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期刊网,各类期刊发表、期刊投稿权威机构

客服中心

  • QQ:854727998
  • Email:lunwen133@163.com
  •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嘉禾路337号

您的位置:首页 > > 农业论文

论高校园林绿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7-03-28     阅读次数:     字体:【
摘要:高校园林绿化建设直接体现了一所高校文化的内涵,在高校教育不断深入发展的新时期,加强高校园林绿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分析,对创造丰富的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概述了高校园林绿化的重要性以及建设原则,然后具体分析了园林绿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园林绿化;校园文化;建设;影响

前言
高校的园林绿化景观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通过园林景观可以直接呈现出高校的文化内涵和精神面貌,校园园林景观具有一定程度的教育功能,在国家不断加大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高校管理者应充分重视园林绿化景观的建设工作,将园林景观的重要作用积极发挥出来,构建符合社会发展主旋律的校园文化。
一、高校园林绿化建设概述
校园内的园林景观绿化和校园文化具有密切的联系,一个设计科学合理、匠心独具的校园景观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的同时彰显着高校的办学理念和特色以及积淀了学校的历史。
(一)园林绿化建设的重要性
首先,校园园林绿色景观的建设为在校师生提供了良好的课外活动、学习以及休息的空间,校园园林景观融合了人工美和自然美,展现出了蓬勃的生气,园林中的各种植物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将不同的花草树木配置在一起,形成了优美、宜人的环境。其次,我国地域辽阔,各个区域的地理环境、气候等自然条件都不相同,那么适宜植物生长的自然条件就有所差异,所以园林绿化能够体现不同校园的地方特色和当地的文化内涵,校园园林绿化构成了校园的特色标志,使人走进校园就能深刻感受到校园的独特魅力。第三,校园园林景观能够彰显学校办学的宗旨和特色,园林景观不仅使学生感受到了来自大自然的气息,同时也深刻了解了学校的文化以及历史。时代在不断的变化发展,高校随着的时代的脚步也在不断改变,园林景观在体现校园文化的同时展现了当下时代的气息。
(二)校园园林绿化建设的原则
鉴于校园园林景观的重要作用,在设计及建设园林景观时要坚持一定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主要说的是校园园林景观的设计和建设要服从校园的总规划设计,以校园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理念为依据,并且根据校园各个功能区的需要进行整体的设计,做到景点绿化、道路绿化以及大面积绿地规划相结合,从而构建出有机融合的校园园林绿化系统;二是符合当地特色以及人文精神原则。校园园林景观要充分结合所在区域的地域特色,合理利用当地的植物资源,设计规划出独特的绿地景观,充分展现高校的历史沿革,激励教育后代学生;三是结合科学与艺术原则。校园园林景观中的花草树木以及相应的山、石等要素要具备一定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做到因地制宜、合理配置,在综合考虑校园个功能区的不同需求的基础上实现景观组合的完整性,创造出轻松、优美的校园环境。
二、高校园林绿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
(一)高校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方面
高校校园文化的物质基础主要有学习、生活以及工作的设施,例如教学设施、图书馆、体育馆等,同时还包括校园内的各种园林景观,例如植物、山水、雕塑等。校园园林景观中的植物可以柔化校园内的生硬的建筑物,巧妙的园林景观规划和造景可以将自然美与人工美融合,美化校园环境,影响校园文化的物质构成与组合。例如四川文理学院设计的青春广场等已成为学生晨读的最佳去处,分布在其中的园林雕塑、植物以及小品等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另外园林要素的合理构成对校园的整体精神文化也会有直接的影响,例如武汉大学的樱园,中国美术学院的主楼以向日葵以及油菜花田来搭配,北京交大取“日月为明,光照千秋”之意将“鱼湖”改为“明湖”,增添了整个校园的灵气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校园的文化内涵。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校园园林景观的科学设置能够充分的体现校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富有文化内涵的园林景观使校园环境变得更加雅致和更具有情感,更能够增加学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此外,校园园林绿化注重精神文化的需求是各个院校历史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院校领导应重视校园园林绿化的建设工作。
(二)高校文化多元化方面
高校的文化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发展是多元化的,其形成和发展主要依赖于历代师生的传承,而校园园林景观在高校多元化文化的传播方面起到了营造积极氛围的重要作用。例如有些高校内的学习公园及走廊内种植了多种林木并在各种林木上标示出了该林木的产地、科属等具体信息,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增加了植物分类的知识。另外,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推进了园林技术的进步,各种新物质材料以及技术层出不穷,例如电光技术、声控技术等先进技术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提高了校园园林的光彩美和动感美,增强了园林建设的和谐性和完美性,师生直接感触到了园林景观带来美学感染力,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校园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三)教育功能方面
校园园林景观绿化的节点设计应统筹兼顾,全面考虑校园的人文意识及教育氛围,其在对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教育培养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校园园林景观绿化对教育的影响主要取决于设置的景观本身所蕴涵的文化知识及象征的意义,校园园林景观在体现美学教育的同时注重充分展现智力教育和德育教育。园林景观的设置主要是植物以及山水等,植物可以寓情怀、山水可以明志理,师生在欣赏园林景观的美感的同时可以提升自己的素养。例如有效院校内种植的竹、松、梅等植物造景,就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这些植物象征着奋发向上、坚韧不拔。再比如清华大学内的“近春园”内大量的荷花景观,就是利用了荷花所赋予的“出淤泥而不染”高尚品质的内涵,从而对学生产生一定的熏陶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园林景观绿化能够对校园的物质及精神文化、多元文化以及校园教育产生重要的影响,高校在新时期应重视校园园林景观建设工作,构建出符合院校发展的园林景观,从而进一步推动校园文化的建设,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创造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张燕飞.中国近现代高校园林建设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2]叶鹏飞.园林植物的文化内涵及其在大学校园景观中的应用[D].江西财经大学,2013.
[3]李宗维.高校特色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3.
[4]熊超.武汉大学校园环境与植物配置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林业经济财务管理中问题与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