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观察癌痛贴膏治疗癌痛属于寒凝血瘀型的疗效。方法:收集福建省人民医院门诊及传统内科病房寒凝血瘀型中晚期肿瘤癌痛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20例,对照组给药盐酸吗啡缓释片,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癌痛贴膏穴位贴敷。结果: 两组用药前NRS评分无比较意义 (P >0. 05 ),用药后治疗组NRS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疼痛缓解有效率治疗组为90%,明显较对照组70%高(P<0.05);两组均出现轻微不良反应,对症处理后缓解,未见呼吸抑制等严重副反应出现。结论:癌痛贴膏可有效缓解寒凝血瘀型癌痛,安全性值得信赖,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癌痛贴膏;癌痛;寒凝血瘀型
癌痛为癌症患者带来的折磨苦不堪言,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范围内每天的癌痛患者不低于500万,我国不低于100万[1]。目前,癌痛控制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癌症综合规划的一大重项。我科采用穴位贴敷配合中药治疗中晚期癌性疼痛,已初步应用于临床,并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收集福建省人民医院门诊及传统内科病房寒凝血瘀型中晚期肿瘤癌痛患者40例,男17例,女23例,平均(56.6±4.2)岁,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20例。
1.2纳入标准:
(1)中晚期癌变患者;(2)痛点≤3处;(3)癌性躯体痛;(4)癌痛中医证型属于寒凝血瘀型;(5)无智力及语言表达障碍,能够较为准确地判断自身疼痛程度;(6)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方法
对照组:给予盐酸吗啡缓释片治疗30min。治疗组:给予盐酸吗啡缓释片,加用癌痛贴膏(由福建省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提供)穴位貼敷治疗30min。两组盐酸吗啡缓释片初始剂量为30mg,每12h一次,以后根据疼痛情况调整盐酸吗啡缓释片剂量。日剂量增至150mg时疼痛仍无缓解者,加用肌肉注射吗啡或采用镇痛泵或其他强效镇痛药,不能口服者通过肛门给药或透皮贴剂。癌痛贴膏穴位貼敷的使用方法:将其放置皮肤表面(疼痛处)30min。两组每天治疗一次,持续治疗7d。治疗期间,观察疼痛缓解情况、不良反应,填写临床观察记录表。
1.4疗效观察指标
(1)疼痛强度:治疗前、后分别采用数字评估法(NRS)[2]结合问诊对患者疼痛强度进行评估:无痛为0分,疼痛轻度1-3分,中度4-6分,重度7-10分。NRS减少到0分为疼痛完全缓解(CR),NRS评分减少l/2—3/4,不影响睡眠为部分缓解(PR),NRS评分减少小于1/2,疼痛仍明显为轻度缓解(MR),NRS评分无减少为无效(NP)[3]。疼痛缓解疗效为CP+CR+PR。
采用t和X2检验。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疼痛强度及疼痛缓解疗效比较
两组用药前NRS评分无比较意义 (P >0. 05 ),用药后治疗组NRS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疼痛缓解有效率治疗组为90%,明显较对照组70%高(P<0.05)。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强度及疼痛缓解疗效比较
时间 观察组(n=20) 对照组(n=20) F 值
均值 范围 均值 范围
治疗前 7.11 1~10 7.07 1~10 —
治疗后
1d 4.59* 0~10 5.94 1~10 37.94
2d 3.77* 0~9 4.81 1~10 25.83
3d 3.35* 0~9 4.53 1~10 17.74
4d 2.85* 0~9 4.01 1~9 20.41
5d 2.78* 0~9 3.79 1~9 12.55
6d 2.65* 0~9 3.54 0~9 11.72
7d 2.55* 0~9 3.21 0~9 9.03
CP+CR+PR[n(%)] 18(90%)* 14(70%) 5.57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均出现轻微不良反应,对症处理后缓解,未见呼吸抑制等严重副反应出现。
表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不良反应 观察组(n=20) 对照组(n=20)
便秘 1 3
排尿困难 1 2
恶心呕吐 0 1
嗜睡 2 1
头晕 1 1
胃部不适 2 0
3.讨论
癌痛是癌症患者常见的痛苦症状之一,晚期癌症患者疼痛率不低于75%[4]。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范围内每天的癌痛患者不低于500万,我国不低于100万。癌痛为癌症患者带来了巨大的身心创伤,在癌症患者接受抗癌治疗过程中,镇痛治疗显得尤为关键,不仅可达到缓解疼痛的效果,同时还可提高其抗癌治疗的信心[5]。
从中医的角度讲,中晚期肿瘤患者发生癌痛,病程往往迁延不治,所以其发病机制与气血失调,经络不通,瘀血阻滞密切相关。我科采用穴位贴敷配合中药治疗中晚期癌性疼痛,已初步应用于临床,并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及技术经济价值。癌痛贴膏选用三棱、莪术、川草乌、细辛、肉桂等制成,其中三棱、莪术具有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的功效,川草乌散寒止痛、温经,细辛祛风散寒、止痛通窍,肉桂除积冷、通血脉,针对寒凝血瘀型中晚期肿瘤癌痛患者,可使经脉通畅,瘀血消散,减轻毒素产生,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每日疼痛强度NR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疼痛缓解疗效明显较盐酸吗啡缓释片治疗好,同时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综上所述,癌痛贴膏可有效缓解寒凝血瘀型癌痛,安全性值得信赖,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赵炜. 痛块消巴布剂制剂工艺及治疗癌痛的临床和机理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3.
[2]王妙苗,王杰军. 癌痛的发生机制及其相关药物治疗的研究现状[J]. 临床肿瘤学杂志,2011,07(23):662-666.
[3]侯晓峰. 盐酸吗啡缓释片与硫酸吗啡缓释片对控制癌性疼痛的临床对比研究[J]. 中国医药科学,2014,02:100-101+104.
[4]李竟长,倪秉强,秦佳宁,朱州,陈日新. 盐酸吗啡缓释片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中重度癌痛的临床观察[J]. 检验
医学与临床,2014,11:1562-1563+1565.
[5]何海燕,朱京慈,彭娜. 癌痛自我效能感影响因素的研究[J].
护理研究,2010,22(14):1987-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