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企业管理水平,对企业的发展和
经济效益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固定资产管理为例,对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然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
关键词: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
1引言
随着市场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电力企业的生产模式、运行模式、营销模式以及管理模式有了很大变革,市场竞争力得到了明显提升,但由于市场
经济体制下企业的竞争不断加剧,电力企业的运行成本和经济效益之间的矛盾仍未得到有效解决。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不仅需要生产技术的革新,更需要
管理水平的提升,固定资产作为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该部分的
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分析
2.1特点分析
电力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支柱性企业,加强对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和运行效率,促进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电力企业具有自身的特征,在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时,要结合电力企业的特征进行分析,寻找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电力企业运行过程中包含的资料和设备较多,涉及的范围较广,只有将不同的资产进行合理分类和记录,才能实现高效管理,尤其是对于大型电力企业来说,更需要对资产进行准确统计,如实记录,科学分类,最终实现高效化管理。
2.2问题分析
我国电力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资产运行效率,降低了企业经济利益,具体表现为:
2.2.1固定资产更新不及时
近年来,电力企业的改革速度和发展规模不断提升,其固定资产规模也有了很大改变。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目录更新不及时,严重影响了管理部门的运行效率。电力企业生产运行涉及的固定资产规模和数量较多,不同的固定资产管理项目需要使用不同的管理方式和登记方式,给统计工作带来很大难度;而固定资产登记形式没有固定标准,且更新速度较慢,同样也降低了企业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效率。
2.2.2管理体制不完善
我国电力企业在管理固定资产过程中,其管理流程并不完善,而且缺乏相应的监管机制和改进措施。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缺乏严格统一的管理,各部门对自己内部事物处理的随意性较强;而监督体制的缺失更加重了这种不科学管理流程的危害性。电力企业不同部门的管理职责不同,生产部门应对生产和施工的实物进行重点管理;财务部门则应将主要精力放在财务工作上,各部门岗位人员各司其职,协作配合,最终实现固定资产管理的完整性和高效性。
2.2.3管理人员问题
社会的不断发展促使各行业的生产和管理不断变革,社会对电力企业的发展要求也逐渐提高。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局势,电力企业管理方面的漏洞日渐明显,电力企业中的施工部门将工作重点放在施工作业上,而对管理工作则较为轻视,无法对施工工作上的具体程序进行审批和管理,导致施工企业内部管理混乱,土地使用审批不合格等问题屡次出现,影响了企业的正常施工。一般来说,财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须按照相关的规定履行自己的职责,但实际情况下,财务人员为了自己方便,没有对企业固定资产进行规范记录和整理,使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缺乏科学性、统一性和规范性。
2.2.4定期检查工作中的不足
电力企业管理效率的提升,需要相关监管部门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落实自己的职责,加强对企业固定资产的核查力度。企业在经营过程,固定资产一般采取提前购置的方式,这就不可避免的要面对固定资产贬值的问题,因此财务部门账面上的信息一般会高于固定资产的实际价格,进而影响了对企业财务信息的准确判断。近几年,电力企业发展速度较快,新项目的构建投入较多,资金支出也随之增加,而这些构建项目的项目价值和实际记录之间的差距则逐渐加大,需要定期对部门账目进行监察,确保记录信息与实际信息的一致性。
2.3对策研究
电力企业的生产与管理,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影响较大,加强对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可有效降低企业的运行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我国电力行业的稳步发展。鉴于我国电力企业固定资产运行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应从信息记录、信息化管理以及监督管理方面进行改进,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及时更新
档案管理信息。电力企业对自己内部管理重视力度不够,尤其是施工工程资料的管理上更是存在混乱状态,必须对这些信息进行规范化处理,及时更新企业固定资产的登记情况和管理状况;明确各部门的权利和责任,要求各部门、各岗位人员各司其职,团结协作,保障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的完整性、规范性和及时性,杜绝虚假信息导致的决策失误。
第二,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化水平。电力企业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经在规模和数量上取得了较大发展,不同类型的电力企业也逐渐形成。电力企业的发展对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管理人员应充分发挥现代技术优势,将信息化管理技术引入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当中,促进管理部门的管理效率。信息化管理技术能将不同的施工项目进行快速、准确的分类管理,并能对固定资产的信息进行实时维护和定期更新,保障资产信息的完整性和时效性,提升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效率和透明度。
第三,完善固定资产监管机制。电力企业在运行过程中,会不断购置固定资产,同时也会报废部分固定资产,这就需要管理部门要加强监管,完善相应程序的评估和审核。资产报废方面,应由专门的部门填写报废资产申请表,通过审核后才能在制度层面进行报废;对已经实施报废的固定资产应进行专门的处理,如可将这部分信息在管理平台上进行公布,在公司内部或者部门间进行流转,或者进行公开发售;对于具有利用价值的报废材料,应作为替代品进一步发挥其利用价值,减少资产的闲置率。
3结语
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管理效率的提升。固定资产作为电力
企业管理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其运行效率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分析
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其问题,采取有效改进措施,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牟雪娜. 基层供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研究[D].华北
电力大学(北京),2011.
[2]王猛. 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 中国总会计师,2014,11:109-110.
[3]王祥. 论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J]. 现代经济信息,2014,11:298-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