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 毕业论文及学术论文写作技巧
标题即题目,论文题目是论文的“眼睛”,它在一篇文章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论文标题的拟定贴切、清楚,能读者查阅参考文献和依据,论文的选材与内容涉及的范围,还论文的写作和深度,在拟定标题时,要考虑标题的文字与论题的范围、论题的中心、论证的角度得当;,要考虑标题词语的组织和搭配、限定等等。 一、标题的拟定 标题是论文主要内容的,是从中心内容提炼的。作者的论点、论据和结论往往都在标题中不同程度地反映。是写作伊始,在论文后再题目,都要求“点题”作用。 论文的标题切忌空泛、笼统。要朴实简洁,要能引起读者的兴趣。论文的题目象小说、散文、诗歌那样含蓄、委婉,而应该让人看了一目了然。采用正面,直接提示论文内容的方法。标题尽量、简炼。 例如: 《新时期的报告文学没论》 《谈谈近年来新词语的发展及其特点》 两个标题都宜接、正面地概括了论文的内容,所拟的标题是恰当的。 题目要、简练,还要考虑标题词汇的选择应有学术性和专业性,太随便。 例如: 《搞好北京菜市场的作法》 《堵塞跑冒滴漏钢铁厂节约能源的途径》
这两个标题,用词太通俗,点题太化,完全失去了论文标题的,变成了在了新闻标题。分析问题有的广度和深度才成其为论文,标题应尽量把深度表达。 二、标题的格式 论文标题的多种多样,常见的标题有几种:
1.正标题 正标题主标题,它是与副标题、小标题而言的。正标题为单行大字标题,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论文都采用标题。到标题或小标题的标题直接称题目。 例如: 《李白、杜甫诗》 《东亚夏季风异常的》 《论和超光速》
2.副标题 到标题常用以说明论文的内容、范围。副标题起着对正标题的补充、说明和交代的作用。副标题的位置一 般正标题之后,另起一行,先加—个破折号,再写文字。 例如: 《颇具的人生与艺术追求》
—-一评中篇小说《晚安,舅舅》 《关于三峡工程方案的思考》
—-一环境生态的探讨
3.小标题 小标题又称分题或插题,它是分别穿插在论文中的小题。小标题的运用可以使论文层次分明、、醒目,它可以缩短篇幅,过渡文
不用小标题,而是用一、二、三、四等符号划分开。隔段符号的使用,也能使论文层次清楚,主次分明。方法也应。 三、标题的要求 论文标题就像人的眉目,论文的主旨、内容、范围都可以从题目中揭示。,对论文题目的要求、简炼、醒目、新颖。下面分别:
1. 要求标题能如实地表达出论文论述的范围、深度和结论,而论述的深浅也好、结果也好,应该是令人信服,顺理成章,最后是水到渠成。要求作者注意使用太概括、太空泛的词句。对命名不当,定义下得太笼统,或者是对结论任意夸大,,将使读者感到很失望。 标题还要力求表达出论文的深度和广度,否则只会就事论事,不注意用标同反映所事物的内在本质属 性,就会命题太窄,同样,对论文的概括。
2?简炼 简炼要求标题尽量短而精,要有的概括。 恩格斯在《致马克思》一文中说过:“我标题愈简单,愈不费解,便愈好。”可见,标题的简炼是论文好坏的标志。一篇论文的标题,应该言球函国j动揭牌。切忌冗长步啸。如鲁迅的杂文《文学和出汗》、《流氓的变迁》,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入《荷塘月色入冰心的诗《繁星火《春水》,名作家文章的内涵是多么,而标题的文字又是可等的简炼!杂文、散文和诗的标题需要简洁,文章的标题,都应该尽的简炼,如学术论文的标题更应简单明了,反映文章所写的内容。例如。《论政策模型》、《植树造林》、《数据管理与编程》、《审美价值新论》、《论(聊斋志异)的变形艺术》、《论缓刑的适用》等,都很干净、利落,题目最大限度地浓缩了文章的内容,文字简洁,含量。 说标题的简炼,并千篇一律地要求文字少。少而精固然好,但有些文章的标题就长,长而内涵的 标题,行之的论文标题。如《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席位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罗米欧与朱丽叶)和(梁山伯与祝英台)——中西两部爱情悲剧之》、《思想更解放
暇时再想。 否则,能字,停到大半天。这是鲁迅的经验之谈,对写毕业论文也极有启发。
3、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 北宋大文学家苏拭在谈到他的散文写作时说:“吾文如万斜泉涌,不择地而出。在乎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干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地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文说》)苏拭是唐宋八大散文家,作文如行云流水,有神出鬼没之妙,旁人不可企及。但他总结的“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则带有的性。
“行于所当行”,要求作者在写作时,该说的要说清楚,不惜笔墨。如一篇文章的背景,一段事情的来龙去脉,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是读者所不熟悉的,就应该在文章中讲清楚,交代明白,任意苟简,而使文意受到损害,以致不周密、不翔实的缺陷。
“止于所不止”,说,不该写的,一字也不可多写,要“惜墨如金”。情之所至,任意挥洒,不加节制,也不肯割爱,势必枝蔓横生,冗长拖杏,甚至“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毛病。
4、写不出的时候不硬写 鲁迅在《答北斗杂志社问》一文中,了八条写文章的规则,条是:“写不出的时候不硬写”。这是很有道理的。“写不出”,有种种原因:或者对所谈的问题认识不,仅停留在表面上,未能透过其本质;或则对所论的问题分析不透彻,从不同、不同角度剖析,只见一点,不及其余;或者所的材料还,或则对文章的主题、结构、语言表达还想好,等等,都可使文章写不下去。
“写不出”,正好暴露出写作中的问题,并不是坏事。它说明工作还,写作时机还不成熟。这时候,应该明智地停下来,细心地分析写不出的原因,回顾写作的各个环节,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是材料问题,就要搜集材料;是认识问题,就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写作再认识。
“不硬写”,不等于再写。只要查明原因,对症下药,克服了写作中的障碍,就会“山重水>理论的原则。理论,是社会科学的为现实服务,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作用,能人们的实践活动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科学的任务就在于揭示事物运动的规律性,并用规律性的认识人们的实践,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毕业论文在选题和观点上都注重现代化建设的,密切注视社会生活中的新情况、新问题。 理论的现实性,理论,就迈开双脚,,社会调查。这认识社会的途径。人们到中去,同客观事物接触,的感性材料,然后运用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对材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才能从中有现实意义而又适合的新课题。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层出不穷,需要的问题遍布社会的方面,只要对现实问题有浓厚的兴趣和的敏感性,善于捕捉那些生动而典型性的现实材料,的思考和,就能从中引出有利于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毕业论文的价值。当然撰写毕业论文可选择的课题,并不只限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也可以专业理论,中西方等。但选择课题,都理论的原则,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从历史的中吸取有益于现实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从对外国的中,借鉴其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或为我国的对外政策某些依据。 理论的原则和方法,读书,理论武器。李瑞环同志指出:“强调,绝不意味着否定读书的,恰恰相反,更要地读,反复地读,深钻苦研,的,于是只能徘徊于模糊空疏毫无意义的情况中”。(小逻辑》版序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