构中主要精力在业务管理岗位的人员,业务工作量应不少于上述规定的1/3。 |
外科 | 精通专业理论知识,实践经验丰富,能够熟练组织开展危重症病人救治和解决复杂疑难病例的诊治,能承担院内外会诊,技术达到省内先进水平。任副主任医师期间,平均每年诊治病人不少于1000人,主持和参加急重症处置不少于25例,作为术者和第一助手完成手术不少于100台(其中三级以上手术不少于50台),作学术报告不少于4次,带教下级医师不少于4人,医德医风年度考核等次为良好以上。 医疗机构中主要精力在业务管理岗位的人员,业务工作量应不少于上述规定的1/3。 |
妇产科 | 精通专业理论知识,实践经验丰富,能够熟练组织开展危重症病人救治和解决复杂疑难病例的诊治,能承担院内外会诊,技术达到省内先进水平。任副主任医师期间,平均每年诊治病人不少于400人,主持和参加救治危重病人不少于25例,作为术者和第一助手参加手术不少于100台(其中三级以上手术不少于50台),作学术报告不少于4次,带教下级医师不少于4人,医德医风年度考核等次为良好以上。 医疗机构中主要精力在业务管理岗位的人员,业务工作量应不少于上述规定的1/3。 |
儿科 | 精通专业理论知识,实践经验丰富,能够熟练组织开展危重症病人救治和解决复杂疑难病例的诊治,能承担院内外会诊技术达到省内先进水平。任副主任医师期间,平均每年诊治病人不少于1000人,主持和参加救治危重病人不少于25例,作学术报告不少于4次,带教下级医师不少于4人,医德医风年度考核等次为良好以上。 医疗机构中主要精力在业务管理岗位的人员,业务工作量应不少于上述规定的1/3。 |
眼科 | 精通专业理论知识,实践经验丰富,能够熟练组织开展危重症病人救治和解决复杂疑难病例的诊治,能承担院内外会诊,技术达到省内先进水平。任副主任医师期间,平均每年诊治病人不少于1000例,作为术者和第一助手参加手术不少于200台次(其中三级以上手术不少于60例),作学术报告不少于4次,带教下级医师不少于4人,医德医风年度考核等次为良好以上。 医疗机构中主要精力在业务管理岗位的人员,业务工作量应不少于上述规定的1/3。 |
口腔科 | 精通专业理论知识,实践经验丰富,能够熟练组织开展危重症病人救治和解决复杂疑难病例的诊治,能承担院内外会诊,技术达到省内先进水平。任副主任医师期间,平均每年诊治病人不少于800例,作为术者和第一助手参加手术不少于150台(其中三级以上手术不少于40例),作学术报告不少于4次,带教下级医师不少于4人,医德医风年度考核等次为良好以上。 医疗机构中主要精力在业务管理岗位的人员,业务工作量应不少于上述规定的1/3。 |
耳鼻喉科 | 精通专业理论知识,实践经验丰富,能够熟练组织开展危重症病人救治和解决复杂疑难病例的诊治,能承担院内外会诊,技术达到省内先进水平。任副主任医师期间,平均每年诊治病人不少于600例,作为术者和第一助手参加手术不少于150台次(其中三级以上手术不少于40例),作学术报告不少于4次,带教下级医师不少于4人,医德医风年度考核等次为良好以上。 医疗机构中主要精力在业务管理岗位的人员,业务工作量应不少于上述规定的1/3。 |
皮肤科 | 精通专业理论知识,实践经验丰富,能够熟练解决复杂疑难病例的诊治,能承担院内外会诊,技术达到省内先进水平。任副主任医师期间,平均每年诊治病人不少于600例,作学术报告不少于4次,带教下级医师不少于4人,医德医风年度考核等次为良好以上。 医疗机构中主要精力在业务管理岗位的人员,业务工作量应不少于上述规定的1/3。 |
病理科 | 精通专业理论知识,实践经验丰富,能解决疑难病例的诊断及重大技术问题,能承担院内外会诊,技术达到省内先进水平。任副主任医师期间,平均每年完成病理诊断不少于800例,作学术报告不少于4次,带教下级医师不少于4人,医德医风年度考核等次为良好以上。 医疗机构中主要精力在业务管理岗位的人员,业务工作量应不少于上述规定的1/3。 |
麻醉科 | 精通专业理论知识,实践经验丰富,熟练掌握各种危重病人和疑难手术的麻醉技术,能解决急救复苏和临床麻醉重大技术问题,能承担院内外会诊,技术达到省内先进水平。任副主任医师期间,平均每年指导麻醉不少于300例,作学术报告不少于4次,带教下级医师不少于4人,医德医风年度考核等次为良好以上。 医疗机构中主要精力在业务管理岗位的人员,业务工作量应不少于上述规定的1/3。 |
医学影像 | 精通专业理论知识,实践经验丰富,能熟练、正确地解决各系统疑难、复杂病例的影像诊断问题,能承担院内外会诊,技术达到省内先进水平。任副主任医师期间,平均每年诊断影像不少于800例,作学术报告不少于4次,带教下级医师不少于4人,医德医风年度考核等次为良好以上。 医疗机构中主要精力在业务管理岗位的人员,业务工作量应不少于上述规定的1/3。 |
公共卫生 | 精通专业理论和业务管理,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组织、指导重大公卫生项目实施和紧急公共卫生事件处理,水平达到省内先进水平。任副主任医师期间,平均每年参加处置公共卫生事件、承担公共卫生项目、执行重要公共卫生任务等合计不少于4项,作学术报告和业务培训不少于4次,带教下级医师不少于4人,医德医风年度考核等次为良好以上。 公共卫生机构中主要精力在行政管理岗位的人员,业务工作量应不少于上述规定的1/2。 |
医学检验 | 精通专业理论知识和检验方法,实践经验丰富,有熟练的技术操作能力,能解决复杂和重大的技术问题,能在实验方法选择、检验结果意义上提出前瞻性意见,技术达到省内先进水平。任副主任技师期间,平均每年检验标本不少于500例,作学术报告和业务培训不少于4次,带教下级检验技师不少于4人,医德医风年度考核等次为良好以上。 医疗卫生机构中主要精力在行政管理岗位的人员,业务工作量应不少于上述规定的1/3。 |
药学 | 精通临床药物理论和药物管理,在指导临床用药和药物管理方面有丰富实践经验,能够解决临床用药重大技术问题,技术达到省内先进水平。任副主任药师期间,平均每年参加临床用药讨论和指导患者用药不少于20次,药物管理无差错,作学术报告不少于4次,带教下级药师不少于4人,医德医风年度考核等次为良好以上。 医疗机构中主要精力在业务管理岗位的人员,业务工作量应不少于上述规定的1/3。 |
护理 | 精通护理专业理论、技术操作和护理管理,具有丰富的临床护理及管理工作经验,能组织、指导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护理,解决护理工作中复杂疑难问题,技术达到省内先进水平。任副主任护师期间,平均每年主持和参加危重病人护理查房不少于15次,作学术报告不少于4次,带教下级护师不少于4人,医德医风年度考核等次为良好以上。 医疗机构中主要精力在业务管理岗位的人员,业务工作量应不少于上述规定的1/3。 |
其他医技类 | 精通本专业理论知识,实践经验丰富,熟练、正确掌握设备维护与操作,能解决本专业疑难、复杂技术问题,技术达到省内先进水平。任副主任技师以来,平均每年为患者提供技术服务不少于500人次,作学术报告和业务培训不少于4次,带教下级技师不少于4人,医德医风年度考核等次为良好以上。 医疗机构中主要精力在业务管理岗位的人员,业务工作量应不少于上述规定的1/3。 |
中医 | 精通中医理论知识,实践经验丰富,能正确运用中医辩证论治方法解决复杂疑难病例,能承担院内外会诊,技术达到省内先进水平。任副主任中医师期间,平均每年诊治病人不少于400人,其中疑难病人不少于100例,作学术报告不少于4次,带教下级医师不少于4人,医德医风年度考核等次为良好以上。 医疗机构中主要精力在业务管理岗位的人员,业务工作量应不少于上述规定的1/3。 |
中西医结合 | 融会中医和西医理论知识,实践经验丰富,能正确运用中西医结合法解决复杂疑难病例,能承担院内外会诊,技术达到省内先进水平。任副主任中医师期间,平均每年诊治病人不少于400人,其中疑难病人不少于50例,作学术报告不少于4次,带教下级医师不少于4人,医德医风年度考核等次为良好以上。 医疗机构中主要精力在业务管理岗位的人员,业务工作量应不少于上述规定的1/3。 |
中药 | 精通中药知识和中药管理,熟知中药药性及炮制技术,在指导临床用药和中药管理方面有丰富实践经验,能够解决临床用药重大技术问题,技术达到省内先进水平。任副主任中药师期间,平均每年参加临床用药讨论和指导患者用药不少于20次,药物管理无差错,作学术报告和中药炮制技术培训不少于4次,带教下级中药师不少于4人,医德医风年度考核等次为良好以上。 医疗机构中主要精力在业务管理岗位的人员,业务工作量应不少于上述规定的1/3。 |
说明:1.业务工作要求围绕“技术能力、工作数量、服务质量”三个方面制定。2.“技术能力”采取实践技能全省统一考试的方式进行考核。3.“工作数量”由单位根据实际工作进行考核后提交《河北省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申报评审工作数量考核情况一览表》。4.“服务质量”由单位提供医德医风年度考核表复印件。
河北省卫生系列
副高级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
评定标准:系统掌握本学科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相关学科知识,较全面了解本专业国内外技术发展趋势,能将新技术成果应用于实际工作;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独立处理本专业较复杂技术难题的能力;工作业绩较突出,取得较大价值的专业技术研究成果,公开发表、出版较高水平的论文、著作;学术技术水平较高,具有指导下一级卫生技术人员业务工作的能力。
一、适用范围
本条件适用于在全省各级医疗卫生计生机构从事医、药、护、技专业技术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
二、资格设置
卫生系列副高级专业技术任职资格设置为:
(一)副主任医师、副主任中医师、中西医结合副主任医师
(二)副主任药师、副主任中药师
(三)副主任护师
(四)副主任技师
三、政治思想条件
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诚实守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取得卫生系列中级任职资格以来,年度考核等次为合格以上。
四、学历、资历、执业条件
获博士学位后,取得所从事专业中级任职资格满2年;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取得所从事专业中级任职资格满5年;县(市、区)属单位中的业务骨干,大学专科学历,取得所从事专业中级任职资格满7年。
申报副主任(中)医师、副主任护师,必须具有相应执业证书。
五、外语、计算机、实践技能条件
(一)掌握一门外语。参加全国职称外语统一考试,成绩符合规定要求。
(二)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参加全国或全省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成绩符合规定要求。
(三)掌握本专业实践技能。参加全省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任职资格实践技能考试,成绩符合规定要求。
六、专业技术工作经历(能力)条件
取得中级任职资格以来,具备下列条件:
(一)能够追踪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将新技术应用于工作实践;
(二)有较丰富的专业技术工作经验和较强的业务工作能力,能够解决本专业较复杂疑难问题,在业务工作中发挥较大作用,群众公认程度较高;
(三)具有组织科研和指导下一级卫生技术人员业务工作的能力;
(四)每年在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40周以上;
(五)积极参加医学继续教育,学分达到规定要求;
(六)技术水平、工作数量和服务质量到达《河北省卫生系列副高级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申报评审业务工作要求》(见附件)。
七、业绩成果条件
取得中级任职资格以来,具备下列条件:
(一)省属、设区市属单位人员,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获市(厅)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奖励1项(额定内完成人);
2.获市(厅)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奖励1项(完成人前3名);
3.经批准立项的省级以上科研课题,取得科技成果完成证书(完成人前2名);或经批准立项的市(厅)级科研课题,取得科技成果完成证书(完成人第1名)。
(二)县(市、区)属单位人员,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获市(厅)级及以上科技进步奖励(额定内完成人);
2.经批准立项的市(厅)级以上科研课题,并取得科技成果完成证书(完成人前2名);
3.主持引进开展新技术1项,独立完成50例以上,效果达到技术指标要求,经单位鉴定为填补本单位技术空白;
4.主持制定单位专项业务工作实施方案2项以上并组织实施,经单位鉴定为成效显著。
八、论文、著作条件
取得中级任职资格以来,具备下列条件:
(一)省属、设区市属单位人员,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公开出版著作1部(任主编,著作内容15万字以上)并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篇;
2.公开出版著作2部(任副主编,著作内容15万字以上)并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篇;
3.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篇;
4.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篇(其中核心期刊1篇)。
(二)县(市、区)属单位人员,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篇;
2.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篇。
九、破格条件
对不具备规定学历,符合现任职资格规定年限要求,或具备规定学历,符合现任职资格2年以上,确有突出贡献者,具备下列条件,可破格申报:
(一)具备第八条规定的论文、著作条件;
(二)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奖励1项,或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
十、附则
(一)凡冠有“以上”的,均含本级。
(二)学历必须是国家承认的正规学历,所学专业必须与本人所从事的专业相同或相近。
(三)国家级奖项是指国家科技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自然科学奖。省级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或其授权委托机构;部级是指国务院的部、委、总局等或其授权委托机构;市级是指设区市政府或其授权委托机构;厅级是指省政府组成部门或其授权委托机构。
(四)科研课题是指国家、省、市级科研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立项的研究课题,按照课题立项来源分为国家级、省(部)级、市(厅)级课题。非政府部门指定或授权的各行业协会、学会、研究会课题不予承认,各种以鉴定方式通过的计划外自选课题不予承认。
(五)单位鉴定是指由单位组织专家和业务骨干成立鉴定组,对申报人员主持的引进技术和工作实施方案集体评议并形成鉴定报告。鉴定报告应明确引进技术和工作实施方案的项目(题目)名称、主持人名称、项目实施效果、鉴定结论、鉴定组成员等内容,由单位主要领导签字并加盖公章。
(六)著作必须具有ISBN书号,学术期刊必须具有ISSN和CN刊号(不含增刊、专刊、特刊等)。核心期刊是指北京大学图书馆编制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收录的期刊(简称“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编制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收录的期刊(简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七)论文、著作、科研课题和科研奖励的内容必须与本人所从事的专业相一致或密切相关。
(八)论文必须是第一作者。主持是指第一负责人。
河北省卫生系列副高级
任职资格申报评审业务工作要求(试行)
专业 | 业务工作要求 |
全科医学 | 比较全面系统掌握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全科实践技能,有较丰富的全科医师带教和全科医师实践经验,具有开展全科诊疗、急症抢救、康复指导、健康促进、疾病预防、培养基层全科医师等能力,技术达到当地先进水平。任主治医师期间,每年诊治病人不少于2000人,急症处置不少于20例。每年举办学术讲座不少于2次,带教全科医师不少于20人,医德医风年度考核等次为良好以上。 医疗机构中主要精力在业务管理岗位的人员,业务工作量应不少于上述规定的1/3。 |
内科 | 熟练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实践能力较强,能够开展危重症病人救治和解决常见病、多发病以及较为复杂疑难病例的诊治,技术达到当地先进水平。任主治医师期间,平均每年诊治病人不少于800人,主持和参加救治危重病人不少于20例,作学术报告不少于2次,带教下级医师不少于2人,医德医风年度考核等次为良好以上。 医疗机构中主要精力在业务管理岗位的人员,业务工作量应不少于上述规定的1/3。 |
外科 | 熟练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实践能力较强,能够开展危重症病人救治和解决常见病、多发病以及较为复杂疑难病例的诊治,技术达到当地先进水平。任主治医师期间,平均每年诊治病人不少于800人,主持和参加急重症处置不少于20例,作为术者和第一助手完成手术不少于100台(其中二级以上手术不少于30台),作学术报告不少于2次,带教下级医师不少于2人,医德医风年度考核等次为良好以上。 医疗机构中主要精力在业务管理岗位的人员,业务工作量应不少于上述规定的1/3。 |
妇产科 | 熟练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实践能力较强,能够开展危重症病人救治和解决常见病、多发病以及较为复杂疑难病例的诊治,技术达到当地先进水平。任主治医师期间,平均每年诊治病人不少于300人,主持和参加救治危重病人不少于20例,作为术者和第一助手参加手术不少于100台(其中二级以上手术不少于30台),作学术报告不少于2次,带教下级医师不少于2人,医德医风年度考核等次为良好以上。 医疗机构中主要精力在业务管理岗位的人员,业务工作量应不少于上述规定的1/3。 |
儿科 | 熟练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实践能力较强,能够开展危重症病人救治和解决常见病、多发病以及较为复杂疑难病例的诊治,技术达到当地先进水平。任主治医师期间,平均每年诊治病人不少于800人,主持和参加救治危重病人不少于20例,作学术报告不少于2次,带教下级医师不少于2人,医德医风年度考核等次为良好以上。 医疗机构中主要精力在业务管理岗位的人员,业务工作量应不少于上述规定的1/3。 |
眼科 | 熟练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实践能力较强,能够开展危重症病人救治和解决常见病、多发病以及较为复杂疑难病例的诊治,技术达到当地先进水平。任主治医师期间,平均每年诊治病人不少于800例,作为术者和第一助手参加手术不少于150台次(其中二级以上手术不少于50例),作学术报告不少于2次,带教下级医师不少于2人,医德医风年度考核等次为良好以上。 医疗机构中主要精力在业务管理岗位的人员,业务工作量应不少于上述规定的1/3。 |
口腔科 | 熟练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实践能力较强,能够开展危重症病人救治和解决常见病、多发病以及较为复杂疑难病例的诊治,技术达到当地先进水平。任主治医师期间,平均每年诊治病人不少于600例,作为术者和第一助手参加手术不少于100台(二级以上手术不少于30例),作学术报告不少于2次,带教下级医师不少于2人,医德医风年度考核等次为良好以上。 医疗机构中主要精力在业务管理岗位的人员,业务工作量应不少于上述规定的1/3。 |
耳鼻喉科 | 熟练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实践能力较强,能够开展危重症病人救治和解决常见病、多发病以及较为复杂疑难病例的诊治,技术达到当地先进水平。任主治医师期间,平均每年诊治病人不少于400例,作为术者和第一助手参加手术不少于100台(其中二级以上手术不少于30例),作学术报告不少于2次,带教下级医师不少于2人,医德医风年度考核等次为良好以上。 医疗机构中主要精力在业务管理岗位的人员,业务工作量应不少于上述规定的1/3。 |
皮肤科 | 熟练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实践能力较强,能够解决常见病、多发病以及较为复杂疑难病例的诊治,技术达到当地先进水平。任主治医师期间,平均每年诊治病人不少于,400例,作学术报告不少于2次,带教下级医师不少于2人,医德医风年度考核等次为良好以上。 医疗机构中主要精力在业务管理岗位的人员,业务工作量应不少于上述规定的1/3。 |
病理科 | 熟练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实践能力较强,有熟练的技术操作能力和较丰富的诊断经验,能解决常见病例的诊断和技术问题,技术达到当地先进水平。任主治医师期间,平均每年完成病理诊断不少于500例,平均每年作学术报告不少于2次,带教下级医师不少于2人,医德医风年度考核等次为良好以上。 医疗机构中主要精力在业务管理岗位的人员,业务工作量应不少于上述规定的1/3。 |
麻醉科 | 熟练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实践能力较强,掌握各种手术的麻醉方法和处理麻醉并发症,技术达到当地先进水平。任主治医师期间,平均每年独立施行麻醉不少于300例,作学术报告不少于2次,带教下级医师不少于2人,医德医风年度考核等次为良好以上。 医疗机构中主要精力在业务管理岗位的人员,业务工作量应不少于上述规定的1/3。 |
医学影像 | 熟练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实践能力较强,能解决常见病和较为复杂病例影像诊断技术问题,技术达到当地先进水平。任主治医师期间,平均每年诊断影像不少于400例,作学术报告不少于2次,带教下级医师不少于2人,医德医风年度考核等次为良好以上。 医疗机构中主要精力在业务管理岗位的人员,业务工作量应不少于上述规定的1/3。 |
公共卫生 | 熟练掌握专业理论和业务管理,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能熟练开展日常公共卫生项目实施和公共卫生事件处理,技术达到当地先进水平。任主管医师期间,平均每年参加处置公共卫生事件、承担公共卫生项目、执行重要公共卫生任务等合计不少于2项,作学术报告和业务培训不少于2次,带教下级医师不少于2人,医德医风年度考核等次为良好以上。 公共卫生机构中主要精力在行政管理岗位的人员,业务工作量应不少于上述规定的1/2。 |
医学检验 | 熟练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检验方法,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能熟练开展日常检验和解决较复杂技术问题,能在实验方法选择、检验结果意义上提出指导性意见,技术达到当地先进水平。任主管技师期间,平均每年检验标本不少于1000例,作学术报告和业务培训不少于2次,带教下级检验技师不少于2人,医德医风年度考核等次为良好以上。 医疗卫生机构中主要精力在行政管理岗位的人员,业务工作量应不少于上述规定的1/3。 |
药学 | 熟练掌握临床药物理论和药物管理,有较丰富的临床药学工作经验,能熟练调剂处方,掌握常用制剂和剂型的配制,技术达到当地先进水平。任主管药师期间,平均每年参加临床用药讨论和指导患者用药不少于10次,药物管理无差错,作学术报告不少于2次,带教下级药师不少于2人,医德医风年度考核等次为良好以上。 医疗机构中主要精力在业务管理岗位的人员,业务工作量应不少于上述规定的1/3。 |
护理 | 熟练掌握护理专业理论、技术操作和管理,有较丰富的护理工作经验及解决复杂疑难技术的能力,能够组织开展危重病人抢救与护理,技术达到当地先进水平。任主管护师期间,平均每年主持和参加重危病人的护理查房不少于10次,,作学术报告不少于2次,带教下级护师不少于2人,医德医风年度考核等次为良好以上。 医疗机构中主要精力在业务管理岗位的人员,业务工作量应不少于上述规定的1/3。 |
其他医技类 | 熟练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实践能力较强,熟练掌握设备维护与操作技术,能解决本专业日常和较为复杂技术问题,技术达到当地先进水平。任主管技师期间,平均每年为患者提供技术服务不少于800人次,作学术报告和业务培训不少于2次,带教下级技师不少于2人,医德医风年度考核等次为良好以上。 医疗机构中主要精力在业务管理岗位的人员,业务工作量应不少于上述规定的1/3。 |
中医 | 熟练掌握中医理论知识,实践能力较强,能正确运用中医辩证论治方法解决常见病、多发病以及较为复杂疑难病例的诊治,达到达到当地先进水平。任主治中医师期间,平均每年诊治病人不少于300人,其中疑难病人不少于50例,作学术报告不少于2次,带教下级医师不少于2人,医德医风年度考核等次为良好以上。 医疗机构中主要精力在业务管理岗位的人员,业务工作量应不少于上述规定的1/3。 |
中西医结合 | 熟练掌握中医和西医理论知识,实践能力较强,能正确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解决常见病、多发病以及较为复杂疑难病例的诊治,技术达到当地先进水平。任主治中医师期间,平均每年诊治病人不少于300人,其中疑难病人不少于30例,作学术报告不少于2次,带教下级医师不少于2人,医德医风年度考核等次为良好以上。 医疗机构中主要精力在业务管理岗位的人员,业务工作量应不少于上述规定的1/3。 |
中药 | 掌握中药知识和中药管理,熟知中药药性及炮制技术,有较丰富的中药使用和管理工作经验,能熟练调剂处方,熟知配伍禁忌,能够提供中药咨询服务,技术达到当地先进水平。任主管中药师期间,平均每年参加临床用药讨论和指导患者用药不少于10次,中药管理无差错,作学术报告和中药炮制技术培训不少于2次,带教下级中药师不少于2人,医德医风年度考核等次为良好以上。 医疗机构中主要精力在业务管理岗位的人员,业务工作量应不少于上述规定的1/3。 |
说明:1.业务工作要求围绕“技术能力、工作数量、服务质量”三个方面制定。2.“技术能力”采取实践技能全省统一考试的方式进行考核。3.“工作数量”由单位根据实际工作进行考核后提交《河北省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申报评审工作数量考核情况一览表》。4.“服务质量”由单位提供医德医风年度考核表复印件。
河北省卫生系列
基层人员副高级专业技术任职资格
申报评审条件
评定标准:应系统掌握本学科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相关学科知识,有较丰富的基层卫生实践经验,具有独立处理本专业较复杂技术难题的能力;工作业绩较突出,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具备指导下一级卫生技术人员业务工作的能力。
一、适用范围
本条件仅适用于在全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中从事医、药、护、技专业技术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
二、资格设置
卫生系列基层人员副高级专业技术任职资格设置为:
(一)副主任医师、副主任中医师、中西医结合副主任医师
(二)副主任药师、副主任中药师
(三)副主任护师
(四)副主任技师
三、政治思想条件
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诚实守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取得卫生系列中级任职资格以来,年度考核等次为合格以上。
四、学历、资历、执业条件
本科以上学历,取得所从事专业中级任职资格满5年;大学专科学历,取得所从事专业中级任职资格满7年。
申报副主任(中)医师、副主任护师,必须具有相应执业证书。
五、实践技能条件
掌握本专业实践技能。参加全省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任职资格实践技能考试,成绩符合规定要求。
六、专业技术工作经历(能力)条件
取得中级任职资格以来,具备下列条件:
(一)能够追踪本专业国内现状及发展趋势,将新技术应用于工作实践;
(二)有较丰富的基层卫生工作实践经验和技术操作能力,能熟练处理本专业工作中复杂问题,在业务工作中发挥较大作用,群众公认程度较高;
(三)具有指导和组织本单位的专业技术工作,培养带教本专业下级卫生技术人员业务工作和学习的能力;
(四)每年在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40周以上;
(五)有在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进修学习累计半年的经历;
(六)技术水平、工作数量和服务质量到达《河北省卫生系列基层人员副高级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申报评审业务工作要求》(见附件)。
七、业绩条件
取得中级任职资格以来,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篇,或参加县级及以上学术会议交流论文1篇;
(二)独立撰写并经单位鉴定为优秀的病例分析报告2篇(每篇内容不少于2000字);
(三)独立撰写并经单位鉴定为优秀的单项技术工作体会2篇(每篇内容不少于2000字)。
八、附则
(一)凡冠有“以上”的,均含本级。
(二)学历必须是国家承认的正规学历,所学专业必须与本人所从事的专业相同或相近。
(三)论文、分析报告、工作体会必须是第一作者,内容必须与本人所从事的专业相一致或密切相关。
(四)单位鉴定是指由单位组织业务骨干成立鉴定组,对申报人员撰写的病例分析报告和工作体会集体评议并形成鉴定报告。鉴定报告应明确病例分析报告和工作体会的题目名称、作者名称、鉴定意见、鉴定组成员等内容,由单位主要领导签字并加盖公章。
(五)按本条件申报评审取得的副高级任职资格仅限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使用,流动到上级医疗卫生机构后需按相应条件重新申报评审。
(六)经县(市、区)及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成立的民营医疗机构中的卫生技术人员可执行本条件。
河北省卫生系列基层人员副高级
任职资格申报评审业务工作要求(试行)
专业 | 业务工作要求 |
全科医学 | 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全科实践技能,有较为丰富的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经验,具有开展全科诊疗、急症抢救、康复指导、健康促进、疾病预防、基层卫生管理等能力,技术达到当地先进水平。任主治医师期间,平均每年提供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不少于2000人,主持和参加急症处置不少于10例,开展健康宣传和业务培训不少于2次,带教下级医师和乡村医生不少于2人,医德医风年度考核等次为良好以上。 基层医疗机构中主要精力在行政管理岗位的人员,业务工作量应不少于上述规定的1/3。 |
内科 | 熟练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实践能力较强,能够开展急症病人处置和解决常见病、多发病以及较为复杂疑难病例的诊治,技术达到当地先进水平。任主治医师期间,平均每年为患者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不少于1500人,急症处置不少于10例,开展健康宣传和业务培训不少于2次,带教下级医师不少于2人,医德医风年度考核等次为良好以上。 基层医疗机构中主要精力在行政管理岗位的人员,业务工作量应不少于上述规定的1/3。 |
外科 | 熟练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实践能力较强,能够开展急症病人处置和解决常见病、多发病以及较为复杂疑难病例的诊治,技术达到当地先进水平。任主治医师期间,平均每年接诊外科病人不少于1000人,急症处置不少于10例,开展健康宣传和业务培训不少于2次,带教下级医师不少于2人,医德医风年度考核等次为良好以上。 基层医疗机构中主要精力在行政管理岗位的人员,业务工作量应不少于上述规定的1/3。 |
妇产科 | 熟练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实践能力较强,能够开展急症病人处置和解决常见病、多发病以及较为复杂疑难病例的诊治,技术达到当地先进水平。任主治医师期间,平均每年接诊患者不少于800人,急症处置不少于10例,开展健康宣传和业务培训不少于2次,带教下级医师不少于2人,医德医风年度考核等次为良好以上。 基层医疗机构中主要精力在行政管理岗位的人员,业务工作量应不少于上述规定的1/3。 |
儿科 | 熟练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实践能力较强,能够开展急症病人处置和解决常见病、多发病以及较为复杂疑难病例的诊治,技术达到当地先进水平。任主治医师期间,平均每年接诊患者不少于800人,急症处置不少于10例,开展健康宣传和业务培训不少于2次,带教下级医师不少于2人,医德医风年度考核等次为良好以上。 医基层疗机构中主要精力在行政管理岗位的人员,业务工作量应不少于上述规定的1/3。 |
五官科 | 熟练掌握眼科、口腔科和耳鼻喉科专业理论知识,实践能力较强,能够开展急症病人处置和解决常见病、多发病以及较为复杂疑难病例的诊治,技术达到当地先进水平。任主治医师期间,平均每年接诊患者不少于800例,开展健康宣传和业务培训不少于2次,带教下级医师不少于2人,医德医风年度考核等次为良好以上。 基层医疗机构中主要精力在行政管理岗位的人员,业务工作量应不少于上述规定的1/3。 |
麻醉科 | 熟练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实践能力较强,掌握常用手术的麻醉方法和处理麻醉并发症,技术达到当地先进水平。任主治医师期间,平均每年独立施行麻醉不少于100例,开展业务培训不少于2次,带教下级医师不少于2人,医德医风年度考核等次为良好以上。 基层医疗机构中主要精力在行政管理岗位的人员,业务工作量应不少于上述规定的1/3。 |
医学影像 | 熟练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实践能力较强,能解决常见和较为复杂病例诊断技术问题诊断技术达到当地先进水平。任主治医师期间,平均每年诊断影像不少于300例,开展业务培训不少于2次,带教下级医师不少于2人,医德医风年度考核等次为良好以上。 基层医疗机构中主要精力在行政管理岗位的人员,业务工作量应不少于上述规定的1/3。 |
公共卫生 | 熟练掌握专业理论和业务管理,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能熟练开展日常公共卫生项目实施和公共卫生事件处理,技术达到当地先进水平。任主管医师期间,平均每年为当地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不少于5000人次,开展健康宣传和业务培训不少于2次,带教下级医师不少于2人,医德医风年度考核等次为良好以上。 基层医疗机构中主要精力在行政管理岗位的人员,业务工作量应不少于上述规定的1/3。 |
医学检验 | 熟练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检验方法,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能熟练开展常规检验和解决较复杂技术问题,技术达到当地先进水平。任主管技师期间,平均每年检验标本不少于1000例,开展业务培训不少于2次,带教下级检验技师不少于2人,医德医风年度考核等次为良好以上。 基层医疗机构中主要精力在行政管理岗位的人员,业务工作量应不少于上述规定的1/3。 |
药学 | 掌握临床药物理论和药物管理,有较丰富的医院药学工作经验,能熟练调剂处方,技术达到当地先进水平。任主管药师期间,平均每年调剂处方不少于3000张,药物管理无差错,开展健康宣传和业务培训不少于2次,带教下级药师不少于2人,医德医风年度考核等次为良好以上。 基层医疗机构中主要精力在行政管理岗位的人员,业务工作量应不少于上述规定的1/3。 |
护理 | 熟练掌握护理专业理论、技术操作和管理,有较丰富的护理工作经验及解决复杂疑难技术的能力,能够组织开展急症病人抢救与护理,技术达到当地先进水平。任主管护师期间,平均每年直接护理病人不少于1000人次,开展健康宣传和业务培训不少于2次,带教下级护师不少于2人,医德医风年度考核等次为良好以上。 基层医疗机构中主要精力在行政管理岗位的人员,业务工作量应不少于上述规定的1/3。 |
其他医技类 | 熟练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实践能力较强,熟练掌握设备维护与操作技术,能解决本专业日常和较为复杂技术问题,技术达到当地先进水平。任主管技师期间,平均每年为患者提供技术服务不少于800人次,开展业务培训不少于2次,带教下级技师不少于2人。医德医风年度考核等次为良好以上。 基层医疗机构中主要精力在行政管理岗位的人员,业务工作量应不少于上述规定的1/3。 |
中医 | 熟练掌握中医理论知识,实践能力较强,能运用中医辩证论治方法解决常见病、多发病以及较为复杂疑难病例的诊治,技术达到当地先进水平。任主治中医师期间,平均每年接诊病人不少于800人次,其中疑难病人不少于20例,开展健康宣传和业务培训不少于2次,带教下级医师不少于2人,医德医风年度考核等次为良好以上。 医疗机构中主要精力在行政管理岗位的人员,业务工作量应不少于上述规定的1/3。 |
中西医结合 | 熟练掌握中医和理论知识,实践能力较强,能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解决常见病、多发病以及较为复杂疑难病例的诊治,技术达到当地先进水平。任主治中医师期间,平均每年接诊病人不少于800人次,其中疑难病人不少于20例,开展健康宣传和业务培训不少于2次,带教下级医师不少于2人,医德医风年度考核等次为良好以上。 基层医疗机构中主要精力在行政管理岗位的人员,业务工作量应不少于上述规定的1/3。 |
中药 | 掌握中药知识和中药管理,熟知中药药性及炮制技术,有较丰富的中药使用和管理工作经验,能熟练调剂处方,熟知配伍禁忌,能够提供中药咨询服务,技术达到当地先进水平。任主管中药师期间,平均每年调剂处方不少于1000张,中药管理无差错,开展业务培训不少于2次,带教下级中药师不少于2人,医德医风年度考核等次为良好以上。 基层医疗机构中主要精力在行政管理岗位的人员,业务工作量应不少于上述规定的1/3。 |
说明:1.业务工作要求围绕“技术能力、工作数量、服务质量”三个方面制定。2.“技术能力”采取实践技能全省统一考试的方式进行考核。3.“工作数量”由单位根据实际工作进行考核后提交《河北省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申报评审工作数量考核情况一览表》。4.“服务质量”由单位提供医德医风年度考核表复印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