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论文发表——ATP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42例报告
内科心血管组
惠曼华 周北玲 郭湘萍 刘雪玲
.
近年来国内外文献对ATP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 (PSVT)屡有报道,我院由85年 7 月至87年 7月共试用ATP治疗PSYT42铡,
54次。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持续时间:PSVT终止后瞬间出现的心律紊
乱称瞬间心律失常,所持续雕时间为瞬间心律失常持续时间,3.恢复窦性心律时间 从给药开始至出现正常赛性心律时间 I4.副作用 。
临床资料 结 果
一 、 瘸倒选择 t 42例病 人中男性l3倒,女性29例,平均年龄41.8±18.2岁,其中冠心病 4例, 高心病 1例 ,予激症侯群 l1例,无器质性心脏病26例。
病人均有长期反复发作病史,病程3~3O
年,来医院时均经心电图证实为PSVT,12
例曾用压眼球,压迫颈动脉窦无效,改用升压药物治疗效果亦不满意,后多以西地兰静脉推注复律,但复律时间较长 2~10tj',时,4例西地兰无效改用异博定,乙胺碘跌酮静
注,其中 1例仍无效后改电转复律,本病人
因反复发作 PSVT,电量逐渐 由180增至200,250,300瓦秒,最后300瓦秒仍无效改用ATP复律成功。
二、绐芮方法:ATP20mg直接静脉 推注,或 ATP20mg.~l入 阿托品0.5rag混合静脉推注,速度均为 5秒以 内,如 PSVT来终止, 5~10分钟后再加量 (ATP40mg) 重
复给药一次,如仍来转复则为无效。
三、现察方法:转复前做心电图,转律
过程是在心电示波监护和心电图连续纪录观
察下进行的,观察内容包括;1.起效时间:从
给药戛PSVT终I时间,2.瞬间心律失.常及
一 、 疗效观察。42例PSYT患者接受 A TP治疗转律成功者38例,故总有效率这
90.5 ,ATP组及 ATP+阿托品组有效率观察结果见表I:
裘 I 疗效观察
孺
A TP+阿托品韭31I29198.5
两组比较 P<0.05,有显著 差异。
由表I可以看出ATP加阿托品混合注射治疗疗效较高,其原因可能为加用阿托品后窦停时间短,瞬间心律紊乱减少,由早搏再次诱发折返机会下降,故PSVT复发的机 率下降,疗效增加,42捌患者中有12例第一次推注20mgATP无效,改用40rag推 注时 8倒又获得成功,无效者倪 4例。
复律成功的关键是静推速度,我们曾对l1例患者静脉点滴 ATP,5例患者静脉缓推 ATP (5分钟以上)心律均无任 何曼化,故要想得到满意效果,必须 在 5秒 钟 “’或
更短的对间内将药推注完毕。
·i ,
=、起效时间与瞬间心律紊乱时间;
寰 I 起动时间厦瞬闻心绛紊乱时间
别 ATP组 ATP组 +
时 间 \ i 阿托品组
平均起效时间 124+11.2秒 23±10.9私
瞬同心律紊乱时间f28±16秒 9.I±6.2私
由表 I可 以看出ATP组与 ATP加 阿托 j 品组在平均起效时间上基本相似,均在 1分
钟内起动,但加入阿托品后瞬间心律素乱时
阆明显缩短,从而提高了疗效,减少了副作用。
三,瞬间心律失常殛恢复赛性 心律 时闻;ATP复律可发生瞬间心律失常,一般在起效后均有一段窦停,窭停后出现房性,结性
或壹性异位搏动,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
齐,个别病人出现 Ⅱ度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再经过 3~ 4秒转为正常窦性心律,我们观察的42倪54次转律中,房早发生率88 ,室
早结早发生率82 ,此种早搏无临床意义,瞬间即可消失,但有时可再次 “点燃 折返循环,降低疗效。严重的心律失常均发生在仅
甩 ATP组 ,窦停长达 4~ 5秒 2 例,短 阵I度房室传导阻滞 1例,短陈室速 1例,均来加处理自行消失,ATP一阿托品组未发现严重心律失常。一般在推药后 1~ 2分 钟后可恢复窦性心律。
四、■ 作用:ATP转复心律大多数病例无
特殊反应,部分病人在转律过程申诉头晕,
胸闷,气急,可能与瞬间心律失常有关,部分病人有一过性血压下降,以上情况均不需特殊处理, 1~ 2分钟后可 自行好转。有文献曾报导静注ATP偶有过敏反应,心 跳骤
停者,故静注 ATP前必须做好抢救准备且
在监护下进行。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讨 论
一 、 ATP治疗PSVT具有方法简单,起
效迅速,疗效确切,副作用少等优点,且药
源丰富,价格便宜,作用时间短暂,故为治疗PSVT较为理想药物,我院用ATP治疗PSVr42例54次,总有效率为90.5 ,与文献报导相似 ”¨ ATP与阿托品合 用可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
二,ATP复律过程中可产生多种瞬问心律失常,甚至长间歇,心跳骤停,阿斯综合症等。因此,转律必须在心电监护下进行。
其原因可能与ATP降低心肌细胞膜电位,产
生心电不稳蹙有关“ ,为提高 ATP复律疗
效,减少瞬间心律失常,并注意以下凡点;1剂量 t剂量越大,严重心律失常常出现的
可能性越大 因此 ATP用量一般不超过
0mg, 2ATP一阿托品合用不但能提高转复成功率,而且能减少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因此建议二者合并用药。心得安,潘生丁,安定等药物与ATP的负性传导和负性频率
有相协同作带 故不宜合并使用。 3病例
选择;由于ATP对窦房结有抑制作用,可造成长时间的窦停,因此,高龄、冠心病,窦房结功能不良,房室传导阻滞等患者应慎带,ATP可降低血压,诱发室早,急性缺血性心脏病也不宜使用。
兰、ATP早哀期短于 3O秒 ,因此复律成功的关键是注射速度,必须在 5秒 内完成静脉给药,否则无效。
四、ATP治疗PSVT机理 为:(1)ATP
有促进钙离子内向流动的作用,当ATP大量存在时逆浓度梯度摄取钙离子,肌浆网内钙浓度迅速降至』临界度以下,使异位兴奋点兴奋性下降,心率减慢,同时寞房结的起搏细胞多为慢通道的慢反应细胞,这种细胞具有较高的自律性,ATP的促慢内向电流作用能增强蜜房结的自律性,从而控制异位心律起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搏点.且窦房结与房室结均属慢反应纤维,故
在折返环路中有窦房结和房室结参与的折返心动过逮ATP能有效地终止急性发作.[T (2)ATP有强烈和短暂增强迷走神经的作用,静注后可抑制窦房结功能,减慢痔室
传导,产生前向性房室传导阻滞,由此阻断折返循环,PSVT终止,但旁道和快径逆瑚传导基本不受迷走雄经影响,故ATP对室舅
逆向传导无作用 所以 ATP对部分 PSVT 无效。 (3)ATP能为心肌细胞 噗的动作电位变化和膜离子移动提供 Na 一K’泵能。(4)ATP有扩张冠状血管作用,从而增加了心肌供血,有利于心肌传导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参 考 文 献
[1]蒋文平等:中华内科杂志,1985、
24 (5) 276
[2~Creeo R·et al·Circulation 1g
82j - 66: 504.
[3][5]汪康平;江苏医药,1985.10
(总 298)
[4~UrthaIarJ·et a1.I Lab Clin
rned.1872.76.
[6]沙根球 }实用内科杂志,1987 9
(7) } 496
[7 3Careliet E.Cir Res. 1978~ 4.
577.
[8]谢周生|实用内科杂志|1983.3
(3) 133
心包炎的病 因分析
内科心血管组:郭湘萍,钟大纯
心包炎是临床中常见疾病,但由于其病
因繁多,且近年来报道中各种病蛋所占位置又有所变化,为此,本文收集了我院197,9年 1月~1987年l2月十年来完整的Bo例
心包炎住院病历资料,主要针对其病因分析如下;
资料来源及方法
{
6O例心包炎病例均为住院患者,其心包
炎诊断主要俄据体征及辅助检查 (如 心包
磨擦音,物理检查,胸部X线、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心包穿刺,部分病例的浆膜活捡)
并绪台临床资料及治疗结果综台判断而确定病因诊断。为了探讨近年来各种病因变化 本文将十年来6O例心包炎病历分为前后五年,
(即l 1978~1982) | (1983~1987) ,二
组以资对比。
结果与分析
本组在临床诊断为心包炎的80倒中,以心包炎为主要诊断者55例 ,这些病例是以心
包炎为初现症状作曲主要表现入院的,以心
包炎为次要诊断者 5佣.则是 以全身性疾病如恶性肿瘤、尿毒症、心肌梗塞等为主要诊断而入院,例下表。
从下表所示,在60例心 包炎中,其病因以结核性最多,占第一位。共29佣, (包括3例缩窄性心包炎, 1例缩窄性心包毙剥离术后),前组中共 28例,结核性l9饲 ,占全组67.8 ,而后组结桉性患者仍占首位,但在32佣中,结核性1O例,只占全组31.2 。除结核占第一位外,前组其次为病毒 (3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