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传统教育模式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社会人才需求。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也促进了教育服务模式的创新。研究提出了云教育服务模式,并给出了云教育服务模式架构,进一步指出了云教育服务创新模式发展新趋势与研究前沿。为我国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与教育服务水平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云教育;教育服务;模式创新
1 教育云服务
教育云指把云计算提供的能力服务于教育的发展。未来的教育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撑,而很多学校从资金、技术到人才都相对缺乏。教育云的出现则为教育行业解决这些难题提供新的方案,让教育工作者更专注于教育本身。教育云服务,是利用云计算的特点和服务,满足教育用户通过各种信息终端完成教学、学习、科研、管理、社会交往等方面的需求,实现发布教育信息、获取教学资源、开展教学互动、统计教育信息与数据、形成科学决策、实施教育评价、开展协同科研等系列活动。
教育云服务通常可以选择三种服务模式:①利用IaaS构建教育云服务。教育云服务平台以服务的形式提供虚拟硬件资源和服务器租用等,使教育相关部门无需购买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设备,只需通过互联网租赁即可搭建自己的应用系统。②利用PaaS构建教育云服务。平台能提供完善的服务功能(云应用支撑服务、云系统支撑服务等)。通过提供二次开发接口、教育软件定制接口等功能以及开放式的支撑服务功能,提供完善的应用服务引擎和应用编程接口,用户能通过应用服务引擎,构建相应的教学应用。③利用SaaS构建教育云服务。平台能提供完善的软件即服务功能,用户和客户端软件均能通过标准的Web浏览器来使用云平台上的各类在线服务,用户不必另行购买软件。
2教育云服务创新模式架构
综合分析教育云的服务模式,形成具有综合功能的教育云服务模式架构。该架构由5个主要部分构成,分别为软件应用层、平台层、基础架构层、用户访问层和服务管理层。教育云的本质是通过网络提供教育服务,因而其架构以服务为核心。软件应用层、平台层和基础架构层这3层是教育云提供的不同层次的服务。
基础架构层:指把基础架构的各种功能提供给用户,使得用户可以基于这些服务搭建自己的应用。这种服务可以提供虚拟化的资源,从而隐藏物理资源的复杂性和异构性。物理资源包括服务器、网络设备和存储设备等;服务器服务,对用户来说即操作系统,如Windows等;网络服务指用户提供网络处理能力,如防火墙、路由、VLAN、负载均衡等;存储服务指为用户提供存储能力,如SAN存储等。
平台层:为用户提供对基础架构层服务的封装,使用户可以使用更高级的服务来构建自己的应用。其中,数据服务为用户提供可扩展的数据库存储能力,这种数据可以是结构化的(如关系型数据库中的数据),也可以是非结构化的(如文本、网页和视频等);运行环境服务为用户提供可扩展的应用运行环境,如Web服务器、消息中间件或批处理引擎。
软件应用层:为用户提供软件应用服务。学校应用服务是面向学校用户的应用,如校园文化、校园通知等;个人应用服务是面向个人用户的应用,如电子邮件、文本处理和个人信息存储等。
用户访问层:是方便用户使用教育云服务所需的各种支撑服务。针对每个层次的服务都需要提供相应的访问接口。服务目录是一个服务列表,用户可以从中选择需要使用的教育云服务;订阅管理是提供给用户的管理功能,用户可以查询自己订阅的服务或者终止订阅的服务;服务访问是针对每种层次的服务提供的访问接口,如针对基础架构层的访问,提供的接口可能是远程桌面或者X-Windows,而针对软件应用层的访问,提供的接口可能是Web。
服务管理层:提供所有层次教育云服务的管理功能。业务层,系统需要提供保证教育云服务运作所需的各种功能,如客户管理、服务目录及管理、订单管理、计费和付款管理等;IT层面,系统需要保证提供的各种IT服务能够高效、高质量地提供给用户使用,其核心内容是把整个IT服务的生命周期,从服务的创建到服务的交付给用户的整个过程,进行统一管理。
通过以上5个层次的服务,教育云服务平台能够整合远程教育,教学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等教育信息化资源,真正快捷、方便地满足不同用户其开展各种应用。为教育管理者提供了统一的管理平台,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统一的信息化平台,为学习者提供了统一的学习平台。
3结论
针对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基于云计算技术,提出了以满足教育资源用户需求的云教育服务新模式。通过对教育云服务平台的架构,教育云服务管理实施,为解决当前教育信息化所面临的共性问题进行了创新性探索,为实现我国教育服务模式创新提供有益借鉴。
基金资助:
1.项目名称:云环境下产学研合作教育创新模式研究
黑龙江科技大学教学研究项目 项目号:JY13-129
2.项目名称:房地产估价课程“教、学、岗、证深度融合”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黑龙江科技大学教学研究项目 项目号:JY14-82
3.食品信任危机下的黑龙江省虚拟有机农场构建与网络销售模式研究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 项目号:12E135
参考文献:
[1]刘志亮,张金隆.基于教育云的教育信息资源整合框架研究[J].情报杂志.2013,32(10)
[2]丽卿,叶宝春,冯辉荣.基于云计算的高校教研资源共享探讨[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17(2)
[3]进宝,黄荣怀,张连刚.智慧教育云服务: 教育信息化服务新模式[J].开放教育研究. 2012,18(3)