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期刊网,各类期刊发表、期刊投稿权威机构

客服中心

  • QQ:854727998
  • Email:lunwen133@163.com
  •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嘉禾路337号

您的位置:首页 > > 论文指南

论文写作指南 - 规划你的论证思路 (二)
发表时间:2020-03-07     阅读次数:     字体:【

论文写作指南

规划你的论证思路

5规划你的论证思路

5.1科研论证是什么不是什么

52以回答读者的提问为中心构建你的论点

5.3将自己的待证假说变成论证主张

5.4整合论证要素

5.4.1表述并评价你的主张

5.4.2用理由和证据来支持你的主张

5.4.3承认读者的观点并做出回应

5.4.4创建各理由之间的相关性

5.4整合论证要素

你的论证核心有三个要素:主张、接受主张的理由、支持理由的证据。在此核心之外,你要增加1-2个要素:一个是对问题的反驳和对替代观点做出的回应;另一个是回应那些不理解为什么你的理由与主张相关的人

5.4.1表述并评价你的主张

在故事板(或提纲)中另起新的一页,在该页下端,1-2句话写出自己的主张

尽可能具体,因为主张中的用词将有助于你计划和执行草案。不要用价值模糊的词,例如重要、有趣、有意义之类。比较下面的两个例子:

面具在许多宗教仪式中扮演着有意义的角色。

从前哥伦比亚的美洲到非洲和亚洲,在这些文化中,面具都允许宗教庆典人将神灵赋予生命以便崇拜者直接体验到他们。

现在要评价你的主张的意义所在,(再问一遍那又怎样?”)。一个有意义的主

张不会令读者认为“我知道那个”,而是问真的吗?多有趣,是什么让你这么想呢?

(回顾214)。下面这两个主张就太细碎而不值一读,更不值得写个报告来支持它。

这个报告讨论的是给小学生讲投民间传说,例如阿拉莫战役。(这么做了会怎样呢?)

在小学教育中,将我们的国家历史通过大家熟悉的传说故事,例如阿拉莫战役的故事,讲投给孩子,这是很通常的做法。(这么做了会怎样?)

当然,你的读者对什么感兴趣取决于他们知道什么,而如果你处于研究生涯的起步阶段,这可能是你预测不了的。如果你正在写的是你这辈子的头几份报告之一,那就假最重要的读者就是你自己。你的答案是否有意义,你自己一个人思考就足够了,看看它能否让你这么想:,我刚开始的时候不知道呢。但是,如果你认为自己的主张含糊而琐碎,则说明你还没有准备好组建一个论点支持它,因为你没有论证理由。

5.4.2用理由和证据来支持你的主张

很明显你必须用理由和证据来支持你的主张。但是也很容易混淆这两个词,因为我们经常在使用它们的时候当它们是一个意思

你的主张基于什么理由?

你的主张基于什么证据?

但是它们的意思是不同的

■我们思考逻辑理由,搜集过硬证据;我们不会搜集过硬理由,思考逻辑证据。

我们的理由基于证据,我们的证据不是基于理由。

■理由是抽象的,你不必记录它的来源(如果是你自己想出来的);证据来自你的思想之外,所以你必须一直记录它的出处,即使它来自你自己的观察和实验,你也必

须要告诉别人你做了什么才找到这些证据

■理由需要证据的支持;证据除了引用一个可靠来源之外,不需要别的支持。

问题在于,你认为是真的事实、过硬的证据,你的读者不一定这么看。例如,假设位研究者提出这个主张,并给出理由

早期阿拉莫故事反映了美国人性格中已经存在的价值。主张这个故事几乎立刻成为美国英雄式牺牲的传奇。-理由

为了支持那个理由,她提出来的证据

战役后不久,许多报纸用这个故事来纪念我们英雄主义的国家性格。-证据

如果读者接受那个说法,当它是事实,他们也可以当它是证据来接受。但是持怀疑态度的读者,你应该要预见到有这么一些人(甚至是期待他们),很可能会问:多快是不久”?多少算许多”?哪些报纸?以新故事的形式还是以社论的形式?他们具体怎么说?还有多少报纸没有提及它?

可以确定的是,读者接受一个主张可能仅基于一个理由,如果那个理由看上去可以自证其说或者有可信赖的权威来源:

我们生来平等。-理由 所以没有人天生拥有权力可以主宰我们。-主张

其实,在入门课程里的老师通常接受这种由权威来源支持的理由:威尔逊说过有关宗教面具的X,杨说过Y,施密特说过Z。但是在更高阶段的研究中,读者期待的更多他们想要的不是来自二手的证据,而是一手的或是你自己的观察

重温你的故事板:你能用读者认可的,在种类、数量、质量上都适用于他们所在领域的证据来支持你的每一个理由吗?读者可能认为你提供的证据需要更多支持,或者需要一个更好的文献来源,如果这样,你必须找到更多的资料并承认你手头东西的局限性。

你的主张、理由、证据组成论辩核心,但它还需要增加至少一个要素,或者两个。

5.4.3承认读者的观点并做出回应

你也许希望不要有这样的情况,但是你最好的读者一定是最挑剔的。他们会公平地阅读,但他们不会因为表面的价值而接受你写的一切。他们会想问题,提出反驳,假想其他可能。在对话中,当别人提出问题时,你对这些问题做出回应。但是在写作中,你不仅仅必须回答问题,而且要提出问题。如果你不提问,那么你看上去就是对读者的观点一无所知,甚至更糟的是,让人觉得你不在乎读者的观点。

读者会提出两类问题,尽量去想象它们并对这两类问题给予回应。

1.第一类问题指向你的论证内部,通常是它的论证部分,想象一下一个读者会提出如下这些批评,构建一个小的论辩来回应。

■你的论据是来自不可靠或者过时的文献

■它不准确

■它不充分。

■它不能公平代表所有的有效证据

■对我们这个领域而言,它是错误的那一类证据。

■不相关,因为它不能算作证据。

接下来想象一下这些针对你的理由提出的保留意见,看看你如何回答。

■你给出的理由前后不一致或者相神突。

■给出的理由太弱或者太少不能支持你的主张

■给出的理由与你的主张不相关。(我们在544会讨论这一点。)

2.第二种提问针对的问题是来自你的论证外部。那些以不同眼光看待世界的人也会以不同的方式定义专业术语。他们的推理也不同,甚至会给出一些在你看来无关的证据。如果你和你的读者看待世界是不同的,你必须要承认并做出回应。不要将这些不同意见简单地当作反对意见来处理。如果你辩驳说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他们是错误的, 你会失去读者。相反,承认分歧,然后将这些不同进行比较以便读者能依照你的论证术语来理解你的论辩。他们可能仍然不会赞同你,但是你要展示给他们你理解并尊重他们的观点,然后他们才更有可能尝试理解你的观点,并尊重你的观点。

如果你是一位研究新人,你会发现去想象这些提问很难,因为你可能不知道读者的观点如何会与你的不同。即便如此,也要尝试想一些貌似合理的提问和反对意见;让自己有自我提问的习惯很重要。要问自己:什么会令我的主张被质疑?如果你在写本科、硕士或者博士论文,你就必须知道该领域其他人会提出什么问题。所以不论你的经验是否丰富,都要练习想象力,想象并回应那些有重大意义的反对意见以及可替代的其他论证。即使你只是走个形式,也会培养出这样的思维习惯,获得读者的尊重,避免你草率做出令人质疑的结论。

将这些承认和回应加在你的故事板中读者有可能会提出这些问题的地方。

5.4.4创建各理由之间的相关性

即使有经验的研究者也会发现论证的最后一项要素—依据—很难把握,更难运用,解释起来就更难。当你认为读者可能拒绝你的主张,不是基于支持它的理由有事实上的错误或证据不充分,而是因为它不相关,不能充当理由,此时,你需要给你的论证加一个依据。

例如,想象一个研究者这样表述其主张:

阿拉莫故事传播迅速,-主张 因为1836年这个国家尚不是一个在国际舞台上充满自信的参与者。-理由

想象一下,研究者可以怀疑读者会这样提出反驳意见:没错,阿拉莫故事传播很快并且186年这个国家在国际舞合上尚不是一个自信的参与者,但是我看不出不自信与故事的迅速传播有什么关系。作者此时的回应不能简单靠提供更多的证据来证明这个国家当时在国际舞台上不自信,或者说那些故事的确传播迅速:她的读者已经接纳了这两个事实。取而代之的做法是:她要解释那个推理的相关性一为什么这些事实的真实性可以支持她的主张的正确性。为此她需要提供一个依据。

54.4.1在日常生活中,依据是如何起作用的。假设你与一个来自很远的地方的新朋友发生了下面的小小讨论:

零下5℃,-理由 你应该戴帽子。-主张

对我们大多数人而言,这个理由看上去明显支持主张,所以不需要对相关性再作解释。但是设想你的朋友间了一个古怪的间题:

零下5又怎么了?为什么那就意味着我要戴帽子?

这个问题挑战的不是理由的真实性(零下5℃),而是它与主张的相关性(你应该戴帽子)。你可能认为奇怪,怎么有人问这样的问题。其实你可以用一个一般性的道理给予回答

天冷的时候,人们应该穿暖一些

这个句子就是一个依据。它陈述的是一个基于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生活经验总结出来的常识:当某个一般性条件存在的时候(天冷),我们就有理由说某个一般性结果会随之而来(人们应该穿得暖和一些),我们认为那个一般性根据可以证明我们的特别主张我们的朋友应该在零下的特别理由下戴帽子,因为我们是依据这条原则的逻辑来推理的:如果一个一般性条件和相应的结果是真实的,那么该条件下的特定推理也就是正确的。

更详细一点,它如下文所示(警告:接下来的内容可能听起来像逻辑课程)

■在这条依据中,一般条件是天冷,它通常引导我们得出一个一般结果:人要

穿暖和一些。我们将之表述为一个真实而一般性的原则:天冷的时候,人们应该穿暖和一些。

■特定理由“零下5℃”,是包含在一般条件天气冷之下的有效案例。

■特定主张“你应该戴帽子”,是包含在一般结果人要穿暖之下的一个有效案例。

■因为在依据中的一般法则是真实的,而特定主张和其理由也是该法则中的有效案例,我们就获得依据来断言戴帽子的主张是真实有效的。

但是现在,假设6个月以后,你拜访你的朋友,他这么说

今晚在8℃以上,-理由要穿长袖衬衣。-主张

那可能令你困惑了:这么一个理由(8以上)会与这个主张(穿长袖衣)有怎样

的联系呢?你可以假想有这么一个一般法则来作为依据

温暖夜晚,人们应穿得暖和一些。

但是这不正确啊。如果你认为这个依据是不成立的,你将否认支持该主张的理由。因为理由与之无关。但假设你的朋友加上这么一句

在这儿,温暖的夜晚里,你要保护你的双臂不被虫咬。

现在这个论辩可能有意义了,但也只能是在你相信以下所有各项的条件下

■这个依据是真实的(温暖的夜晚,人要保护自己的双臂防虫咬)

■理由是真实的(今晚8℃以上)

■该理由是一般条件中的一个有效案例(8℃是天气暖和的有效案例)

■该主张是一般结果中的有效案例(穿长袖衬衣是保护双臂防虫咬的有效案例)

■没有未列明的限制条件或额外条件介入(头一天晚上的短暂冷空气没有杀灭所有蚊虫,人们未使用防虫剂等)

如果你相信这一切,你就应该接受这个依据:当晚上温度超过8℃,至少在当时当地,穿长袖衬衣是个好主意。

我们知道数不清的类似法则,而且每天获知更多。如果我们不了解它们,我们可能无法进行每天的正常生活。其实我们会以依据的方式来表达我们称之为“谚语”的民间智慧:猫走了,老鼠就登台。眼睛无所及,心灵无所及。手冷心暖

5.4.4.2依据如何在学术论辩中起作用。下面是一个学术性强一点的例子,它以同样的方式起作用

百科全书在19世纪的美国一定未曾被广泛拥有,-主张因为遣嘱里几乎没有提到过它们。-原因

假设这个理由是真实的:有很多证据指出百科全书实际上在19世纪早期的遗嘱中很少被提及。即使这样,读者也会想为什么这个说法会与下面的主张相关联:你也许没错,大多数遺嘱里没有提到过百科全书,但那又说明了什么呢?我不明白那如何与你的主张“很少有人拥有百科全书”相关。如果一个作者预见到这个问题,他必须提出条依据,即一个一般性的法则,可以显示出他的理由如何与其主张相关。

这条依据会有如下所述

当一个经过估价的物品在19世纪早期的遗嘱中没有被提及的话,它通常就不算在财物之类。-依据遗嘱在那时几乎没有提到百科全书,-理由所以很少有人在当时有百科全书-主张

我们接受该主张合理是当且只当我们确信了以下各项:

该依据是真实的

■该理由是真实又有效的以该依据为一般条件的一个案例(百科全书是估价物品的一类)

■该主张是该依据下一般结果中的一个有效案例(不拥有百科全书是某个有价物品没有成为财物的有效实例)

如果研究者担心有读者会质疑任何一个条件,她就需要给出论证来支持它。

但那还不是问题的终结:这个依据总是正确的吗?没有例外吗?读者会思忖是否在这个国家的某些地方,遗嘱里只提及土地和建筑物,或者是否起初很少有人用到遗嘱?如果作者觉得读者可能会对这样的限制性条件表示质疑,她就不得不提出论证来显示这些例外情况是不存在的现在你明白了为什么我们很少就复杂的话题进行论证即便我们在论据上取得共识, 我们也仍然会在如何推演它上面意见分歧。

5.4.4.3检验理由之于主张的相关性。为了检验一个理由之于主张的相关性,就要在它们之间搭建一条依据的桥梁。首先,按其顺序表述出理由和主张。下面是来自该章节的一开始提到的初始原因和主张

1836,这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尚不自信,星所以阿拉莫故事流传很快。主

现在构建一个一般法则,可以囊括该理由和主张。依据可以以各种形式出现,但是最方便的就是“当……时就…”的模式,这条依据可以覆盖该理由和主张。

当一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缺乏自信时,它很快就会接纳英雄主义战斗故事

我们可以将这些关系如图51所示描绘出来

当一般条件存在时 一般结果就紧随其后。依据

当一个国家缺乏自信,一般条件 它很快接纳英雄主义战斗故事。一般结果

1836,这个国家尚不是国际

阿拉莫故事流传迅速。特定主张 舞台上自信的参与者,特定理由

这个特定条件存在。理由 所以这个特定结果随之而来。主张

5.1论证结构

为了接受那个主张,读者必须接受以下各条:

■该依据是正确的。

■特定理由是正确的。

■特定理由是依据的一般条件里的有效实例。

■特定主张是依据的一般结果里的有效实例。

■没有限制性条件使该依据不能适用。

如果一个作者认为读者会否认该依据或理由的真实性,她就要做一个论证来支持它。如果她觉得读者可能不认为该理由和主张是依据中的有效案例,她就必须另做一个论证表明它是有效的。

随着你的研究经验的增加,你将学会在脑子里检查各项论证,但在此之前,你要尽量描画出大概的能为你的大部分有争议的理由提供的依据。你检验完一个依据,就可以将它加入故事板中你认为读者有需要的位置上。如果你需要用一个论证来支持你的依据就要在那里写出论证的大致内容。

5.4.4.4为什么对于研究新手,提供依据是尤其困难的。如果你新入一个领域,你也许会发现因为以下原因给出依据是很难的

■高级研究者很少将推理法则写出来,因为他们知道同行视之为理所当然。新手却必须把它们列出来。(就像听到某人说穿件长袖衬衣吧,因为今晚高于8°℃”

■依据通常是有例外的,这也是专家们认为理所当然的,所以很少表述出来。这也追使新手们要将它们阐述清楚。

■专家们也知道什么时候不用表述一个显而易见的依据或者它的局限性,这是新手必须自己搞明白的另一个东西。例如,如果一位专家写道:刚入六月,我们预计很快要为汽油付更多的钱了。他不会列出这个明显的依据:夏季到来时油价上涨。

如果你提供的是一个大家都知道而的确很少被表述出来的依据,你看上去要么有点尊降贵,要么显得缺少经验。但是如果你没有表述出一个读者需要的依据,你就不合逻辑了。什么时候读者需要依据,什么时候不需要,这个窍门是慢慢学会的,需要时间, 也需要熟悉你所在领域的通行惯例

所以如果提供依据觉得为难,你不必沮丧,这对于有经验的撰写人也是困难的。但是了解它们能鼓励你间出关键的问题:除了理由和证据的真实性之外,你的读者会看到它们与主张之间的相关性吗?你必须用论证来展示它。


 
上一篇:论文写作指南 - 规划你的论证思路 (一)
下一篇:论文写作指南 - 规划你的论证思路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