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期刊网,各类期刊发表、期刊投稿权威机构

客服中心

  • QQ:854727998
  • Email:lunwen133@163.com
  •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嘉禾路337号

您的位置:首页 > > 医学论文

盐酸度洛西汀与盐酸文拉法辛治疗躯体化障碍的疗效比较
发表时间:2017-03-28     阅读次数:     字体:【
[摘要] 目的 比较盐酸度洛西汀与盐酸文拉法辛在治疗躯体化障碍过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2年8月-2014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躯体化障碍治疗的患者98例,按照入院顺序的不同分为盐酸度洛西汀组和盐酸文拉法辛组,每组各有患者49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盐酸度洛西汀组和盐酸文拉法辛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酸文拉法辛组的不良反应相对较为突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躯体化障碍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盐酸度洛西汀与盐酸文拉法辛的临床疗效相当,均可以作为治疗的一线药物,但是盐酸文拉法辛引起患者的不良反应更为突出。
  关键词:盐酸度洛西汀;盐酸文拉法辛;躯体化障碍;不良反应
  躯体化障碍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主要以多种多样、经常变化以及反复出现的躯体不适和疼痛为主要的临床症状和表现,同时,患者也在一定的程度上伴有焦虑和抑郁,与其躯体的症状互为因果,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增加了临床治疗的难度,因此,为了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率和质量,就应该分析更好的临床治疗药物[1-2]。本文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躯体化障碍治疗的患者98例为实验研究的对象,比较了盐酸度洛西汀与盐酸文拉法辛在治疗躯体化障碍过程中的临床疗效,并取得了相对满意的效果,实验分析结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躯体化障碍治疗的患者98例为实验研究的对象,其中男性患者有32例,女性患者有66例,年龄最大的患者为60岁,年龄最小的患者为18岁,患者平均年龄为(44.2±3.6)岁,患者病程在2-28年之间,平均病程为(11.3±1.6)年,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均未接受过任何抗抑郁剂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按照入院顺序的不同分为盐酸度洛西汀组和盐酸文拉法辛组,每组各有患者49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的比较上没有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组接受药物治疗前均停药清洗一周,之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不同的药物治疗:盐酸度洛西汀组患者给予盐酸度洛西汀治疗,治疗的剂量为每天30-60mg;盐酸文拉法辛组患者给予盐酸文拉法辛治疗,治疗的剂量为每天75-150mg,同时,可以根据两组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每天1mg的劳拉西泮联合治疗,两组患者连续治疗的时间均在6个星期以上。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等均进行全面的观察和记录,以供实验统计和分析。
  以HAMD加分率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判断,患者减分率在75%以上为痊愈;减分率在50%-74%之间为显著进步;减分率在25%-49%之间为进步,减分率小于25%为无效,有效率=痊愈+显著进步+进步。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试验研究中出现的所有相关数据均运用SPSS18.O统计学软件完成分析、整理和录入。以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用配对t分析组间构成比,用卡方(X2)检验计量资料,P<0.05为实验数据结果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结果
  2.1盐酸度洛西汀组和盐酸文拉法辛组各有49例患者,两组患者间临床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组别 例数 痊愈 显著进步 进步 无效 有效率
  盐酸度洛西汀组 46 17 15 13 1 97.8%
  盐酸文拉法辛组 46 17 14 13 2 95.7%
  *注:盐酸度洛西汀组与盐酸文拉法辛组比较,P>0.05。
  2.2盐酸度洛西汀组有49例患者,其中发生轻度头晕、嗜睡、食欲下降、头痛和哈气、疲乏的患者有6例,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2%;盐酸文拉法辛组有49例患者,其中发生高血压、出汗、头晕、恶心、呕吐以及便秘、食欲下降的患者有11例,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2.4%,盐酸文拉法辛组部分患者出现了狂躁、窦性心动过速和性功能障碍,盐酸文拉法辛组的不良反应相对较为突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躯体化障碍为一类以各种躯体临床体征为主要的特征的神经症,临床上暂时并没有其病理和生理机制,但是这一疾病的发生与患者心理因素和内心冲突均有着一定的关系。这一疾病往往有较多的主诉情况,且症状变化较快,累及的器官和相对较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正常工作均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3]。
  盐酸文拉法辛在临床上被认为是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一种有效药物,属于选择性5-HT以及NE再摄取抑制剂,其在对躯体化障碍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效果。而盐酸度洛西汀为新型的抗抑郁药物,具有较好的神经保护作用,可以更好的恢复患者神经的可塑性,改善了患者抑郁和焦虑的情况,并减少了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耐受性。由此可见,在对躯体化障碍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盐酸度洛西汀的运用更好的缓解了患者的不良情绪并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各种躯体症状,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4-5]。在本次试验研究中,盐酸度洛西汀组和盐酸文拉法辛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酸文拉法辛组的不良反应相对较为突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对躯体化障碍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盐酸度洛西汀与盐酸文拉法辛的临床疗效相当,均可以作为治疗的一线药物,但是盐酸文拉法辛引起患者的不良反应更为突出。
  参考文献
  [1]潘国良.盐酸度洛西汀与盐酸文拉法辛治疗躯体化障碍的疗效比较[J].中国民康医学.2012,24(23):2864-2866
  [2]安璐璇,张天亮.度洛西汀联合帕利哌酮治疗躯体化障碍的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 医 学 版).2012,50(04) :137-138
  [3]赵天辉.中药与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躯体化障碍临床对照研究[J].中外健康文摘.2014,06:121-122,123
  [4]康瑞.氟伏沙明联合舒眠胶囊治疗躯体化障碍疗效观察[J].精神医学杂志.2015,04:295-296
  [5]夏立坚.氨磺必利片合并文拉法辛缓释胶囊治疗躯体化障碍对照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09:97-98


 
上一篇:社区内科疾病患者不良心理情绪及干预措施分析
下一篇:机化性肺炎HRCT征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